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到深山支教小说(刘庆邦小说乡村女教师)(1)

队长不得不跟周老师说实话,他说,听说近日上面要派人到各村搜查,搜到粮食统统没收。而这些豆子确实是队里留下的豆种,要是被人家把豆种搜去,明年地里就种不成豆子了。队长强调了种子的重要性,说人留后代树留根,要是没了种子,豆子就等于绝了后代断了根。

周老师还是不松口,她说:你看,教室里除了桌子就是板凳,南山墙一眼看到北山墙,哪里是披豆种的地方?

队长说,这个不用周老师发愁,他早就想好了。原来教室里的课桌都是学生从家里搬米的,有不少是三屉桌。这种用椿木做成的桌子,除了上面有三个抽屉,下面还有一个挺大的肚子。他们把抽屉一个一个抽出,将布口袋分别探进三屉桌下面的肚子,把豆子倒进肚子里去了。然后他们把抽屉原样合进去,把豆于盖得严严实实。表面上谁也看不出课桌里面藏有豆子。

周老师没有帮他们的忙,批改也改不下去,就那么坐在灯后,眼瞅着队长他们鬼鬼祟祟地忙活。周老师眉头微皱,样子有些生气。她对队长说,小孩子的嘴没遮没拦,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把课桌里面的豆子说出去。

队长说:我相信您周老师,小学生都听您的,您不让他们说,他们不会往外说。

周老师说:我不能保证他们不往外说。我教学生要诚实,不要撤谎!周老师是个不善于跟干部打交道的人,说着这话,她气得手梢儿都有些抖了。

队长眼皮眨了眨,说:您看着办吧!要是人家把豆种搜出来,我跑不了,对您也没啥好处。

豆子是会散发气味的,豆子的气味虽然有点腥,但总的来说还是香。第二天上早自习时,同学们就把课桌肚子里面的豆子发现了,纷纷到老师办公桌前去报告。他们有的手里捏着一粒豆子,有的拿着几颗豆子,有的托着一小把豆子。由于营养不良,同学们的小手都很瘦,还有些黑。豆子在他们手心里显得颗粒饱满,呈现的是金子般的颜色。

周老师说:我知道了,同学们还是把豆子放回去吧。

小学校上早自习一般都是读书,背书。周老师只好走到讲台上,让同学们把早自习暂停一下,她把豆子的事情讲一讲。周老师说,课桌的肚子里放的是队里的豆种。队里仓库遭鼠害了,队里只得把豆种转移到学校里。她希望同学们一定要严格保密,出了校门千万不要提豆种的事,跟家长也不要提。因为什么呢?小老鼠的耳朵是很尖的,小老鼠在你们家的墙洞子里藏着,你一提,小老鼠就把消息得去了。小老鼠一传十,十传百,会成群结队到咱们的教室里来啃桌子,吃豆子。那样的话,咱们的课桌就不好用了,生产队里明年也不能种豆子了,问题会变得相当严重。周老师问:同学们能做到不在外而说豆种的事吗?

同学们有的说能,有的说做到,还有的说做到了,回答不够整齐。

周老师要求同学们再回答一遍,要是能做到的话,就一齐回答能做到,她提高了声音问:同学们能做到吗?

这次同学们回答得整齐而又洪亮:能——做——到——

周老师下了讲台往教室后面一角的办公桌前走时,自我否定似地轻轻摇了摇头,脸有些发红。

前面说过,周老师的家在镇上。星期六下午放学后,周老师就回家去了。到了星期天下午,周老师才会回到学校来。周老师的家离学校有十几里,她没有自行车,都是走着去,走着来。别看只有一天不上课,同学们显得没着没落的,不知到哪里去。

有的同学看到两个女社员在碓窑子里砸红薯片,就到碓窑子旁边拣溅到地上的红薯片渣子去了。两个红石头凿成的碓窑子高高的,如立起来的石磙那么高。两个女社员分别坐在两个碓窑子边上,两条腿护在碓窑子两帮砸红薯片。这样溅出的渣子是很少的,也很小。一个红薯片渣子还没有一粒黄豆大。红薯片渣子苦不叽的,并不好吃。但总比锅底灰里扒出来的烧煳的坷垃头儿好吃一些。同学们听说,有的社员饿得顶不住了,就到食堂的锅底去拣煳坷垃头儿吃。碓窑子不远处的房檐上还立有不少麻雀,麻雀探头探脑,也是等着拣红薯片渣子吃。麻雀的眼睛不大,但很尖,一有渣子落地,它们马上就看见了。倘是同学们不抢在麻雀前面把渣子拣起来,麻雀会从房檐上一跃而下,把渣子叼走。为了防止身手轻捷的麻雀抢先争食,同学们找来一根长苇子,把麻雀们都赶跑了。

