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米高梅公司的电影《魂断蓝桥》公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成为全球大众偶像。伴随着电影的成功,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也在全世界传唱。当时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几乎同步上映,所以这部电影也在中国年轻人中间产生了很大影响,更深深影响了演艺界。国内出现了不少模仿作品,先是越剧,后是沪剧,很快又出现了一部翻拍电影,把《魂断蓝桥》的故事移植到中国,由艺华影业公司出品,叶逸芳编剧,导演是从天津到上海投身戏剧电影行业的梅阡。男女主角分别是郑君里和李丽华。

梅氏宗谱大全(天津第一大家族梅氏后人成著名导演)(1)

梅阡出生于天津,梅氏家族在天津根基最久,可以说是天津历史上第一大家族。梅家原籍江苏武进,祖上梅殷是朱元璋朝中大臣。《天津县新志》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天津设卫建城后,又设立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梅满儿任天津右卫指挥使(正三品)。梅满儿是天津梅家的第一代,他的后代世袭军职,落户在老城东门里四合院,代代有传人,传承了五六百年。梅家开始是武官,后来弃武习文,十五世梅履端善画梅兰竹,娶了客居水西庄的书画名家朱岷的女儿为妻,生四子二女,长子成弟、二子成栋、三子成业、四子成椿,长女适陈、二女适沈。

梅成栋(1776—1844)是清代对天津贡献最大的文人之一。梅成栋博学多才,工于诗文,嘉庆五年(1800)中举,熟悉天津掌故,所做诗文多与天津人物、风情有关,采集整理过三十卷、三千首《津门诗钞》流传至今。他与另一位天津著名诗人、《津门竹枝词》《津门杂记》的作者——庆云诗人崔旭同出一门,合称“燕南二俊”,都是乾嘉诗坛泰斗张问陶(船山)的弟子。梅成栋在问津书院组织“梅花诗社”被推为盟主,还在文昌宫创立了辅仁书院,以“仁”来辅助天津学业。

梅氏宗谱大全(天津第一大家族梅氏后人成著名导演)(2)

▲天津老城厢鼓楼

梅成栋生有四子:宝岩、宝璐、宝熊、宝辰。宝璐传承了“梅花诗社”,天津鼓楼有一幅抱柱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就是梅宝璐的原创。成名于民国时期的著名电影演员、导演梅熹(1910—1983)是梅宝璐之孙。而梅阡是梅成栋四子梅宝辰之孙,梅阡的父亲就读于北京协和医院,后来做了军医。

天津开埠后,梅氏家族人口不断增加,一部分离开老城厢搬家去了租界地。梅阡(1916—2002)就出生在意租界河东粮店街。受自己堂兄梅熹影响,梅阡酷爱戏剧,14岁在天津市立师范读书时便加入了“孤松剧团”,当时曹禺从清华毕业回到天津,与孤松剧团合作,第一次将《雷雨》剧本搬上了舞台。师范毕业后,梅阡在天津当了一年小学教师,辞职去了上海艺华电影公司做编剧,兼做导演。后来他又去苏州东吴大学法律系念书,但仍难舍电影和戏剧,也就是在这段时间,25岁的梅阡翻拍了中国版《魂断蓝桥》。

梅氏宗谱大全(天津第一大家族梅氏后人成著名导演)(3)

▲ 中国版《魂断蓝桥》男女主角郑君里和李丽华

中国版《魂断蓝桥》的主人公都是中国人,故事发生在杭州西湖,银光歌舞团舞蹈演员梅兰与航空学校飞行员陆宁一见钟情。陆宁奉命飞往外地,梅兰去送别而耽误了演出,被歌舞团解雇。不久后,报纸上突然登出陆宁遇难身亡的消息,梅兰伤心欲绝,万念俱灰之下又因生活所迫到歌厅做了舞女。但陆宁并没有死,他回到杭州寻找梅兰,两人重叙旧情,谈婚论嫁,陆宁的父亲反对儿子的婚姻,偷偷找到梅兰劝她离开陆宁。梅兰倍感绝望,投西湖自尽,陆宁赶来时梅兰已停止呼吸,有情人永隔天涯。

中国版《魂断蓝桥》主题歌沿用了《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家学渊源的梅阡填写了一首中国古诗词风格的词《忆往日》,请著名作曲家陈歌辛编曲,演唱者是片中扮演梅兰的李丽华。歌词哀婉无限:“恨今朝,相逢已太迟,今朝又别离,流水呜咽,花落如雨,无限惜别离。白石为凭,明月作证,我心早相许,今后天涯,愿常相忆,爱心永不移。为君断肠,为君断魂,谅君早知矣,恨重如山,命薄如絮,白首更难期。白石为凭,明月作证,我心早相许,天上人间,愿常相忆,爱心永不移。”

梅氏宗谱大全(天津第一大家族梅氏后人成著名导演)(4)

这部《魂断蓝桥》虽然影响不大,但参与者后来都成了中国文艺界的顶尖人物。郑君里是中国电影史的泰山北斗;李丽华出生于上海,父亲是威震南北的京剧名角李桂芳,母亲是专攻老旦的张少泉。她主演过《啼笑因缘》《三笑》《假凤虚凰》等140多部电影,2015年8月获第52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2016年1月获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梅阡编导过《女皇帝》《第二代》《满庭芳》等十多部电影,后来成为北京人艺开创性的导演,编导过近三十部戏,他改编并导演了《骆驼祥子》《咸亨酒店》,与焦菊隐合作导演了《虎符》《武则天》。他还是电视剧《末代皇帝》总导演。

梅氏宗谱大全(天津第一大家族梅氏后人成著名导演)(5)

梅氏宗谱大全(天津第一大家族梅氏后人成著名导演)(6)

▲ 上图:梅阡(中)与苏叔阳于是之郑榕等;下图:梅阡(右)与牛星丽金雅琴等

1952年北京人艺建院之初,全院把演员、舞美设计分成四个组,分别到工厂、农村去体验生活,当时梅阡带队回到故乡天津,在天津棉纺厂体验生活。他这个人外冷内热,排戏时从来不给演员做示范,习惯动作是使劲搓手。梅阡记忆力极强。北京人艺编剧梁秉堃回忆,他们一起去听报告,别人都拿笔记本记录,唯独梅阡不记。梁问:“你怎么不作记录,也没有笔记本?”梅阡笑答:“脑子好使的人,用不着笔记本!”

梅阡多才多艺,因为家学的原因,他喜欢画画,后来成了不错的画家。2002年,梅阡先生去世,葬礼上一直播放的还是那首《魂断蓝桥》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文:何玉新)

梅氏宗谱大全(天津第一大家族梅氏后人成著名导演)(7)

▲ 梅阡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