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IUCN发布利用世界遗产公约保护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1)

2021年12月1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利用世界遗产公约保护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Leveraging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for conservation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报告,主要是对世界自然遗产潜力的独立评估。该报告列出了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七个广阔地区,这些地区可以发现新的世界自然遗产。它还确定了现有世界遗产的可能延伸,例如位于中国的珠穆朗玛峰以北地区,这将使尼泊尔南部完成已经被列入名单的萨加玛塔国家公园(Sagarmatha National Park)。许多被确定为具有世界遗产潜力的地区可能跨越国界或补充邻国相邻地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萨加玛塔、乔莫伦格玛或朱穆朗玛等名字,在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但只在尼泊尔一侧。根据这份新报告,为了使整座山获得这一地位并受益于政府间保护,可以设想将该地区划入中国一侧的进程。

喜马拉雅山脉通常被定义为青藏高原和恒河平原之间崎岖的弧线,从西北部的印度河一直延伸到东部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喜马拉雅山脉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连续褶皱和隆起脊的中心,有时被称为高亚洲。该评估采用了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所使用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该地区远远超过喜马拉雅山脉,包括12个可区分的山脉的全部或部分,从阿富汗到缅甸绵延约3500公里。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财富与其美景一样令人叹为观止,其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也是如此,它支撑着该地区本身和起源于该地区的众多主要河流下游很大一部分世界人口的生计、粮食安全和能源供应。自远古以来,HKH地区一直就是不同民族、文化、语言、宗教和信仰体系的家园,与山地景观及其资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复杂的当地和土著知识系统、实践和深刻的灵性是这种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广阔的HKH地区不仅包含陆地上最高的垂直梯度,而且在巨大的东西和南北梯度上,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多样性也是无与伦比的。这里充满了各种形式的生命,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四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点,至今仍有许多生物秘密有待揭示。

显然,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区与旨在确定和保护世界上最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公约》的政府间协议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几十年来,HKH地区已有几处世界遗产被列入名录,其他一些也被确定为有希望的候选地点,但目前还没有全面和最新的情况分析。《世界遗产公约》诞生近50年后,人们认为现在正是通过评估《公约》在该地区过去的使用情况和未来的潜力来解决这一令人惊讶的信息差距的好时机。一个基于伙伴关系的项目形成了,将ICIMOD的独特使命和无与伦比的技术专长与世界遗产的角色和IUCN的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ICIMOD是IUCN的成员之一。这项评估是该项目的主要成果,通过召集8个区域的ICIMOD成员国和适用的邻国,以便在区域自然保护优先事项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公约》作为其保护的杠杆,包括在国界以外方面找到共同点。简单地说,HKH地区由于其规模、多样性和极端情况的结合,在生物地理和生态方面是无可比拟的。景观、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马赛克反映在同样令人惊叹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中,并与之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在最近的综合分析中,人口变化、经济增长、从地方到全球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和薄弱的治理体系成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特别是HKH地区的外围和偏远地区对资源开采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因为更容易到达的地方资源已经枯竭。来自该地区以外需求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是水电开发,通常是为了满足HKH地区以外的需求。在文化和自然方面,该地区特殊的保护价值与特殊的威胁和挑战相吻合。该评估能够明确地重申,HKH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财富及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脱颖而出,而《世界遗产公约》在该地区显然仍未得到充分利用。以下一般性结论和建议阐明了更系统地利用《公约》的切入点:

建议1:系统地重新访问现有的世界遗产,以分析通过连续和/或串行扩展来巩固和扩展它们的选项。

建议2:在重新访问现有的世界遗产时,应特别考虑在适用和可行的情况下,跨国家和地方边界进行连续或串行扩展的选项。

建议3:系统地分析将世界遗产和ICIMOD跨界景观倡议结合起来的选项,利用暂定名单上的现有财产和地点作为锚点和种子,在适用的情况下进行更全面和雄心勃勃的保护工作。

