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国今日起禁止进口废塑料

注塑车间环保怎么处理(环境部发文禁止地方再搞环保)(1)

据报道,泰国政府将于今日(7月2日)禁止进口废塑料、使用过的电子电气设备等废弃物,马来西亚也将采取同类措施。泰国港口已经发布卸货措施。

因为废塑料的激增,非法进入和不合适的处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影响。根据泰国的1992的工厂法,泰国制药公司建立了4个处理工厂。

泰国海关怀疑有运输者涉嫌非法运输废弃物,扣留了400个集装箱停在港口。所有者在30日内未申请处理将开启集装箱,根据巴塞尔条约进行处理,他们正在检查是否违反了塞尔条约。

泰国海关部门发言人Chaiyut Kumkun6月29日表示:

目前,曼谷港口共有428个电子垃圾、塑料废料和废弃金属集装箱,其中100个无人认领。此外,林查班港口有大约1000个电子垃圾、塑料废料和废弃金属集装箱,其中300个无人认领。

在过去的30天里,进口商未能申领这些集装箱,没有人声称他们已经将货物运往泰国港口,但我们将再给他们15天的时间。

下一步的正常措施是通知所涉及的出口运输公司,这些公司有责任联系进口商并告诉他们在15天内要求提取集装箱。

除了最后期限之外,集装箱内的物品可能被扣押、处置或退回。如果被退回,出口公司将不得不承担运输成本;如果被处置,运输公司或进口商将不得不承担处置产生的费用。

我怀疑进口商没有出面,因为他们害怕最近对从事非法电子废物处置的公司进行严格地审查和执法。

二、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合并消息坐实!

注塑车间环保怎么处理(环境部发文禁止地方再搞环保)(2)

6月30日下午国资委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对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进行调整,任总到达退休年龄,安排退休;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党委书记。国资委党委委员沈莹代表国资委党委宣布调整通知。会议对任总在过去34年以来为中国化工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从去年起就不断传出合并传闻,但始终未获官方证实。此次人事任命说明两家集团的合并已提上日程。

人事安排是两家公司合并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此次人事任免消息的公布,宁高宁料将主导两家集团的合并工作。

1984年,任建新创立中国化工重要前身之一—蓝星化学清洗公司,并一步步将蓝星和后来的中国化工集团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被称为“白手起家”的国企掌门人。

从业务构成来看,中化集团涉足领域最广,涵盖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等业务,中国化工则以化工品生产为主,目前形成了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基础化学品等为主的6大业务板块。

两大化工巨头拥有很好的“互补性”。两者一旦合并,将打造出一家比肩世界最大化工巨头巴斯夫的化工巨无霸。

三、“回头看”问责1939人、罚款2.5亿

注塑车间环保怎么处理(环境部发文禁止地方再搞环保)(3)

据生态环境部通报,截至6月25日晚20:00,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6个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29245件,受理有效举报24246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转办交办23087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处12409件,其中立案处罚2579家,罚款25096万元;立案侦查208件,拘留235人;约谈1065人,问责1939人。

但从各被督察地方报送情况看,广东群众举报办结率偏低;黑龙江、河南群众举报不实问题占比较高;广西、宁夏尚无因环境违法犯罪而拘留的人员。这些需要引起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根据安排,各督察组已陆续进入第三阶段督察,梳理情况,整理案卷,并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取证。同时,各督察组继续受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问题信访举报,并针对突出问题或重复举报较多问题开展抽查核实。

四、环境部再发文禁止地方再搞环保“一刀切”

注塑车间环保怎么处理(环境部发文禁止地方再搞环保)(4)

一些地方为应付检查而“一刀切”,其实去年以来,不少正规企业就早有抱怨。

今年6月11日,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行动已经启动,对于“一刀切”问题,本轮强化督查有哪些特别的考虑?尤其是对于新增进的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将作出哪些督查安排?6月29日下午,记者现场采访了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

他告诉记者,一是生态环境部坚决反对搞“一刀切”;二是要正确的理解“一刀切”的概念;三是强化督查从顶层设计上就充分避免地方为应付检查的“一刀切”;四是只要发现就严肃处理,绝不允许平时不作为、临时乱作为或检查时乱作为。“我们将第一时间纠正,不仅处理企业,也要处理地方相关责任人。”

去年环保“一刀切”问题,引发舆论广泛热议,生态环境部对此也作出过回应。据田为勇介绍,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部分地区为应付检查,也出现把所有企业停下来的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坚决反对。”他对记者说,为防止一些地方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不过,他认为也应正确理解“一刀切”的概念。“如果说那些违法或者没有治理设施、超标排放的,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我们在开展攻坚行动时,将严格依法整治,严格执法办案,特别是对 ‘散乱污’企业停产整治,这都不能称为 ‘一刀切’。”田为勇说。

他对记者透露,今年这一轮环保强化督查,针对新增进的汾渭平原,从今年8月下旬开始,将重点对该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情况开展督查。

另外,在田为勇看来,强化督查从方案设计上就避免了地方应付检查的想法。他介绍称,去年我们开展为期一年的强化督查,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份才结束,但我们在今年6月份又开始了新一轮督查,可以说是马不停蹄、继续加码。

“持续开展督查,就打消了地方应付检查、暂时停一停,等督查走了再恢复生产的念头。今年是按县(市、区)派工作组,以县为中心,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督查组,临时停产这种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他表示。

五、吉林化纤拟收购碳纤维资产

注塑车间环保怎么处理(环境部发文禁止地方再搞环保)(5)

吉林化纤近日公告称,公司购买吉林市国兴新材料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18%股权,本次购买金额为3610.4688万元。标的公司主要从事24K、48K大丝束、低成本碳纤维的研制、销售。

另外,公司与精功(绍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研制复合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交通运输、汽车轻量化等领域进行合作,优先考虑轨道交通、风电、运输槽罐罐体等领域。

六、赢创公司将在2020年前全球裁员1000人

注塑车间环保怎么处理(环境部发文禁止地方再搞环保)(6)

为实现到2020年永久降低2亿欧元成本的目标,德国特种化学品公司赢创宣布了将在全球范围内削减1000个工作岗位的决定。

为达到这一目标,该公司决定减少官僚作风,精简流程,削减行政和销售费用,以促进公司朝着更加注重绩效的企业文化发展,并拥有良好的成本结构。

今年,赢创公司将实现首批5000万欧元的永久性储蓄,其中将主要由原材料成本组成。为实现余下的1.5亿欧元的目标,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该公司对所有的行政支持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该公司在近日的公司声明中表示,余下的三分之二的成本节约将来自于削除行政工作,其余的将通过削减销售功能来实现。

根据赢创公司董事会主席Christian Kullmann的说法,此举是赢创公司成为一流的特种化学品公司战略的一部分。

他解释说:“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三样东西:平衡的产品组合、领先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种全新的、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该公司表示,已分析了所有的行政支持功能。该公司强调,作为简化流程的一部分,这将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实施。劳资关系委员会(Works Council)已就该协议的延期进行了谈判,规定在德国于2023年年中之前解雇员工。

赢创公司还将利用自然波动来减少全球管理和销售的工作岗位数量,将对空缺职位进行审查,考虑是否有必要填补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