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材,一直想写一直不敢写,怕您忌讳。不过,想想还是写了,写了不发,估计您看到的时候,就是我走投无路,没的可发的时候。不过,您也别多心,寿材,寿材,又给您送寿又给您送财。

漫话燕京的经典台词(漫话旧京说说寿材)(1)

标准的棺材

不过老年间倒是真不忌讳这个,反倒是年纪轻轻的就提前给自己准备好了。一般给自己提前准备的寿材,里面放一个不倒翁,前面贴一个大红的寿字,大户人家存放在家庙里,小门小户的,或者寄存在庙里有的甚至就放在家里。不管放在哪里,每年都要上遍大漆,寿材准备了多少年,就上多少遍大漆,这样的寿材,又结实又防腐。

漫话燕京的经典台词(漫话旧京说说寿材)(2)

这就是存放棺材的地方,一看,这就是夫妻俩为自己提前准备的棺材

老北京做棺材,是单独一个行业,斜木行。棺材很怪,不论你多认真做,按照标准尺寸一丝不苟,做出来也不顺眼,看着也别扭,所以,棺材被称为斜木。棺材,按照轻重,分为四五六,和五六七的标准,当然,你还要把这个数字放大也可以,只要你有钱。所谓四五六,就是棺底四寸厚,两个帮各五寸厚,棺材盖六寸厚。五六七也是以此类推。

棺材的材质很讲究,阴沉木最好,那都是帝王级别的,一般的王侯用金丝楠木,普通官宦富绅,也就用个杉木十三元,也就是十三很杉木拼成,底用四根,两个帮各用三根,盖用三根。虽然民国以后,没有皇上和王公贵族了,但是,你也能从他用的棺看出他的社会地位。一般的棺材还有用黄柏,红柏,松木,椴木,河流,大叶杨,小叶杨,桑木,栗子木等等。天津还有一种物美价廉的木头,就是老船木。过去,老船木都是穷人用的,但是真正的防腐结实。我亲眼见过一个去世了近百年的人迁坟,他用的就是老船木棺材,迁坟的时候棺材居然不腐不烂。可见,便宜的也不都是不好的。

漫话燕京的经典台词(漫话旧京说说寿材)(3)

这是景德镇仿棺材烧制的骨灰盒,但是其形制,尺寸,完全仿真,按照比例来的

棺材都涂黑色大漆,用金色在两个帮上画二十四孝或八仙上寿图。也有就在棺材头板上写一个寿字,周围有五只蝙蝠,俗称五福捧寿,脚部的棺材板上画上莲花,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头顶五福捧寿,脚踩莲花。

不过,老北京还有一种棺材,他的样子材质都差不多,只是薄小灵便一些,多是江浙,福建,两湖一带的官员或家属亡于北京,送灵柩返乡时用,所以,又叫南材。南材虽然灵便便携,但也都是上等木材制作。

漫话燕京的经典台词(漫话旧京说说寿材)(4)

找不着过去行材的图片了,找了一张现代棺材的图片,但是想来大差不差,轻,薄,方便远途运输

如果,特殊原因,没有提前准备寿材,因为丧事从棺材铺现买棺材,现往家抬,俗称转龙。也得去杠房雇杠夫抬。棺材到了丧家,不能空着进门,要由丧家给装上金银财宝,五谷杂粮,煤炭等物,才能往里抬,称之曰不能进空材(谐音,财)。

这就是关于寿材的一点小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