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飞鸟如同一颗划破天际的流星,勾起的焰尾似凤凰的尾羽,那样深沉的痛,那么热血的焰,一字一句的烙在了心中。有时释然,有时感然,有时觉天下无人再识君。

“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不遗憾过去,不梦想未来,注视现在。这种不为蓉花而悲,不因流水而觉无情,失去的就不再后悔与挽救,而去珍惜现在的所有人生观。到底是否正确呢?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投稿(原创文学投稿为生如夏花而飞的鸟)(1)

佛语《金刚经》里说:“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可是那我到底能得到什么呢?一粒尘有一粒尘的价值,一朵蒲公英有属于自己的命运,而每个人好像也真如东野圭吾所说的有自己的宿命。种种因果要集于一身才会有意义,众生皆哭,何为乐活?佛前金莲有无数次的回眸,换来灵慧。佛僧之生亦有所欲,于是有了“愿化作青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 五百年被人踏过,只换来那姑娘一世一次的回眸。”念,至此之深,何所为执,有些东西一旦执起,对于红尘凡世的时间而言,是否真的就无法度过了?苦海虽无涯,但有小船舶。其中的苦是评难于言传。既然如此,前有恶蛟潜藏,后有平凡的乏味,诸多因果难以放下,我不知道怎样前行。

“一切众生种种如幻化,皆由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心,之所向,而身之所行。心不动,还有什么信仰。一切皆为幻化?如泡影般倒也确切如此,生于红尘必苦于红尘。但古往今来,人生之观又何曾统一?儒家孔子的积极入世与道家逍遥脱尘,脱于尘世,法家韩非子以法治世,兵家以武制胜,农家的……何曾碰撞过?没有谁的完全错误,没有谁完全正确。是如此繁杂晦涩,但这也许是苏轼的魅力所在了吧!一梦烟雨任凭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戒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宏观历史长河,确为“不尽长江滚滚来”,而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徜徉其中苏轼则能大体之幸而慰个人之悲,以江上之清风,来慰己所不幸。不愧为千百年来,把道与儒结合的最完美的一个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是否随着李白醉心求月而化为泡影,飞灰。《要塞》一书说,与敌人争夺阳光的树长的又高又直。所以唯有斗争,才是舒翅飞翔的机会。纵使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昂斗志,也不过落得苍老而抑郁。听闻有一所茅屋,竟收纳了杜甫不应该的一生,这是宿命吗?那一跟无形的线,牵引着每个人走上该或是不该的归宿。历史长烟,慢了醉酒的陶渊明,没了普度众生的释迦牟尼,散了小王子在玫瑰前许下的诺言……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投稿(原创文学投稿为生如夏花而飞的鸟)(2)

水有穿石的恒久,火有焚金的热血。天地钟灵与人,相比之下却又太过渺小。而人生的意义呢,不过于做到心与天地同在罢了。

实现梦,不,是追求信仰还长,这个信仰或许是他物而言的精神寄托,又或许是自己。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投稿(原创文学投稿为生如夏花而飞的鸟)(3)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精美,就是我想要追求而遥不可及的态度。不过就此看来,使生如夏花是需要多么多的苦来进行磨练,才会有一丝机会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我想,我有一个生如夏花飞鸟的梦。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投稿(原创文学投稿为生如夏花而飞的鸟)(4)

【作者简介】

陈邱宇,笔名夏之蕤,男,重庆 永川00后作家,曾荣获中国第一届中华杯征文大赛一等奖,擅长创作散文,青春美文,集缘亭作家导师之一,意夏文学社创始人、社长;青年向宣传部人员,青年扶持作家组组长,曾任集缘亭文学院院长,联盟副主席,作家总导师。善于观察发现与思考。热爱文学,擅长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爱尝试不一样的文章风格,内容独特,文章多以反映现实生活的无奈、人性的矛盾、社会中人物的悲惨命运为主虽然年纪尚轻但有着一个野心勃勃的作家梦和一颗时常热泪盈眶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