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赋学会会长、《中华辞赋》顾问、南京大学辞赋研究所所长许结教授新作《香草美人:许结讲辞赋》,近日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作为在辞赋创作与理论都有突出成就的赋学家,许结教授怀着“为新时代的读者多一分了解赋体文学”的念想,写作了这本辞赋文学的入门读物,希望将自己对赋学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的领悟传递给更多的人。全书一共分为五讲,从辞赋的源流、体类、题材讲到赋体文学的发展与流行,赋家与赋的创作,再到赋学理论,围绕赋类、赋史、赋家与赋艺、赋论展开,精深入微而又蔚为大观。

汉语之美读书笔记 这本书带你重新领略汉语之美(1)

置于艺术之历史大循环

《香草美人》从赋的源流开始讲起,首先为读者厘清赋这一文体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以此为线,延伸至赋的题材分类,从赋作本身讲起,从鲜活、繁多而又类目众多的内容讲起。依循这样的线索,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建立对赋的直观感受,清扫阅读障碍。

赋是古代文学中的特殊体裁,在古典诗歌、散文、戏曲、小说诸多文体外独树一帜,它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音节浏亮而又汪洋恣肆。这样的语言形式决定了它具有擅长描写的特征,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对于拓展题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些文学主题的创造,是由赋学家创作开始的。许结认为赋既不同于诗歌类文体的“隐秀婉转”,以“骋才炫学,体示万类”见长,也不同于政论散文及颂赞箴铭类文体的“简明尚理”,以文学性描绘显示出赋家“铺采摛文的才华”。

赋作为一种文体,有区别于其他文体而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形式,因此有些题材只适合以赋来呈现。基于这样的认识,再结合古人分类方法与赋家创作,许结教授将赋分为十二类别,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赋创作面貌并还原其特色。

汉语之美读书笔记 这本书带你重新领略汉语之美(2)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种说法与我们习惯上所认知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一致的,也确实肯定了它们作为某个时期文学的主要样式的高峰意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却非常容易造成一种误读,似乎众多文学样式在繁盛之后,便只有走向消亡这一条道路。

事实上,古代文学是文人创作的生命之流,历经千年而未见中断,各类文体虽此消彼长,却生生不息、亘古常新。在整个文学史的发展中,各种文学样式始终存在,历经兴盛、衰变、复归,循环往复。要真正认识辞赋,应当关注到赋体文学在汉以后的发展与流行,关注赋创作因时而变的发展,深入了解赋体自身的衍替。

许结认为:“对任何一种文体的研究,都包含了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对辞赋的考察,也就必须置放于文学整体发展的大循环、大流变中去认知,方能把握赋体之兴盛衰变规律。”因此,他打破朝代与体类,依据赋艺主流的衍变发展划分,将中国二千余年的赋文学史断为三个阶段,即化成光大的上古赋、缘情拓境的中古赋和复古生新的近古赋。

在对此做了详细的讲解之后,书中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如果说辞赋艺术在本体上诞育于先秦诗歌,并在两千年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交叉变复的现象,那么,到新文学运动时期,赋文学又以其艺术功能、审美特征渗融于新诗(含散文)的建构,恰恰形成了一个艺术的历史大循环。”

汉语之美读书笔记 这本书带你重新领略汉语之美(3)

还原赋体文学之洋洋大观

作为一种比较纯粹的文学——诗赋文学,赋家是最早的一批文人。想要全面了解赋的发展变化,还应当从赋家身份变化这一视角来解读赋的内涵。

在赋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可以说赋家是最早的一批文人。而从楚人赋到汉人赋,赋家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了汉代,宫廷言语侍从队伍形成,赋家以赋文继承“周德”以彰显“汉德”。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汉人赋所奠定的“体国经野”的赋体结构与“义尚大光”的赋学思想。东汉以后,由于宫廷言语侍从地位的衰落,以骋辞大篇为主体的汉赋衰落,赋家的身份又出现由宫廷文学侍从献赋到文人赋创作,再到科场考试赋的转变。

赋有赋法,这是写作者需要遵守的,也是我们今天学习赋文学应当了解的。赋体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修辞艺术,又是最具有汉语言特色的问题,正因如此,它才能置身于世界文学之林而独具特色。作为创作颇丰的当代辞赋大家,在辞赋创作要义上,许结有着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他认为从赋史的发展来看,对赋法可一从“由礼法到技法”以及“赋法技艺的实践”两方面来看,并对此做了详细的解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读到赋体这一古老文体的创作为何在新世纪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复兴,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古体之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汉语之美读书笔记 这本书带你重新领略汉语之美(4)

想要观赋之全貌,除了赋类、赋史、赋家与赋艺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即赋的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基础是文体批评,而作为文体批评之一的赋体批评,又因为其创作的特有体制,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许结认为与其他文体的批评如诗歌评论、散文评论、词曲评论相比,赋论历史发展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即产生早而成熟晚。

要深入古代赋论的历史与体系,应当先对赋的理论批评历史轨迹进行梳理。而就赋论史的发展线索来看,一个显著的标志,即因赋至唐代始分古体、律体,并由此开启了唐以后的赋论批评围绕古、律之辨而引起的赋体之争。赋论史与赋创作史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某种不平衡性。因而,许结提出应当将赋论史化分为两个更长的阶段,其界线就是唐代的古、律之辨。依据这样的线索,他曾经撰写《中国辞赋理论通史》,并获得第八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在这样一本辞赋入门级读物中,我们同样能够读到关于赋论不得不知道的内容。许结教授选择其中的精髓部分简要阐述,以期为读者还原赋论史的洋洋大观,让读者了解“赋用论”“体物论”以及由诗源思想派生出的“古、今之辨”,了解古代赋论家评论的主要表现形式:史传、选集、论文、赋格与赋话,了解六大赋学理论范畴等等。

汉语之美读书笔记 这本书带你重新领略汉语之美(5)

《香草美人:许结讲辞赋》

许结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

汉语之美读书笔记 这本书带你重新领略汉语之美(6)

文 | 文艺君

编辑 | 阿宴、千树

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