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

我国自古就有在饭桌上谈事件的习俗,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

饭桌也可以改变历史,美酒也可以浸染史书。下面小编来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12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请大家品评:

一、二桃杀三士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饭局(吃个饭都不消停)(1)

这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借刀杀人!

春秋时期,齐景公养着三名勇士,他们名叫田开疆、公孙接和古冶子。这三名勇士都力大无比,武功超群,为齐景公立下过不少功劳。但他们也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引起君臣们的反感。宰相晏婴(晏子)便劝齐景公杀掉他们,并献上一计:以齐景公的名义赏赐三名勇士两个桃子,让他们自己评功,按功劳的大小吃桃。

传说,“鱼藏剑”这道菜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勇士专诸所首创。

当时,吴国的公子姬光有意杀掉吴王僚而继承王位,他得无锡一位杀猪的屠夫——专诸的相助,设计刺杀吴王僚。专诸为此作了精心准备。他多方搜集有关吴王的行踪、生活习惯、嗜好等各方面的情报资料,从这些资料中他获知吴王僚平素有爱吃烤鱼的习惯。为了实现刺杀计划,专诸特地去太湖向当地名师学习烤鱼的烹调工艺。几个月后,专诸学到了一手好技术。他所做的烤鱼,人人品尝后都说美味无穷。回家后,又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专诸亲自制作了一条造型独特和味道鲜美的烤鱼,在鱼腹内藏进一把锋利的匕首,这把匕首的名称叫“鱼藏剑”。专诸找到一个机会将自己做好的带有匕首的烤鱼献给吴王,在献鱼的过程中靠近吴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从鱼腹中抽出匕首向吴王刺去,将吴王僚刺死。反应过来的吴王僚的侍卫人员在第一时间杀死了专诸。

局面大乱,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吴王僚的部下,很快将他们全部消灭。于是,公子光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

三、渑池之会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饭局(吃个饭都不消停)(2)

赵国得到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昭襄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给赵惠文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蔺相如毅然承担出使秦国的重任并“完璧归赵”。

不久,秦国攻打赵国,杀死赵国兵士两万多人。诡计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上当,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决定亲自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宴会上,他与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国群臣向赵国要十五座城,蔺相如寸步不让,提出用秦国的国都咸阳作为交换条件,使秦王理屈词穷,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回国后,他被任命为上卿(相当于宰相)。

四、鸿门宴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饭局(吃个饭都不消停)(3)

秦朝末年,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根据事前的约定,先击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就有资格在关中称王。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弱小的刘邦却先于项羽进入了咸阳城,且“远财宝,避美女”,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刘邦这些做法显然激怒了项羽,从而起了杀心。他决定向刘邦发起致命的攻击,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并采用感情进行拉拢,说服了项伯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这场饭局的结局是刘邦安然脱险。原本坐定天下的西楚霸王兵败身死,从而成就了一个历时400多年的强盛汉王朝的诞生!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五、毒酒宴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饭局(吃个饭都不消停)(4)

汉惠帝二年,楚元王刘交、齐悼惠王刘肥前来朝见。十月的一天,惠帝与齐王在太后面前宴饮,惠帝因为齐王是兄长,请他坐上座。看到居然有人敢坐在自己儿子的上座,吕太后大怒,马上暗示手下斟了两杯毒酒放在齐王面前,命令齐王起来向她献酒祝寿。齐王站了起来,不知深浅的汉惠帝也站起来,端起酒杯要一起向太后祝酒。太后大惊,急忙站起来倒掉了惠帝手里的那杯酒。齐王看到吕后奇怪的举动,没敢喝太后的这杯酒,假装喝醉离开了坐席。事后打听,才知道那杯酒含有剧毒。齐王恐惧不已,揣测自己将不能从长安脱身。手下人为出谋划策:“如今大王您拥有七十多座城池,而太后的爱女鲁元公主却只享食几座城的贡赋。大王如果能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太后,来作公主的汤沐邑,供公主收取赋税自用,太后一定高兴。”齐王认为有理,于是就向吕太后和鲁元公主献上了城阳郡。为了讨好太后,还违背常礼,尊自己的异母妹鲁元公主为王太后,用对待母亲的礼节来对待鲁元公主。吕太后因此十分高兴,齐王的危机才得以化解。

吕后就这样巧妙地利用请客吃饭,制服了自己的敌人,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专制统治。

六、窦田宴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饭局(吃个饭都不消停)(5)

窦婴和田蚡是汉武帝时代的官僚,只是两个人的矛盾由来已久。窦婴是太皇太后窦氏一系的人马,是退居二线的官员。田蚡则是皇太后王氏一派的主力,是当朝丞相。需要提及另外一个人,那就是灌夫,灌夫和窦婴是好朋友,也是靠边站的人物。

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后下了诏令,让上流社会的人士都前去祝贺。为了缓和与田蚡之间的矛盾,窦婴对此积极主动,而且还拉着好朋友灌夫前去捧场。宴会如期开始,东道主田蚡率先敬酒,在座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但轮到窦婴敬酒之时,只有他的老朋友象征性地离开席位表示礼貌,大多数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但灌夫却为窦婴鸣不平。于是,灌夫也起身依次敬酒,当然先敬田蚡,谁知田蚡根本就没有把灌夫敬酒当成一回事。窝了一肚子火的灌夫只好在别人身上撒气,逮着谁骂谁,好好的一场宴会被灌夫搅和得不三不四。本来窦婴还准备利用这次饭局和田蚡套套近乎呢,谁知不但矛盾不能解开,反而有更加激化的可能。看着借酒发疯的灌夫,田蚡叫来卫兵扣住了灌夫。最后灌夫以“不敬”的罪名被捕入狱,面临掉脑袋的危险。窦婴有苦难言,出钱活动,让宾客向田蚡求情。最终不仅于事无补,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窦婴也被处以死刑。

这真是:捧场不成,反误性命!

如果想看更多劲爆历史内幕,获得当下最火热的历史趣事,请在微信搜索 jlws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