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

第二天有什么重要的事要早起

提前定了个闹钟

结果闹钟还没响就自然醒了

而且只比预计的时间早一两分钟

总是在闹钟前一分钟醒了(总在闹钟响之前醒来的人)(1)

闹铃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对于自律能力不足的人,它几乎是「最可怕的声音」,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即便没有闹铃,也总能在特定的时间醒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充足的睡眠显得格外重要。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高达27%,我国成年人失眠率也接近4成。

在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2021年有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数高达38.2%

在闹铃之前醒过来的人

压力指数可能更高

到底是什么准时唤醒我们的大脑呢?

为什么你总在闹铃响之前醒来?

人体内有一种激素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果对一件事有预期,身体便会释放这种与压力有关的激素,而这种激素也会提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做某些事,大多数设定了闹铃的人拥有更多这种激素。

除此之外,这种“自然醒”也与心理压力并存,习惯设定闹铃的人压力指数居高,而设置多个闹铃,更会让人陷入慢性压力和疲劳中。加之本身就存在睡眠障碍,焦虑感、压力感,因此会出现警觉性醒来。

总是在闹钟前一分钟醒了(总在闹钟响之前醒来的人)(2)

闹铃,在不知不觉中给你施压

习惯定闹铃的人压力指数高,而设置多个闹铃,更会让人陷入慢性压力和疲劳中。经过漫长的进化,人类躯体形成了一种对短期刺激应对自如的反应机制,会出现各种激素变化,让身体为应对刺激做好准备。比如出现闹铃刺激后,人体就会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以打断睡眠周期、唤醒身体。

总是在闹钟前一分钟醒了(总在闹钟响之前醒来的人)(3)

反复被闹铃惊醒,人体会分泌一种名叫腺苷的化合物。腺苷含量上升会使人感到愈加困倦,更容易陷入“睡眠-觉醒”循环,不容易清醒。这也就是为什么按掉闹铃后再睡几分钟,结果一睁眼却已经是几个小时之后了。

如何应对闹铃带来的睡眠压力

想解决闹铃带来的睡眠压力,要从解决睡眠问题本身开始。

闹铃响了就起床

在闹铃响过之后,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15分钟左右的身体“开机时间”,使人体及大脑皮层逐步清醒,拉开窗帘或打开灯唤醒身体。

起身后,可以试着在床沿上坐一会儿,觉得反应活动正常了再慢慢下床。

总是在闹钟前一分钟醒了(总在闹钟响之前醒来的人)(4)

寻找压力的因素

如果生物钟已经固定,可以自然醒来,那就没必要调闹铃,但如果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前一天晚上因为焦虑而影响到入睡,那就调一个闹铃,闹铃一响便起床。

设定一个柔和的起床铃声

闹铃声会影响起床后睡眠惯性的强度。许多人可能会认为那种刺耳的警报声能让人迅速地清醒过来,但有旋律的铃声反而效果更好。无旋律的警报声可能会打扰我们的大脑活动,使其更加混乱。而那些温和的旋律能够帮助我们从睡眠状态更有效率地过渡到清醒状态。

因此,可以将闹铃的铃声设置为舒缓的乐声,音量以逐渐增强为佳,逐步唤醒身体。

转自:广州卫健委

来源: 经视健康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