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谣言及网络谣言的含义,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盘点近期10大网络谣言?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盘点近期10大网络谣言(谣言与网络谣言)

盘点近期10大网络谣言

一、谣言及网络谣言的含义

1.谣言的定义

“谣”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诗经·魏风·园有桃》里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记载。这种意义上的“谣”,具有民间性、自由性、随意性的特点。二是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或凭空捏造的假话。这是第一种意义的引申。“谣言”一词始见于汉代,《后汉书·杜诗传赞》载:“诗守南楚,民作谣言。”这里的“谣言”有歌谣、赞颂的意思。《后汉书·刘焉传》中也记载道:“在政烦忧,谣言远闻。”这里的“谣言”有诋毁、诽谤的意思。而在《后汉书·蔡邕传》则载东汉有“三公谣言奏事”制度。这里的“谣言”既可以是颂赞,也可以是诽谤。可见,在我国古代,“谣言”一词是中性的。而现代意义上的谣言,则往往被赋予贬义。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谣言,在中国古代称之为“谣诼”,始见于屈原的《离骚》:“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里“谣诼”中的“谣”指毁的意思,“诼”指谮的意思。

2.网络谣言的含义

从本质上来说,网络谣言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网络谣言是谣言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通过网络媒介而生成并进行传播的谣言。从当前网络谣言的内容来看,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具有隐蔽性、炒作性、攻击性、报复性、宣泄性、诱惑性、强迫性等特点。互联网的出现为谣言的扩散提供了比过去更加便利的条件,与一般谣言相比,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出现跨国、跨洲、跨语言和种族的超大规模传播奇景;传播速度更为迅速,监管者常常还来不及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就已呈泛滥之势;传播途径多样,常见如门户网站、聊天室、贴吧、即时通讯工具、微博、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可控性降低,造谣者的非实名身份和传谣者的渠道多样性都使控制谣言传播的难度加大,从而可能导致谣言的负面社会效应和社会影响被放大,进而引起人们态度的转变或情绪的波动。

3.网络谣言的分类

网络谣言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种分法。

从内容上可分为政治谣言、经济谣言、军事谣言、社会生活谣言和自然现象谣言。政治谣言是有关政治生活的谣言。它是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斗争的产物,往往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有意捏造,是对有关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的攻击和诽谤。经济谣言则是有关经济生活的谣言。它往往与经济利益有关,会直接导致经济上的得益或失利。军事谣言是有关军事生活和军事行动的谣言。战争年代军事谣言往往此起彼伏。自然现象谣言主要与自然界的特殊现象和宇宙神秘现象有关。比如最常见的外星人谣言。又如因某些异常天气现象而谣传某地要发生自然灾害等谣言。

从目的上可分为有意捏造的和无意讹传的。有意捏造的谣言往往是制造者出于某种利益驱动,针对具体目标和对象炮制出来的。而无意讹传的谣言则是由于消息在传递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出现遗漏、颠倒或错误,甚至被传播者进行了任意的增补以自圆其说,这样由虚构、联想和夸张产生的不正确传播,极容易成为谣言的来源。

从后果上可分为有害谣言和无害谣言。谣言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是以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舆情,是民众评价活动的否定形式。在某些时候,社会谣言能帮助表达民意和了解舆情。

二、网络谣言的形成机理

网络谣言作为一种未经证实的信息,本质上说是没有生命力的信息。然而,网络谣言在很多情况下却具有比真实信息更多的发育机会、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广的传播范围和更大的现实影响。为认知这种“悖论”现象,需厘清网络谣言的形成机理。只有掌握了谣言的规律,才有可能找到切实有效的治理之策,构建起应对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

(一)信息缺位与民众谣言传播心理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并非无章可循。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谣言心理学》中指出了谣言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故事的主题必须对传谣者和听谣者有某种重要性;第二,真实的事实必须用某种模糊性掩盖起来。谣言的强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达:R=i×a R(Rumor)指谣言,i(important)指重要性,a(ambiguous)指暧昧性。用文字来表达这一公式,意为谣言的流量同问题对当事人的重要性和有关其命题的证据的暧昧性的积成比例。这个公式可以作这样更进一步的解释:既然是“积”,只要重要性和暧昧性有一方是零,谣言就无从发生。如果问题对人们不重要,无论状况多么暧昧,流言也不会流传。同样,问题再重要,但状况不模糊,流言也不会广泛传播。

