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棵没有感情的小麦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1)

我从小的梦想

就是努力成长

变成劲道弹牙的面条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2)

为此,我扛住了风吹日晒

经历了繁杂的工序

终于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来到了

传说中能把我们

变成最好吃的面条的面馆——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3)

今天

让我们继续开启“邦泰杯”

内江牛肉面品牌推广

系列活动

探访“内江百佳牛肉面”——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4)

老家面馆:尝了200多碗面只为做成1碗牛肉面

2015年5月,位于东兴区兰桂大道附近的老家面馆开业了。不少食客表示,到老家面馆吃面,一定要尝尝牛肉面。

厨房里,只见捞面师熟练地将煮好的面条捞起,放进大碗里,加入牛肉和汤汁,撒上小葱、香菜,再浇上一勺红红的辣椒油,随即,服务员将面端到食客面前。

“可口的面条盖着几片绿色的香菜,让人食欲大开,再配上各种佐料,吃起来麻辣鲜香。”正在就餐的谢女士说。

市民曾女士表示,她在老家面馆吃了3年的面,面条细滑、牛肉浓香,味道又麻又辣。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5)

“我们店选用新鲜牛肉。将牛肉去掉血水后切丁,然后下锅炒香,放豆瓣、辣椒、花椒等,最后炖煮。”老板崔益说, 炖煮三四个小时后,牛肉软而不烂,极其入味。

在另一种原材料——辣椒的制作上,崔益也很讲究。选用三种辣椒,混合炒香后捣碎,浇上热油,得到的辣椒油香味、辣味俱全。

另外,该店的高汤单独熬制而不用面汤。选用优质猪骨,用文火熬制数小时,待骨头的营养被完全释放,汤汁呈乳白色即可。

“我从小就喜欢吃面,对牛肉面情有独钟。开面馆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崔益说,他没有开面馆的经验,更不知道如何制作美味的牛肉面。于是,他去了四川多个地方品尝牛肉面。

“我走遍了内江城区、威远、资中、隆昌及重庆部分地区,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吃面,总共吃了200多碗。那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在吃面,有时候一天要吃好几碗。”崔益说,每到一家面馆,他首先会观察面馆的装修风格、挑面师的煮面时间、佐料的种类等,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

除了试吃,崔益还专门请来了一位厨师,向他请教如何炒料。“看别人炒料,感觉很简单,但自己实践时容易搞砸。”崔益说,有时火候太过,料被炒糊,有时时间太短,又没有炒出香味,不得不忍痛倒掉。崔益说,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一个月后,他炒料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随后,出师掌勺。

刚开始,崔益认为自己的牛肉面没有什么特色,力求完美的他想做出留得住顾客的特色牛肉面。渐渐地,他发现内江人喜欢吃火锅,于是尝试着将火锅与牛肉面结合起来。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崔益开始对牛肉面进行改良,即在炒料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火锅底料。没想到,改良后炒出来的牛肉臊子色香味俱佳。

由于味道好、分量足,崔益的牛肉面得到食客的认可,新店开业不久,他又将隔壁店铺一并盘下,扩大面积。2018年8月,崔益的分店也顺利开张。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6)

东兴区燕子面庄:

二十年老面店,从早到晚火爆不断

外地人到内江,宁舍大鱼大肉,也要品尝一碗牛肉面。“内江牛肉面从汤到面到牛肉臊子,都有独特的味道,我们常吃的那家燕子面庄就是代表。”安岳县教育系统的石老师如此评价。

“老板,来5碗麻辣牛肉面,两碗清汤牛肉面和一碗抄手。”元旦假期,石老师和他的同事到内江办事,热情接待他们的是石老师的学生——内江某校的李勇军。石老师点名要到位于东兴区西林大道,经营了二十多年的燕子面庄吃面,于是几人约在那里碰面。

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迫不及待地尝一口,大家齐声称赞好吃。“牛肉很软却不烂,面条爽滑却不断,海椒很多却不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总结,道出了燕子面庄牛肉面的特质。