建议4:在修订该地区的暂定名录或自然或混合世界遗产倡议时,系统地考虑已确定的巨大差距。值得进一步分析的巨大差距包括:(1)HKH地区寒冷的冬季沙漠;(2)东部和西部喜马拉雅阔叶林和针叶林;(3)梅加拉亚邦亚热带森林生态区;(4)东喜马拉雅高山灌丛和草甸(毗邻上述东喜马拉雅阔叶林和针叶林);(5)缅甸北部与HKH地区重叠的部分森林,有时分别被称为北三角亚热带森林和北三角温带森林;(6)一个由阿富汗、中国、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六个大型保护区组成的大型保护综合体,联合面积超过330万公顷。该综合体是ICIMOD的兴都库什喀喇昆仑帕米尔景观的中心,同样也是 HKH地区西北部可能的世界遗产缺口,值得进一步分析;(7)河流是HKH地区文化、宗教和精神上所尊崇的景观元素,也是自然走廊。在 HKH 地区的水电开发急剧增加的时候,自由流动的河流正变得越来越罕见。如果要保留世界上最高山脉未被驯服的河流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任何有意义的代表,就必须采取包括《公约》在内的有效保护措施。

建议5:认识到缺乏根据《世界遗产标准》(viii)评估区域潜力的结构化信息,考虑对该区域进行专题研究,以便根据《公约》对地质遗产启动逾期的结构化区域方法。

建议6:系统地考虑新提名和/或连续的和/或现有属性串行扩展的候选地点的所有提示。所有情况都需要进一步分析,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遗产的潜力或不足:(1)印度的干城章嘉峰国家公园通常被描述为保护宝石,与其他几个具有全球保护重要性的地区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技术角度来看,最明显的“扩展候选区域”是毗邻的尼泊尔干城章嘉峰保护区。在不丹、中国、印度和尼泊尔,附近有许多极具保育保护重要性的保护区;(2)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包括了世界上最高山峰的一部分,部分覆盖范围遵循了政治边界,而不是保护理由。从技术角度来看,显然有可能对地球的顶峰进行更有意义的世界遗产覆盖;(3)中国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几个组成部分的边界与国家和地方边界重合,虽然已经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列财产,但延伸到邻近的四川、西藏自治区和/或缅甸的项目值得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4)中国四川省的各种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保护区——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都嵌入在具有最高保护优先级的更大景观中,并可能受益于连续或串行扩展,该地区甚至可能获得新的独立提名。从技术角度来看,所有选项都值得进一步审查;(5)印度玛纳斯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一个现有的遗产,不断出现作为一个更大景观的组成部分,具有最高的保护意义。虽然只是在HKH地区的边缘,但该地区依赖于HKH地区,它在生态、水文和文化上都与之联系在一起。不丹毗邻的皇家玛纳斯国家公园似乎是一个明显的“姐妹公园”,值得进一步分析;(6)尼泊尔奇旺国家公园是尼泊尔和印度位于特莱低地保护群的一部分,有时被称为特莱弧。犀牛、大象和老虎等旗舰物种的生存种群需要在相对较小的国家公园之外采取保护措施。因此,如果该遗产要保持其生物多样性价值,则建议采用更雄心勃勃的世界遗产方法,潜在的扩展必须以完整性为重点进行进一步分析;(7)尼泊尔塞乌桑德国家公园和上多波是当地对世界遗产提名产生强烈兴趣的罕见案例。由于偏远地区面积大、完整且与公认的保护重点重叠,建议进一步分析;(8)在一项具体研究中,中国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和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遗产地;(9)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脉中部,可能包括印度和中国的邻近地区;(10)从沙漠保护的角度来看,阿富汗的班德-埃米尔和巴基斯坦喀喇昆仑的罕萨河谷值得进一步考虑。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快报》2022年第1期,魏艳红 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