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地基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天然地基土分为四大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建筑学专业知识题目 这是一篇建筑人最需要烂熟于心的相关专业名词集锦?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建筑学专业知识题目 这是一篇建筑人最需要烂熟于心的相关专业名词集锦

建筑学专业知识题目 这是一篇建筑人最需要烂熟于心的相关专业名词集锦

1、天然地基

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天然地基土分为四大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2、牛腿:悬臂梁桥或T型刚构桥的悬臂断与挂梁能够衔接的构造部分。它支承来自挂梁的静载与活载的垂直反力和制动力与摩阻力引起的水平力。由于牛腿的高度通常不到梁高的一半,加之角隅处还有应力集中现象,所以这一部分必须特别配筋,并验算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力。

3、挂梁:在悬臂梁桥桥或T构中用于连接两悬臂梁或用于连接两T构的梁段。因为其两端皆放置在牛腿上,如同悬挂,故称挂梁。其受力模式为简支梁。

4、悬臂梁:梁的一端为不产生轴向、垂直位移和转动的固定支座,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产生平行于轴向和垂直于轴向的力)。

5、井架:矿井、油井等用来装置天车、支撑钻具等的金属结构架,竖立在井口。井架用于钻井或钻探时也叫“钻塔”。

6、跨度:建筑物中,梁、拱券两端的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两支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7、拱券: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

8、檐高:房屋建筑顶层屋面出外墙面部分叫屋檐。檐高是指设计室外地坪到屋檐底的高度,如果屋檐有檐沟的话就是到檐口底的高度。

9、檐沟、檐口:檐沟是指屋檐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用于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后由竖管引到地面。檐口是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10、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们还能看到。

11、屋面:就是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他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较大的部分。

12、屋盖:房屋最上部的围护结构,应满足相应的使用功能要求,为建筑提供适宜的内部空间环境。屋盖也是房屋顶部的承重结构,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13、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14、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15、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16、内墙和外墙:在建筑中,外墙是指对建筑主体结构起维护作用的抵抗外界物理,化学,生物破坏的维护结构。内墙是指室内的墙体,主要起到隔音、分隔空间、承重等维护结构的墙体。

17、屋架::屋架是房屋组成部件之一,平房、中式楼房中房屋组成共有屋面、屋架、墙身、门窗、顶棚、地面、装修、设备、附属物等九类。平房、中式楼房中屋架可分为中式屋架,人字架,钢屋架,钢混屋架等几大类。

18、轻钢屋架:指单榀重量在1t以内,且用小型角钢或钢筋、管材作为支撑拉杆的钢屋架。榀——一个房架称一榀。

19、砖墙:砖墙的厚度习惯上以砖长为基数来称呼,如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等。其厚度一般取决于对墙体强度、稳定性及功能的要求,同时还应符合砖的规格。砖墙厚一般来说,半砖墙120(砖顺放);一砖墙240(砖横放);一砖半墙370(两块砖一横一竖)

20、蛭石: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毒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矿物。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矿物,属于硅酸盐。

21、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不低于700mm。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22、栈桥::形状像桥的建筑物,建在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在土木工程中,为运输材料、设备、人员而修建的临时桥梁设施,按采用的材料分为木栈桥和钢栈桥。

23、容积率: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4、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5、绿地率(绿化率):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6、日照间距: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27:、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

(2)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小于或大于标志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预留的缝隙尺寸或减去必要的支撑尺寸等于标志尺寸。

(3)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差值,应为允许的建筑公差数值。

28、定位轴线: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线。

29、开间、进深:开间指一间房屋的面宽,及两条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指一间房屋的深度,及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30、层高、净高:层高指建筑物的层间高度,及本层楼面或地面至上一层楼面或地面的高度;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及地面至天花板下皮的高度。

31、建筑总高度: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32、标高、绝对标高、相对标高:建筑物的某一部位与确定的水基准点的高差,称为该部位的标高。绝对标高亦称海拔高度,我国把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的标高均以此为基准。相对标高是以建筑物的首层室内主要房间的地面为零点( 0.00),表示某处距首层地面的高度。

33、红线:红线指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红笔圈在图纸上,具有法律效力。

34、砖混结构: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此类结构形式叫砖混结构。

35、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指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是围护结构。

36、剪力墙:指在框架结构内增设的抵抗水平剪切力的墙体。因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故剪力墙又称抗震墙。

37、剪力墙结构:指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荷载由框架承受20%~30%,剪力墙承受70%~80%的结构。剪力墙长度按每建筑平方米50mm的标准设计。

38、全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的内墙(或内外墙)作为承重骨架,来承受建筑物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

39、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40、钢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由钢材构成的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快、抗震性好的特点。钢结构多用于超高层建筑,造价较高。

41、地基、基础: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的作用是承受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

42、基础埋深、深基础、浅基础: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埋深大于等于5米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43、防潮层:为了防止地下潮气沿墙体上升和地表水对墙面的侵蚀,采用防水材料将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隔开,这个阻断层就是防潮层。防潮层的位置一般在首层室内地面( 0.00)下60mm~70mm处,及标高-0.06m~-0.07m处。

44、勒脚、踢脚: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踢脚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踢脚的作用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

45、散水、明沟: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明沟是靠近勒脚下部设置的排水沟。它们的作用都是为了迅速排除从屋檐滴下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

46、土方工程:挖土﹑填土﹑运土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一立方米称为一个土方。这一类的工作叫土方工程。

今天小编没有开头废话,直接上大料,希望这些内容大家对大家而言有用!记得点赞、记得留言,有需要记得联系,就酱,拜了个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