(二)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民众不安全感

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公众越来越无安全感、信任感,正如《谣言的内幕》作者罗斯诺所说,谣言是“夹杂了个人对世界的主观臆测的公众信息”,“表达了试图认知生存环境的人们的忧虑和困惑”。谣言取决于环境。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环境的变动一旦具有危机性,就会引起社会成员的危机感。认知的局限与误差,对突发事态模糊前景的主观臆断与揣测,对事件梦幻般的联想及捏造一旦符合人们的臆测,谣言便会产生。公众不仅会模仿、跟从他人做出类似行为,也会促使或推动别人做出类似行为,这为“从众行为”提供了发育的空间或机会。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和压力,常常用怀疑的眼光来感知一切,更容易以个体的切身感受或想象而不是以理性的心态来对信息作出判断,这些情绪往往是谣言制造和大规模扩散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般而言,网民对于网络信息尤其是谣言信息的辨别能力越强,网络谣言传播的空间就越小。

但是一些谣言往往依存于一些突发的重大公共事件,如地震、瘟疫等灾难性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和网民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导致相当一部分网民心理承受能力被削弱,恐慌、焦虑的情绪在网民中蔓延,如果权威性的信缺失或者模糊,必然导致网民对网络谣言等“小道消息”的依赖程度增加,对网络谣言的可信度的辨别能力下降。更多的网民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来对待网络谣言。谣言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人们的心理,表达了他们的愿望。

(三)谣言披上“科学外衣”与民众科学素养整体偏低

历史上许多谣言的形成,都是基于对科学的无知。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谣言已经逐渐失去存在的土壤。而如今更多的谣言则往往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普通群众科学知识有限、对科学盲目崇拜等心理来实现的。近些年来,伴随着一些破坏性较强的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的发生,一些宿命论者将灾害的原因归结为太阳风暴、流星雨等正常天文现象。这些夸大其词的言论由国外传入国内,经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进一步放大,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得太快,使人们的知识显得欠缺,以致在某些问题上缺乏独立判断,也不能分辨出到底是真是假。

(四)社会公信力危机与民众的不信任感

社会公信力危机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公众对作为信息权威发布机关的不信任,对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不信任及对他人不信任等。社会公信力弱化是诸多原因造成的,如政府部门或专家在一些事件上发布消息或作出预测不准确,或政府部门或专家出于社会安定考虑而有意掩盖真实消息等,其失当行为在公众心理留下了深刻印记,从而造成公众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强。而在社会缺乏公信力环境下,公众往往无所适从,于是有人表现出宁愿相信“小道消息也不相信官方发布的权威消息”,或宁愿相信“民间传言,也不愿相信专家的话语”。在这种“逆反化”认知或心理下,越是“小道消息”或“民间流言”往往越有市场或传播空间。

(五)媒体失范与谣言绑架真相

网络作为开放的网状传播系统,传播主体多元,传播路径丰富,而我国目前在网络管理机制上还不完善,往往缺少像传统媒体一样的“把关人”,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散布负面的舆论,蒙蔽广大群众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现这种情况,既有网络的复杂因素,也有互联网站不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的因素。作为信息发布载体的网站,有责任发挥谣言过滤器的功能,必须承担保障自身平台所发布信息真实性的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承担着权威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并因此在受众中拥有很高的信任度。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的速度和程度上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对于一些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当网络媒体形成浩大的声势时,一些传统媒体置之不理、视而不见,一直失语,直到网络媒体将事情搅成一团浑水,引发众怒时,才匆忙出来辟谣。在信息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对传统媒体进行封堵,只会让网络和社会上各种传言更加盛行,引起公众更大猜疑和不满。

