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佐罗》是由阿兰·德隆主演的喜剧动作片,该片于1975年在意大利首映,1978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属于第一批被引入中国大陆播放的西方电影之一,当时超过七千万的中国观众观看过此片。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

该片讲述了十六世纪中叶,军阀官僚盘踞,蒙面的义侠——佐罗,以神出鬼没的姿态,为铲除恶势力努力的故事。

阿兰德龙在这部片子中所扮演的佐罗形象至今无人能超越——不管什么剧情,哪怕记不住剧情,也记得住佐罗华丽丽的斗篷眼罩小皮鞭。当然,配音也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童自荣老师的配音,比阿兰德龙本人更像佐罗。这么说吧,阿兰德龙的形象加上童自荣的声音,这两者深深影响了中国80年代女青年择偶的标准。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

这部电影的外文名就是Zorro。

主题曲《好汉佐罗》脍炙人口,振奋人心。当轻松愉快的片头曲响起,正是“佐罗”驱策着骏马在荒瘠的热带黄土地上自由地驰骋,其情景使人血脉喷张。此歌的旋律中有佛拉门戈音乐风格的吉他演奏,充满了西班牙浪漫情怀,总之太舒心了。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3)

本片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关于佐罗动作风格的奠定——俊美的阿兰德龙,骑士侠客的身份,一声哨响,黑马奔来,他上马的英姿,还有那套黑色系的制服,仪式感十足,当年是太让人心醉神迷了。

据说阿兰德龙本人也要求,这部影片是自1964年的《黑郁金香》之后,能最大地让其自由发挥及享受佐罗这一角色。

这一角色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侠义精神。阿兰德龙通过佐罗这一角色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4)

这是阿兰德龙出场不久,还没有成为佐罗时的一个点烟镜头。

能清楚看出来,这时候的阿兰德龙已经不年轻了,如同美人迟暮,老了!和1964年的《黑郁金香》相比,接近不惑年龄的阿兰德龙,远没有当年那么明艳。但是在父母辈的眼里,他这个时候才是最帅的,最让人喜欢的。

为何如此呢?无他——这部电影虽然绝对不是阿兰德龙最帅的片子,但却是最为我们熟悉的!所以你必须很了解当年妈妈们的审美,才能更了解这个当年父母辈的偶像人物。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5)

佐罗之所以成为“佐罗”,也可以说是偶然。

他本是“欧洲第一剑士”——迪亚哥,是新总督米格尔的剑客朋友,迪亚哥本人是个很务实的侠客,他的这位朋友却是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一心要在美洲建设新秩序,而当时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时代,各种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米格尔在上任途中被杀,临死前,他把官印交与迪亚哥,要其承继遗志,接替自己上任,并起誓不再杀人。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6)

迪亚哥就这样代替总督上任,三个月后,新总督突然出现的时候,迪亚哥完全是一个贵族的纨绔子弟,各种娘娘腔,装傻充愣又蠢萌,一切事物均假手他人。

最初我不明白身为侠客的迪亚哥怎么就喜欢演个傻子——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他看清了形势。

这时的威尔塔上校是殖民地的军事首领,虽然不是贵族,要论官阶大小,少校应该是总督的下属,但这个人物有枪又有野心!利用山高皇帝远,一心想争取自己的统治权。当地贵族被上校的暴力压制,敢怒不敢言。高级教士也被收买和压制。而总督这个位置只是个行政虚职,说杀也就能被杀掉……

所以迪亚哥采取了非常耐人寻味的统治方法——以总督的身份却扮演绿林侠客来对抗恶势力,手握部分权力,却抛开法典,转而诉诸暴力革命——这就有些“以暴易暴”的味道了。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7)

迪亚哥扮演的新总督表面上游戏人间,不管正事,面对阴险的上校,他吊儿郎当,装疯卖傻,暗地里却便衣出行,了解当地情况——佐罗其实是个世俗的英雄,这就可爱得多。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8)

女主出现的时候,氛围很明显,一看就是女主,这个有着猫一样迷魅双眼的女子。

女主角的小脸肉嘟嘟的,比起现在全是骨头的女演员来看,那是可亲多了。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9)

她那西班牙女郎招牌式的大圆裙,衬得她的小腰像是一折就断。海藻般的长而卷曲的黑发——简直了,美就一个字!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0)

佐罗的出场仿佛美国超人,蒙面黑侠从天而降,然后从地平线上缓步走来,身影由模糊渐渐清晰,同时嘹亮的嗓音响起: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打无辜的人!让你们看看公正的判决!”

“现在,去抓真的罪犯:受贿的法官、作假的证人,这个狠毒的执法官!”

老实说,即使情节已经完全淡忘,但这声音永远还在脑中。

每一句话都是人们对正义的呼唤,这也是《佐罗》的精神所在。

人类都喜欢有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出现——惩恶惩奸,锄强扶弱。

佐罗"的英名就这样不胫而走,令殖民者大为头痛。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1)

佐罗的骏马佐罗的剑佐罗的鞭子,这身行头很重要——很难说是阿兰·德隆成就了佐罗,还是佐罗成就了阿兰·德隆,作为绝对英雄的化身,自由的象征。佐罗的形象让国人大开眼界,这个角色里,寄托了当时中国观众对西方国家浪漫和高雅的所有美好想象。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2)

这个著名的 Z 字标志,光是一个Z,就秒杀众多侠客。

现实的我们,谁又不想用一把利剑在邪恶的地方大大地画一个Z呢?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3)

片中的亮点应该是佐罗“调戏”(其实是很有技巧性地揍)以嘎西亚胖军官为首的一群跋扈的士兵,这段的节奏明快,紧凑且幽默,一群持枪的都打不过佐罗。他飞檐走壁,武功高强,单剑匹马,以一当十——老实说,那时看电影就是看热闹,看不懂剧情——谁管这片到底演的啥,反正人群的欢呼是此起彼伏,观感是一种毫无压力的纯粹的愉悦——这就行了!