“牛肉面要做得好,食材和制作都很重要。”燕子面庄的老板郑华说,高山黄牛的肋条肉和筋,是制作牛肉臊子的上乘食材。将牛肉洗净去掉油,加入除腥的大料等,再放入锅里烧制,这个过程必须翻炒一个小时以上,保证牛肉受热均匀,不糊不柴。随后,再加各类佐料,焖烧两三个小时。

郑华认为,牛肉臊子纯香的表象就是烧出“汁”,火候拿捏准了,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内江不少好吃嘴都品尝过燕子面庄的牛肉面。他们表示,牛肉臊子大坨、实在,面条量多,打底的蔬菜很新鲜。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7)

目前,燕子面庄有两个门面,一个门面除了主打牛肉面外,还卖红油抄手、清汤抄手、排骨面、兔子面、姜丝面等。另一个门面出售稀饭、盖饭、凉菜、炒菜。

“分层经营,效益更好。”郑华说,面条、抄手、盖饭属于速食,上班族、白领比较喜欢,而凉菜、炒菜可满足喜欢喝酒的食客。每天6时30分许,店子开门营业,22时后打烊。早晨,燕子面庄迎来第一波就餐高峰。出租车司机、附近企、事业单位上班的,都喜欢来这儿消费。到了晚上,吃宵夜的市民也爱到这里坐坐。

据了解, 郑华曾是原内江糖厂的一名职工,后因糖厂转型,郑华下岗。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况, 郑华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选择了自主创业。她盘下了东兴区西林大道269号的门面,并以自己的小名,开了一家面店,取名“燕子面庄”。

二十多年来,郑华用心经营,诚心待客。燕子面庄成为了以牛肉面为主,几十种美食为辅的综合性餐饮店。郑华说,只要诚信经营,就会赢得更多顾客。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8)

兴隆面:

功夫下得深 才能做好面

位于东兴区兴隆路东段400号的兴隆面馆在附近算得上小有名气,受到不少食客喜爱。

负责人兰女士正忙着煮面,工作人员有的忙着接外卖电话,有的忙着送外卖早餐,有的一边招呼食客一边端面,整个场面相当热闹。

对他们来说,这已是常态。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要开始忙活,一天要经历早、中、晚三个高峰期,“虽忙碌但很快乐。”对于店老板来说,越忙就越开心。

“隔壁店老样子。”工作人员告诉正在厨房操作间的兰女士。兰女士立马行动起来,熟练地用手掂量面条分量,将适量面条放入大铁锅中,让其在沸水中翻滚。利用煮面这短短的时间,她麻利地完成了打调料、烫青菜叶等一系列工作。不到一分钟,她捞起面条装碗,撒上新鲜的香菜叶。跑堂的立刻端起面碗,争分夺秒将最新鲜的面条送到顾客面前,以保证最佳口感。

据了解,兴隆面馆开业近6年,主推牛肉面、鸭肠面、牛筋面、姜丝牛肉面等,因色香味俱全,深受广大食客青睐。

食客许先生是这里的常客,他称兴隆面馆的牛肉面是他的最爱,量足、臊子多,二两牛肉面可以吃得饱饱的。味道和食材也没得挑剔,水碱面煮得不软不硬,配上韭黄段、葱花、辣油海椒等,再浇上牛肉臊子,一碗牛肉面出炉。吃一口,面条爽滑有弹性,牛肉香辣有嚼劲,让人回味无穷。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9)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桌,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食客们今天吃了明天吃,有的一吃就是好几年,百吃不厌。

“兴隆面馆从来不用回油,让人吃得放心。”正在吃面的胡先生表示,他对食物比较挑剔,是不是好油一尝就知道。他之所以爱来兴隆面馆吃面,原因就在于原材料正宗。

在通往厨房的显眼位置清楚写着几个大字:本店承诺,绝无回油。这是店老板几年来一直坚守的承诺,也得到了食客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该店常年免费提供折耳根水,摆放在进门处,食客可以随意食用,一边吃面一边喝折耳根水,相得益彰。一来可以让吃面的人清新口气,二来折耳根水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让人吃面不易上火。