此外,现阶段传统媒体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互联网,不只建立传统媒体的网络电子版,也从网络中选取有关新闻进行转发,一些传统媒体在发布言论时也出现不负责任的现象,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常常被任意地引用和转载,大众传媒有意无意成为谎言、谣言、传言的流行渠道和放大工具。当一个谣言被广泛转载时,特别是在可信度比较高的大众传媒上被转载,民众心里对这则谣言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就会直线上升。这种连带的影响力,使民众对网络谣言更加深信不疑,导致网络谣言超越互联网范畴而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负面影响。

三、网络谣言的传导机制——网络谣言的传者和受者

1.造谣者

谣言生成的起点始于谣言的制造者,谣言通常是由一些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的传播者故意制造的。在某个社会公共事件发生后,人们出于公平正义、利益诉求以及对事件真相的渴求,会更加关注事件的始末。此时,某些个人为某种个人目的在网络上恶意制造并散布谣言,以期获得广泛而又强大的公众网络舆论关注,使得部分公众产生偏激情绪,从而造成网络甚至现实社会的失序状态。从我国的网络谣言现状看,造谣者既有外部力量支持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所谓异议人士,也有基于个人或机构利益需要的虚假信息发布者;既有仇视国家和社会的恐怖谣言制造者,也有仅仅处于发泄个人不满的攻击而贬损他人名誉的无聊者。制造谣言为了掀起舆论狂潮,影响大众的心理。通过制造舆论,使人们对某个人、某个团体或某种事态产生一定的态度,从而操纵传谣者的思想行为。

2.传谣者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不关心真伪的围观与跟风成了时髦。有的网民不明真相或为了吸引关注,转发相关谣言,有的网民热衷于与他人分享所谓“小道消息”,又相信法不责众,因此便放心、踊跃地到处转帖、广而告之,有的网民看到网上谣言,明知漏洞百出、可能性极小,但仍然怀着极大的好奇,在微博客上打听、求证,参与起哄,有的甚至以猎奇、娱乐的态度来制造或传播谣言,使得谣言的无意识传播和非理性传播大行其道。特别是一些网络名人,其粉丝数量众多,一条微博“广播”消息,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听众,虽本人也许无心传谣,客观上却起到了传谣的效果。很多时候,谣言的传播是由流瀑效应和群体极化导致的。

3.行动者

宽泛地解读可认为所有参与谣言发布、传播或模仿的人都属于行动者,为避免混淆,这里的行动者主要指在接受了谣言并确信谣言所指事件会发生而采取相应行动的群体或个人。行动者可能是谣言受害者,也可能是间接传播者,因为行动者采取行动会惊动邻人或“偶遇”的陌生人,行动者会通过行为这一介质来传播谣言。在社会生活遭到人为或自然力的破坏,出现环境危机的情况下,一些观点相同的人开始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互通情报,交流不安,即社会底层群众的自发活动取代了上层组织的信息传播功能,使得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所谓“群体极化效应指当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之的想法更加极端”。当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在意见相似的相关利益群体中传播时,起初会形成关于谣言的“舆论漩涡”。

随着谣言在群体中的进一步扩散,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群体意见逐渐向一端倾斜,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之前的想法更加极端。偏颇吸收“指人们以一种有偏见的方式来吸收和消化信息。那些已经接受虚假谣言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相信谣言,特别是当人们对这种信仰有着强烈的情感依赖时,谣言就更加不容易被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驱逐人们头脑中的固有想法,简直困难至极。即便是把事实真相呈现在人们面前,他们也很难相信”。

网络谣言之所以流传,在于人们不知道它是假的,即使官方辟谣后,人们仍不相信它是假的,并认为这个消息很重要。大多数行动者的行为动力是避免受到伤害,即“避害心理”;也有些行动者采取行为则是为引起关注或谋求利益,即“乘火打劫”意识;另外,还有些行动者是在从众心理作用下而采取行动,其动力是“别人做什么,我也要做什么”。

参考文献:

1谢耕耘:《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

2晋雅芬:《两个舆论场如何“跑赢”谣言?》,《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8

3杨慧琼;《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论谣言研究之路径发展》,《国际新闻界》

4姜胜洪,《网络谣言的形成、传导与舆情引导机制》,《重庆社会科学》

5孙燕;《谣言风暴:灾难事件后的网络舆论危机现象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