一到星期天下午,班长李苏东和几个男同学女同学,就到村外的路上等周老师去了。等了一会儿不见周老师,他们就迎着周老师所在镇子的方向走去。他们向北,再向东,过了砖桥,再过石桥,不知不觉就迎出好几里路。周老师在路的那头刚一出现,同学们远远地就看见了,奔跑着向教师迎过去。

周老师不让同学们去接她,她把随身背着的一个洗得发白的瘪瘪的帆布书包平端给同学们看一下,说她没带什么沉手的东西,不用接。她把一个女生额头上的汗擦一擦,说:看,跑这么远,多累呀!下次再也不要来接我了。她点了班长李苏东的名,说下次同学们要是再来接她,她就要在班里严厉批评李苏东。

同学们答应了不再去接周老师,可是任一个下雪的星期天下午,他们禁不住又接周老师去了。他们想,雪下得这样大,周教师一个人在雪地里走,多吓人哪!他们去接老师,却没有给老师带什么雪具。他们家里都没有伞,也没有雨衣,想不起给老师带什么遮雪的工具。他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可以遮雪的,就那么低着脑袋,迎着风,冒着雪,使劲往前进。北风猛烈的一阵,把地上积的雪也卷起来了,浪头一样打得他们睁不开眼睛。他们只得背转身子,用屁股抗着风雪,一步一步倒着前行。他们没有挽手,也没有骂老天爷,需要的时候只是互相笑笑。他们的小拳头紧紧攥着,手里像握有什么东西。当在茫茫大雪里看见周老师的身影时,他们顿时显得有些慌张。他们想起了周老师说过的要是再接她就要严厉批评的话。幸好路边有一个场院,场院里有一个麦秸垛,他们赶紧到麦秸垛后边躲起来了。他们打算等周老师走过去后,再悄悄跟在教师后面走。

不料周老师已经看见他们了,周老师在场院边站下,从耳朵上摘掉口罩说:我都看见你们了,还躲什么,还不快出来!同学们还没出来,她倒先走过去了,说雪下得真大,在这儿避避雪倒不错。

同学们见周老师没有严厉批评他们的意思,一齐围过去喊老师,老师!他们不喊周老师,只喊老师。反正学校里只有一个老师,只喊老师也不会错。他们纷纷像出宝一样伸出了拳头。老师还没猜宝,他们就把“宝”亮开了,原来每个同学手心里都有一点两点红薯片渣子。

周老师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她的学生一个个面黄肌瘦,头大,眼白大,脖子细,胳膊细,可是……周老师说:老师不饿,老师在家里吃过饭了。同学们自己吃吧,老师谢谢同学们的好意!地怎么忍也忍不住,眼泪还是流出来了。她不想让同学们看见她流眼泪,眼泪流出的当儿,她把脸转向一边,说这场大雪对地里的麦子很有好处!

搜查粮食的人还是到村里来了。这些人不一定是公社干部,大部分是从各村抽集起来的。他们采取的是村干部之间互相搜查的办法。这个办法比较见效,各村的干部藏粮食有经验,搜粮食当然也有经验,连藏在老鼠洞里的粮食他他们也能搜到。当日一大早,队长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告诉给周老师了,要周教师一定要小心。周老师有些紧张,不知道怎样才算小心。

队长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上午一直上课,不要下课。说那些人总不能把学生撵出去,进教室去搜吧。队长还说,万一豆种被搜出来,让周老师一口咬定什么都不知道,让他们找我算账好了。

周老师说:我不会那样。

周老师教的是复式班,二年级一班。三年级一班。二年级的同学坐在前面,三年级的同学坐在后面。上午,周老师给三年级的同学上完算术课,没有宣布下课,接着给二年级的同学上语文课。有同学提醒周老师,该下课。周老师说:同学们该去厕所就去,今天上午不下课了。周老师教二年级的同学朗读一篇有关开国大典的课文:孩子你听,时钟正打十二点……同学们都不知道村里正在发生的各处搜查粮食的事,他们像平常一样,读得书声朗朗的。朗朗的读书声穿过教室的木窗,越过四周的水面,在有些寒冷的空气里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