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

鲁迅文学奖,是以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

与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主要评选长篇小说。

曹禺戏剧文学奖主要评选优秀剧本。

老舍文学奖主要评选北京籍贯的作家。

鲁迅文学奖,则是主要评选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

到现在为止,鲁迅文学奖已经评选了七届共计39部中篇作品和35部短篇作品,第八届正在评选之中。

今天的书单关键词:【鲁迅文学奖书单】,精选了已经结集出版的20部中短篇小说集。

01《挑担茶叶上北京》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2)

鲁迅文学奖第一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作品《天行者》作者刘醒龙的中短篇作品集。

不论是书中收录的《挑担茶叶上北京》,还是其他中短篇小说,都有非常强的代入感。

只要打开书,仿佛一下子把我们拖入了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很贫乏的90年代。

不管是基层官场还是底层群众,面对带着苦涩乡情的厚重无力,总是想让我们不忍回眸那段岁月。

02《哺乳期的女人》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3)

鲁迅文学奖第一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作为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双奖获得者,毕飞宇的语言描述总是给我们带来生动、俏皮、惊喜。

《哺乳期的女人》尤其具有代表性,他把写作技巧、人物情感,甚至是细密的心思都揉了进去。

故事讲述的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生活在江南小镇的旺旺父母与其他农民一样,涌入大城市打拼。

旺旺与爷爷孤寂相伴,在缺乏母爱、割舍亲情的童年阴霾下苦熬。

尽管物质生活很充盈,进口巧克力、奶粉等零食一应俱全,但母爱匮乏导致旺旺性格内向固执。

其实,旺旺只是千千万万个90后、00后农村孩子的缩影,尽管物质已经不再匮乏,可情感的匮乏导致的影响却更加深远。

03《雾月牛栏》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4)

鲁迅文学奖第一届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迟子建描写的乡村生活和那里默默生活的人们真是入木三分。

那种真实的残忍、现实的无奈,让即使时空已经远离的我们,依然感到压抑与揪心。

《雾月牛栏》讲述了一个普通乡土人家的苦难经历。

继父因一时冲动的一拳,使继子永久性地丧失了记忆,并且变得痴憨。

一个聪明活泼的继子,从此沦为一个智障儿童。

继父深受良心的煎熬,在自责与忏悔中迷失了自我,并开始了痛苦漫长而绝望的赎罪之路。

《雾月牛栏》虽然讲述的是一场生命悲剧,但同时也以此展现了人性中所蕴含的温暖和力量。

亲情和爱能够化解一切心灵的症结,使我们有勇气开始崭新的生活。

04《年月日》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5)

鲁迅文学奖第二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如果人类的祭日到来了,世界上只剩一个人和一粒种子会是什么样?

《年月日》是一部让人心生敬畏的文学作品。

法国教育中心推荐全国中学生阅读的经典之作。

故事讲述了千年不遇的大旱降临,村庄里的人尽数离开,只留下了先爷、一条盲狗和仅剩的一株玉蜀黍苗。

在年月日的反复轮回中,日头越是难熬,生命越发显出生猛的力量。

那一株玉蜀黍苗是希望,是死亡过后的新世界。

人生犹如在漫漫暗夜中行走,相信虔诚等待的人一定会看到新生的那束光。

05《梦也何曾到谢桥》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6)

鲁迅文学奖第二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这部小说的名字,取自纳兰性德的《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篇小说描述的是清朝晚期一个贵族家庭的故事。

而作者叶广芩,也是清代显赫的皇亲叶赫那拉氏的后裔,是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皇亲国戚。

小说里面的起伏兴衰,或许就是叶广芩的少年真实经历。

6《被雨淋湿的河》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7)

鲁迅文学奖第二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假如把生活比作河流,随波逐流的现代人,大部分生活在河流的表层。

日子看上去过得不错,其实似是而非,没有波澜的日子也并不快乐,内心反倒更加空虚。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陈村的小学老师先后失去妻子、儿子与女儿的故事。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

这种直击人心的底层百姓生存的悲哀,让我们感到沉重的仿佛要窒息。

07《清水洗尘》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8)

鲁迅文学奖第二届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清水洗尘》是迟子建的一部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礼镇的地方,人们每年只在腊月二十七的这天洗一次澡。

