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女,47岁,职员,妈妈好友。

2014年国庆节放假回家,患者由其夫陪同从邻县开车过来找到我,要求给开点中药,治疗双手指麻木疼痛。因为是妈妈的朋友,所以妈妈早就和我提起过她的病,说你印阿姨双手麻木疼痛好多年了,其它没有什么症状

左手麻又痛有偏方没有(双手指麻木疼痛7年)(1)

说实话,我当时真有些不愿意看,因为我觉得从妈妈代诉的症状来看,并不算重,家庭妇女平素洗衣服、洗菜什么的不注意,经常使用凉水,年轻的时候气血旺盛没有什么感觉,岁数大了、气血渐衰关节发凉麻木疼痛自然就表现出来了,可以说是小病,按照中医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思路吃点药应该就可以改善。

另外,确实自己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万一连这“小病”都治不好,妈妈可真就脸上无光了,没想到,这位印阿姨还非要找我看不可。

刻下见:形体适中,面色略黄不泽,双手指间断麻木疼痛7年,右手为甚,夜间明显,自觉近1月来加重,腕关节以上无症状,关节无肿大变形,大便数日一行,月经周期25天,无痛经,量可,余无不适。察两脉弱、尺弱甚,舌淡红,苔水滑。

《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当我准备疏方时,患者拿出一沓化验单让我看,说是去省城医院看过几次,抽血化验也没说什么结果,只是给开了药片吃,吃了也没好。我仔细看了化验单,查的项目主要是风湿及免疫抗体之类的,查的很全面,血沉稍高些,其余基本没有异常

左手麻又痛有偏方没有(双手指麻木疼痛7年)(2)

结果患者越说越激动,后来竟然痛哭流涕,原来她吃完药觉得没什么效果,便自己翻看说明书,发现适应症里写了肿瘤一条,并且当时看病的医生又没有明确地告诉她什么病,自己就慌了,认为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又想起自己母亲晚年亦患此疾,便哭着对我说:我这病是不是治不好了,我妈就是这病去世的。

我真有点哭笑不得,只好宽慰她道:您这不是什么大病,这病也不会要人命,您母亲肯定不是因为这个病去世的。况且您的检查都正常,并没有什么大问题,确实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证据可能还不充分,所以医生并没有明确告诉您患得是什么病。您吃的西药属于免疫抑制剂,它是可以用于某些肿瘤疾病的治疗,但并不是说您就患了肿瘤啊……您吃点中药试试吧。患者虽然答应了,不过仍是忧心忡忡。遂处方:当归、 桂枝、 丝瓜络、 炙甘草、细辛、白芍、 浮小麦、 肥大枣、生姜、 赤芍,5剂,2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服。

左手麻又痛有偏方没有(双手指麻木疼痛7年)(3)

当归

之后我便回北京上班了,两周后患者白天双手便不再麻木疼痛了,但晚上右手仍麻,问还须服药否,嘱其原方继服5剂。

三周后,患者告诉我妈妈说双手完全好了。

当归四逆汤治疗四肢尤其是上肢发凉麻木疼痛效果还是很好的,这一点我从已故山西四大名医之门纯德先生的著作中也得到了印证。这类患者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的,尤其是女性,青年、中年都有,多属于现代医学类风湿、雷诺氏病的范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很多疾病需要现代医学手段的化验与检查然后才能确诊,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中医中药去治疗,至于方中用丝瓜络替代通草今有部分学者持此意见,我觉得效果还不错,便代用之。加生姜是《伤寒论》原文中的加减法,没加吴茱萸是因为我觉得她症状较轻,不像“内有久寒”,而吴茱萸入药确实不太好喝。加浮小麦是因为《金匮》有“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之论,患者适逢更年期,心血渐亏,麦能养心,故用之。

#大家健康超能团# #中医来了# @大家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