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去东北上了大学认识四川室友才知道原来四川是正月十四过小年

他们是正月十四过小年,所以知道我们都腊月过小年差点惊掉下巴。

除此之外,他们过年结束的象征是正月十六登高,没错他们就是不过正月十五

看到宿舍里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样子,作者朋友就展开讲了讲他们这两个习俗

作者朋友坐标四川东北十八线不知名城市——巴中

正月十四过小年的科普

四川小年夜的习俗(四川民俗之正月十四过小年)(1)

其实这之前作者朋友还真没深究过为啥他们十四过小年,不过他们本地很多人都自认是从湖北孝感麻城迁到这边

其次是正月十六登高

四川小年夜的习俗(四川民俗之正月十四过小年)(2)

他们当地还有另一种说法,但也是和李贤相关。相传他被贬到巴中以后,每年正月十六会在城郊的南龛坡举办诗会,邀请乡贤上山聚会讲学,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十六登高的习俗。

十六登高是巴中非常重要的习俗和节日,这一天几乎是全城出动、家家参与,大大小小数得上名字的山头上都会有人,大家会折柏树枝插在身上或头上,取“游除柏病”的意头。这边说是万人空巷都不过分,作者朋友有一年几乎是脚不沾地下的山,因为前前后后人太多了,跟北京1号线高峰有一拼,前几年因为发生了踩踏事故,所以现在巴中春季开学都会定在这两天,分散参与人流。

巴中市里大家首选的是望王山,相传当年李贤就是在这座山上北望长安,希望武则天早日召他回朝,所以这座山以前也叫做“望娘山”,可惜他至死都没能重返长安。

南龛坡也是市内的热门,山不算高,但山上有几百个隋唐时期的佛龛造像,都是在山壁上直接开凿的,很多都还色彩鲜明,感兴趣的鹅可以去看看!同时山上有规模不小的烈士陵园和碑林,非常壮观。

吃的话他们有盐菜包子、油茶、茶坝板鸭、恩阳提糖麻饼、清江芝麻课、枣林鱼、通江酸辣粉、南江黄羊……因为靠近汉中和湖北,饮食和四川其他地方相比更北方,就跟他们的城市宣传曲唱得一样“是南方的北方,是北方的南方”。

巴中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地形环境复杂,在抗战时期是全国第二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有很多红色历史遗迹,作者朋友自家祖屋都曾是红军某团部的办公地点。也因为这样之前一直很穷,2012年才通了火车,但现在交通改善了很多,有成都直达的动车(4小时),高速到重庆只需要3个多小时,到汉中只要2个多小时,没错他们离省城最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