当地人把这一礼俗叫作“放水”。

13岁的男孩郑天灶从八岁起就承担了家里“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

因为人小,他从未获得过独享一盆清水的资格,总是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澡。

腊月二十七的这天,他却下定决心要独享一盆清水。

虽然阻力重重,最终却如愿以偿。

《清水洗尘》中有迟子建作品里少有的轻快,因为从其中读到更多的是美好的喜悦和希望。

08《松鸦为什么鸣叫》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9)

鲁迅文学奖第三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松鸦为什么鸣叫》讲述的是神农架山区里,一个业余收尸人的故事。

故事有点像赵本山主演的《落叶归根》,都是一个小人物艰难履行着无人监督的承诺。

这个承诺,即是对生者的交待,也是对逝者的告慰。

松鸦为什么会鸣叫?

因为,它提醒人们在匆匆忙忙的生活里,不要忘了找寻如神农架神奇瑰丽景色一般的原始纯真。

即使再苦、再穷、再难,也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初心。

09《玉米》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0)

鲁迅文学奖第三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玉米》不是玉米,而是人。

还是三个人:玉米、玉秀、玉秧三姐妹。

故事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那个动荡的洪流之中,王家三姐妹在与命运相抗争的故事。

玉米的父亲王连方作为村支书,把小官僚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权力崇拜的社会环境中,似乎女人唯一的存在就是成为男性和权力的附属品。

在那个混乱蒙昧的岁月,所有人都被裹挟在政治洪流中,人性向无边的黑暗越坠越深。

10《心爱的树》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1)

鲁迅文学奖第四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心爱的树》讲述了年轻女性梅巧给教书先生大先生填房,婚后却爱上大先生的得意弟子席方平。

为了所谓的爱情,梅巧毅然抛弃了大先生和四个年幼的儿女,甚至不顾刚刚两岁的小儿子,和席方平私奔而去。

不是所有的浪漫私奔,都会在花前月下有一个浪漫的结局。

更多的时候,则是这世上又多了一对贫贱夫妻而已。

梅巧和席方平在落魄的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大先生却不计前嫌帮他们熬过饥荒。

尽管故事里到处都是背叛,妻子对丈夫的背叛,弟子对老师的背叛,母亲对孩子的背叛,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宽容与悲悯。

11《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2)

鲁迅文学奖第四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讲述原本生活在甜蜜爱巢中的女主角,却突遭不幸,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无限哀痛的她挣扎着走出去,想去追寻丈夫的灵魂。

不料,却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弥漫着死亡和痛苦的地方,女主角在目睹了人间的种种不幸之后,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变故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语与人生。

这个故事是迟子建真实的人生经历。

因为,2002年5月她的丈夫在车祸中罹难,她的生命经历了天昏地暗的痛苦。

人生有间隙,阳光才能照进来。

走过黑暗,才能看见光明。

12《一个人张灯结彩》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3)

鲁迅文学奖第四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一个人张灯结彩》,是一部关于孤独的故事。

一个落魄的警察,一个单纯的哑女,一个放荡的抢劫犯,他们的生活本来并无交集,却因为一个理发店、一桩命案、一个未完成的炸药包而紧紧地纠结一起。

他们都是平凡如草芥,湮没于岁月和人群之中,甚至想不起来有什么伟大之处。

但是,一个最微小、最平凡的生命,也会焕发出感召他人的力量。

他们的命运,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但是却闪耀着小人物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

他们是大多数底层人物的真实写照,习惯这个视角方知人间千种疾苦和世间万般无奈。

13《吉祥如意》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4)

鲁迅文学奖第四届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所说,作者郭文斌是短篇小说的行家。

他的小说,有乡土般的淳朴质地,也有短文学特有的纯粹和干净。

《吉祥如意》也是如此,一字一句都洋溢着一种清新、温暖的力量。

小说通过五月和六月两个孩子的视觉,运用端午节上山采艾的细节描写,将一种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愉快、安详传递给了我们。

在充斥着孤独、苦熬、讽刺的现代文学中,郭文斌的小说好像一束光亮,告诉我们原来生活中更多的是温暖与希望。

14《最慢的是活着》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5)