所谓时代呼唤英雄,人民需要英雄。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佐罗的盛名。他来到中国是生逢其时的。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4)

在电影里,除了那个阴险恶毒的上校以外,所有的反角都被设定成傻子,以展现佐罗的高明。

眉目俊朗,神采飞扬,身形修长,身手矫健的佐罗,舞步般华丽的剑法,以及那道刺破黑暗的剑痕Z,让人没法不着迷——那个时代的人们,从未触及过这样奇妙的感受:蒙面的英雄,闪光的利剑,还有颤动人心的音乐,每一样都足以观众如痴如醉,不愿离去。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5)

不能忘了这个小黑人,戴顶破草帽,个子一点点,一张小黑脸上除了一对大黑眼睛,基本上没有别的了,卡通效果一流。只要他在场,上一个景头给了佐罗的黑色剪影,下一个景头必定跟着这小黑人的黑小脸,一脸的崇敬与赞叹,如此全心全意的粉丝,如同当年的我们。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6)

佐罗和女主也有感情戏——只是这段感情很微妙,若有若无。

佐罗藏在女主角家的花园里,和美丽的女主角有一段对话,佐罗声音里的感情是满含真情的细声低语…

我来这儿就是要重申正义,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阿兰德龙天生气质阴柔,充满了月光般朦胧、隐涩的气息,让他来演英雄多少有点反差萌的效果。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7)

上校的演技也很棒,别看总是处于劣势,其实超有气场,佐罗救下了被上校逼婚的女主角,上校依然故作镇静地强硬,他强调自己不能下跪:我是个军人!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8)

佐罗赶走了上校,接着女主角奥顿西娅吻了佐罗的面颊。

电影时不时要给佐罗坚毅的下巴来个侧面特写,此刻,佐罗的侧脸更显得那般英俊,同时,态度冷冽决绝,干净利落。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19)

爱情的胡椒面是点到为止的——尽管爱情需要为紧张的战争涂抹上一丝温柔亮色,英雄美人,从来都是最好的组合,但在这部电影里,爱情还是让到了边边角角,不让女主抢了大多数的风头。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0)

所以镜头还是要回到佐罗身上——继续当他的总督,这张脸做出或娘或man的角色转换,那是相当的自然,他的方法就是在敌人面前尽量隐藏自己的优点,彰显自己的缺点。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1)

迪亚哥必须身兼总督和侠客双重身份,游走于“剑客”与“总督”之间,一刚一柔,一强一弱、一暗一明,与产生怀疑的上校斗智斗勇。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2)

我个人对佐罗装傻的文戏还挺感兴趣的,憨憨甜甜的纨绔子弟,别有一番趣味。

不,不行,她是个贵族,我的表妹,不,绝对不行。

哦,我的命……难保,难保……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3)

佐罗的潇洒和伪总督装出来那非常滑稽的怯懦,在阿兰德龙身上总是合而为一。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4)

这段激烈的追逐中,美丽的姑娘奥顿西娅,双目灼灼,大声表白:“我爱你!”

像极了日本电影《追捕》中,马背上的中野良子对高仓健说的那句:“我喜欢你!”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5)

我总觉得佐罗和女主的爱情戏太少了,其实电影的各方面都正好——就像是为中国国情量身定做的,感情戏就得这样轻描淡写,恰到好处。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6)

佐罗让女主下车以后,纵马坠下悬崖……但是不用担心,结尾部分,他从高楼的窗户摔出也是毫发无损,连帽子都还在——不这样就不是佐罗。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7)

最后的大战绝对欧洲古典宫廷风,乒乒乓乓,都是简单的击剑对决,确也带人回到了骑士的年代。

佐罗堪称冷兵器时代的最强击剑选手,打大半天都不会受伤那种。当年看最后的决斗觉得太精彩了,现在才觉得有点拖拉。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8)

阿兰德隆最后摘下面具,现出真相——一边是看上去任人宰割的总督,一边是为民除暴安良的ZORRO。都是一个人,可谁看出来了呢?反正我当时真没看出来。

这就是最标准的侠义片了,青天大老爷自己又是侠客。不过,我觉得阿兰德隆还是不要摘下面具来得更帅!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29)

佐罗最终还是杀了人——他没想救天下,也没想推翻统治,但是他杀了残暴的军头威尔塔,倒为人民实实在在争取到一点自由。

佐罗身上背负着伤疤是剑士的耻辱(哪怕记不住佐罗的剧情)(30)

最后,搭配着欢快潇洒的主题音乐,佐罗大漠黄沙一骑绝尘,留给世界一个孤胆英雄的背影,观众无比眷恋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要和平与正义,到那一天佐罗就会回来了。”

这个结尾好,佐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西方侠客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与从容,很酷很西部!

时代变迁,这部40多年的老电影发出年轮的声音——我发现依然热爱着《佐罗》,仍然会被它感动,那是对美与善良的期许,对爱与浪漫的坚守,这一点从未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