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衣食住行(监狱再豪华也没人愿意去)(1)

文字:望月听琴

“自由”并不是什么主义,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具有很强的自然属性。

不仅人类渴望自由,动物也渴望自由。

鸟儿向往的是天空,而非笼子;

马儿向往的是草原,而非马圈。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去排斥这种自然属性。

动物都尚且如此,更别说情感更为丰富,思维更为高级的人类了。

为什么监狱再豪华,都没人愿意进去?

就是因为那里没有自由,总是被盯着,被管着,被安排着……

是的,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希望命运被支配。

长期被支配,内心会无比痛苦,甚至会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

尤其是对于有点理想和追求的人来说,如果自由被剥夺,那就意味着无法实现理想,也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监狱衣食住行(监狱再豪华也没人愿意去)(2)

不少人或许会问,自由与理想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千万不要小看自由对于理想的意义,因为追求理想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由发挥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越有事业心的人,越有才华的人,越渴望自由的环境。

不自由的环境对人才一定是一种埋没。

只要是金子,就不甘于被埋没,都希望自己的光芒能被人赏识。

监狱衣食住行(监狱再豪华也没人愿意去)(3)

自由与事业心,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唯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个人方能放心大胆地去追求想要的东西,特别是对于不少人才来说,会很有安全感。

反过来也一样。越是有追求,对成功渴望越高的人,就对自由越向往。

毕竟,思想层次高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希望命运由自己掌握,而不是被他人安排。

甚至这个世界,有很多成就,就是来自于自由。

人类历史上诞生过诸多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并造福于人类,跟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对自由是息息相关的。

毕竟,能成就人才的地方,往往具有很高的容错度。

每个人的成长本身都是碰壁式的,想要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更要敢于主动去试错。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自由的环境。当某个人失去自由,就会失去创造力;当一个社会自由度太低,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自由也是一种进化,是一种主动的表现,而非被动。

人类固然是社会性动物,具有自律性。但人类之所以能成为最高级的生物,也在于我们是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

人都希望命运由自己掌握,害怕被安排,害怕被他人支配。

近些年来,自由的概念被不少人妖魔化,污名化。

甚至有人一提起自由,就联想到放纵,不负责任,无视集体与他人等等。

但事实上,自由与集体并不是对立的概念,我们更没有必要将这两个概念强行对立起来。

集体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同时,也是个体思想很强大的高等智慧型生物。

如今,不少人也会将自由与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

其实,这个与东西方并没多大关系,正如前文所提,崇尚自由,是所有人类和动物的天性。

我们的古人也是崇尚自由的,甚至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排斥自由。

中国历史上很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都是自由精神的推崇者,诸如庄子、李白、陶渊明等等。

庄子甚至为了获得自由,拒绝了去楚国做宰相的机会,看淡一切名利。

生而为人,就会渴望自由,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去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