鲁迅文学奖第五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世界上最温暖的,莫过于亲情。

而最伟大的亲情,都隐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

故事讲述了二妞一直不受奶奶待见,一直默默对抗奶奶,与奶奶斗争。

但是,最后却逐渐理解奶奶,明白了自己其实是奶奶的延续。

奶奶是自己的根源,她的音容笑貌、生活习惯、处事方式,都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血脉。

我们身边的世界在日新月异,我们身边的人在不断变化,有些已经远去,有些还没走来,但唯一不变的是亲情。

15《漫水》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6)

鲁迅文学奖第六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漫水》讲述了写了两个极有乡村气息的人物,余公公和慧娘娘。

看似美丽而又宁静的乡村,却是情欲放纵、没有安宁的地方。

看似简单的人际关系,却是暗流涌动的复杂。

余公公做事不慌不忙、不求张扬,活得很淡然,也很细致。

他就像一个生活中的庖丁,游刃有余,拿捏有度,熟悉人情和一切世故。

慧娘娘曾是一个历经风月的窑姐,却洗尽铅华呈素姿,成为普通但别致的乡村妇女,做的都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两人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彼此心心相印半生,却超越了世俗情感,是亲人,是朋友,更是知己。

16《隐身衣》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7)

鲁迅文学奖第六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隐身衣》并不是真的能隐身的衣服,而是帮助我们逃避现实的工具。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通过买卖音箱器材设备,而意外闯入了黑社会头目丁采臣的家庭生活。

此时的主人公,已经被家人、朋友逼上了近乎绝路的境地。

姐姐姐崔梨花看似忠厚老实,实则虚情假意。

而最在意的朋友蒋颂平,却在主人公落难之际漠不关心。

主人公,走投无路,被迫与毁容的丁采臣的“爱人”成为不具夫妻名义的伴侣。

看穿了姐姐的虚伪,明白了朋友对自己的毫不在乎,谁成想落魄的主人公竟被一个面目全非的女人接纳。

至此,主人公也正式穿上了音乐与现实这两件隐身衣。

17《如果大雪封门》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8)

鲁迅文学奖第六届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如果大雪封门》的文字延续了徐则臣一贯的风格,冷峻而又温暖。

文章以几位青年打工者在北京的生活为底子,讲述了一个梦想与现实、温情与伤害、自由与限度相纠结的故事。

尽管主角是卑微到你平时忽略他们的存在的打工者,在生活恍若梦境的大都市,现实也处处艰难,但他们仍然生活得认真严肃,且满怀理想。

在偌大的北京城里,奋斗不是打鸡血,生活不是白开水。

他们单纯又复杂,过得艰辛不易却又知足简单。

18《封锁》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19)

鲁迅文学奖第七届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封锁》讲述了孤岛时期的上海,为日本效力的汉奸头目,在自己的公寓被人安置炸弹杀害。

日本军方为了找出杀人嫌疑犯,封锁了整个公寓,展开了一系列封闭式的恐怖调查。

这时,饥饿和恐慌笼罩着所有公寓里面的住客。

一个脑洞大开的小说家为了自救,说出了一个神秘女子在公寓里不寻常的举动。

神秘女子既出现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小说家以神秘女子作为诱饵,最后以惊天动地的方式完成了爆炸案的结局。

在《封锁》的故事里,想象力似乎第一次变成了真正的杀人武器。

19《世间已无陈金芳》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20)

鲁迅文学奖第五届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世间已无陈金芳》讲述的是一个“北漂女孩”的奋斗、挣扎、追求以及梦想的幻灭。

可能有人会说这故事俗套,但一定有打动你的地方。

当我们走出校园的象牙塔,面对现实社会这个功利场时,我们才会真正明白,阶级跨越又怎样难如登天。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陈金芳。

当梦想破灭、希望不再的时候,苟且偷生、犬儒主义一定是生活常态。

不要去想为什么,活下去才是重要的。

20《俗世奇人》

鲁迅文学奖或者获奖作文(20部鲁迅文学奖作品)(21)

鲁迅文学奖第七届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俗世奇人》讲述的就是天津人的人情与江湖。

全书一共由19个短篇小说构成,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叹为观止。

大隐隐于市,大雅始于俗。

冯骥才把天津卫的民俗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刷子李、风筝魏、泥人张、张大力……每一个奇人都把自己的手艺精湛到极致。

这些奇人异士就像天津卫一样,从来都是专注于做好自己,专注于做世界的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