2020年2月4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官网发布一则消息,称在1月21日申报了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中国发明专利,并将通过专利合作协定(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此条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无意评价此次事件,仅从瑞德西韦的此次专利事件回答网友们的疑惑:为什么美国的瑞德西韦,中国却可以申请专利?PCT是什么?为什么要通过PCT?通过PCT又会对这个药物产生什么影响?

瑞德西韦美国申请专利(透过瑞德西韦专利事件详解专利合作协定)(1)

什么是PCT?PCT适用于哪些情况?

PCT,中文为专利合作协定或专利合作条约,是一个在专利领域进行合作的国际性条约,被认为是继《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之后专利领域里最重要的国际条约。

传统的《巴黎公约》途径是申请人在本国递交申请后,如果想要进入其他国家/地区,维护自己产品在该国/地区的使用,就要直接向这些国家/地区的专利局分别递交申请文件,这些国家/地区的专利局再对这些专利申请分别进行审查。举个例子,如果你发明了一个专利,在中国获得专利许可,国内的所有使用都要经过你的许可,但是你还想让它在美国、在日本、在欧洲国家被使用时也能获得保护,甚至拿到专利使用费,那么你还要分别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逐一递交申请,每个国家都要对你的这项专利进行审查。这个过程就会导致多个国家/地区对同一个专利进行了部分重复的工作流程。因此,PCT体系应运而生,为了避免重复工作,减轻各个国家/地区专利局的工作负担。

PCT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在《巴黎公约》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个子条约。其途径是申请人在PCT指定成员国的受理局提出PCT申请,经过国际机构进行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然后再进入申请人选定的国家/地区的专利局。也就是说,PCT途径使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在进入其他国家/地区专利局前,已经经过国际阶段的形式审查、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这样其他国家/地区的专利受理机构可以参考这些审查结果,再依据本国/地区的法律规定进行审查,或者直接承认这些审查结果,处理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继续拿上面例子作比,有了PCT,你就不用再单独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分别递交申请了,你可以直接在中国进行PCT申请,然后由统一的国际机构进行初步审查,这些国家/地区再根据国际机构的结果、结合本国/地区的法律法规,处理你的申请。既省了申请人分别递交多个申请的麻烦,也免得各个国家/地区专利局工作人员进行重复工作。

目前PCT已有153个缔约国,所以申请人如果认为自己的专利技术具有前瞻性、专利使用生命周期长,并且希望它在多个国家/地区可以获得保护,那么可以利用PCT途径进行多个国家/地区专利申请

但PCT体系同时也存在获得专利保护时间推迟、程序复杂、需要不断修改、申请成本高的缺点,毕竟它要先经过国际机构初步检索、审查,之后进入各个国家/地区还要做进一步的审查。所以,如果申请人希望在少数国家/地区获得专利保护就行,可以直接向这些国家/地区的专利局递交申请,没必要通过PCT。还有,如果申请的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短,没必要在多个国家/地区获得专利保护,也等不了PCT申请那么长时间,申请人也没必要选择PCT途径。

为什么瑞德西韦要通过PCT申请?

在对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中,瑞德西韦一直被寄予厚望。

瑞德西韦虽然是美国吉利德公司的原研药物,它的原始研发目的是用于抗埃博拉病毒。但是“瑞德西韦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作为该药的一个新的用途,这方面的研究别人肯定没有做过,因此可以申请专利,拥有知识产权。

专利申请本来就是“跑马圈地”,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确保这种药物可以和国外公司进行交叉许可,在以后的供应、价格上不会受制于人。

当然,专利都有地域性和时间性,中国的发明专利只能保证在中国的权利,还需要去申请PCT。

PCT申请也是为了可以在多个国家/地区获得该项专利的保护,而且进入其他国家/地区的专利审批就会统一按照PCT申请提交的时间。这是因为中国于1994年1月1日正式成为PCT的正式成员国,同时也是PCT条约规定的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所以“瑞德西韦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这个专利如果是在1月21日向中国专利审批机构递交PCT申请的,那么经过国际初步审查后进入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时,就会统一按照这项专利是1月21日申请的处理。如果在1月21日前没有公开的信息证明瑞德西韦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疗效且没有任何人申请该项专利(新英格兰杂志是在2月1日发表的美国1例治愈病例),那么1月21日就会成为这项专利的优先权日,这是审查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其中一个指标。

申请PCT会对瑞德西韦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要明确一点,PCT不具备对专利授权的作用,它主要是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初步审查以及技术信息传播。授权专利的任务和责任仍然属于各个国家/地区的专利局或相关处理机构

但是如果这项专利申请通过PCT进入到各个国家/地区获得授权后,“瑞德西韦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用途专利就属于武汉病毒所,吉利德对瑞德西韦的日后使用就会受限。比如,吉利德在瑞德西韦的药品说明书中不能写“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若要标注,就要获得武汉病毒所的许可。

大家读到这里应该大致明白瑞德西韦的PCT申请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吧?简单来说,就是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瑞德西韦的新用途,拟将此新用途申请专利,通过PCT进一步申请该项专利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授权,获得专利保护。PCT只是一个申请,后续还有专利审查、授权等一系列过程。此外,吉利德公司在2016年9月,已就瑞德西韦治疗冠状病毒的用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这就意味着在后申请的武汉病毒研究所,其申请在专利法要求的新颖性上存疑。所以,武汉病毒研究所申请专利是一回事,而能否获得通过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参考文献

1.刘芸. 从独立到合作——《专利合作条约》的时代贡献[C]. .专利法研究(2017).: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2019:117-125.

2.罗水江.对PCT申请的一些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12):50-51.

3.https://mp.weixin.qq.com/s/j9vGamyBLtTSHT5UnMna1A

审核专家

百科名医编审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