为了将这一碗面做好,兰女士可谓功夫下得深。据悉,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就开始在集市卖面,每天要从面作坊大量进货。当初她跑遍内江大大小小的面作坊,可以说对各家的面都相当熟悉,不论粗细、干湿、优劣,多看上几眼,就心里有数。

所以,开面馆以来,她在面条的选择上经过了千挑万选,她认为,富有弹性、口感极佳的上乘内江面才是一碗好面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研究,争取做好每一碗面,不辜负内江牛肉面的招牌与市民的期盼。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10)

北街面馆:33年屹立不倒的“老字号”

1月1日上午10点过,市中区北街面馆内,52岁的老板邓顺容刚忙过早餐的用餐高峰,难得空闲坐下来,又有几位顾客前来用餐,她又站起来为顾客煮面。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11)

北街面馆是内江的“老字号”,可谓众人皆知。历经30余年而屹立不倒,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我算是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谈起创业历程,邓顺容顿时来了精神,她介绍,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内江,人们纷纷下海经商。当时,出生于农村家庭的邓顺容苦于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年仅19岁的她也选择了创业,成为了下海经商大军中的一员。

“当时内江牛肉面就已经很有名气了,我别的不会,做吃的还可以,就选择了开一家牛肉面馆。”邓顺容回忆,当时条件较差,用餐环境远不如现在,起初吃面还用粮票。但凭借着内江人民对牛肉面的喜爱,以及北街面馆的独特滋味,生意十分红火。

邓顺容深知味道对于牛肉面馆的重要性,当时一腔创业激情的她四处请名厨,拜名师。这家面馆做牛肉面的老师傅退休了,邓顺容花重金将其请来一边做面一边传授手艺;那家做炝锅面的老师傅没干了,她又将那位师傅请来……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当年的面馆一般只做四种面食,牛肉面、杂酱面、炝锅面和抄手,邓顺容也是如此,以这四种面食为基础,另外推出了铺盖面、水粉、米线等多种美食。2008年后,又增加了炒饭、盖饭等,种类繁多。

内江牛肉面最火的一家(要吃有特色的内江牛肉面)(12)

30余年来,北街面馆接待了无数顾客,赢得了许许多多的回头客,也获得过很多荣誉,各地顾客和媒体纷至沓来,用餐、采访,探秘其经营之道。自家的面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邓顺容十分感动,作为经营者,她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煮一碗对得起顾客的好面。

每天早上6点半,邓顺容就要到面馆开始炒料,准备当天需要的食材。7点过顾客陆续前来用餐,她一直忙到下午2点过,才收拾一下外出买菜,为晚上和第二天的食材做准备。晚上8点过,她才下班。30余年来,每天如此。

邓顺容对食材要求严格,制作臊子的牛肉必须是肋条上的新鲜牛肉,油、料都是精挑细选。其制作的牛肉面味道香辣爽口,炝锅面鲜香浓郁,铺盖面嚼劲十足,广受消费者喜爱。邓顺容回忆,曾经内江师范学院一名外教跟着朋友来吃面,对牛肉面赞不绝口,用并不标准的内江话反复说着“巴适、巴适”,后来便成了面馆的回头客。

采访当天,市民陈磊带家人来吃面。他从小就在北街面馆吃面,尤爱铺盖面。成年后,他先后在深圳、成都工作,对北街面馆的面一直念念不忘。回家后,赶紧带家人来品尝。“好吃,还是记忆中的味道。”陈磊一边吃一边称赞。

看到这里

你们有没有口水直流

那就赶快动起来

尝一尝大内江的牛肉面吧

接下来的日子

我们将为大家推荐好吃的牛肉面

继续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