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奋斗》热播以后,身边很多人都在剧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十五年过去了,不知道当初的那些有为青年们,现在过得还好吗?

还有几人记着电视荧屏里播放《奋斗》时候自己发下的誓言:

要娶米莱的哥们,最后娶到了吗?

要嫁陆涛的姐妹们,最后嫁对了没?

时光荏苒,各有家室的你们现在一定很幸福吧。

岁月变迁,还在等候爱情的单身80后,等到那个谁了吗?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1)


有人说80后一如既往的感性,也有人说80后的精神都很强大。

很少有人问:80后们到底经历了什么?80后们到底为何那么担当?

我想现实生活里的80后,一定是最沉默寡言的那一批人。

当年筷子兄弟的那首《老男孩》唤醒了一批不甘现状的80后。

但也只是唤醒,至于后来怎样了呢?除了自己谁也不会知道。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2)


那个年代还没有“富二代”这个词,佟大为饰演的陆涛有个做房地产的富商父亲,亲生父亲。

身边不少隐藏的公子哥就这样被扒了出来,那时候的友谊多数都是纯粹且干净的。

身边不少家世清白的潜力股也被扒了出来,那时候的爱情很少提及家世和彩礼。

印象中,身边朋友或兄弟结婚,一身西装外加一辆婚车就够了,没有豪华车队,也没有那么多的伴郎和伴娘。

那年那月的婚礼很简单,那年那月的礼金也很少,有些困难的朋友带着一张嘴来就是了,没有谁说三道四,大家伙看不过也会互相帮助,真正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3)

十几年了,唯一不能原谅自己的就是:亲手丢掉了那帮兄弟和朋友

或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时候回想起来不免自责,但这就是现状。

当时社会现状教会自己的第一条铁律——向现实妥协!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4)


陆涛这样的兄弟也有那么一两个,

那会儿不叫富二代,朋友间互相吹捧都是叫大少。

还记得那是陕西和内蒙交界的一个小镇,

经常喜欢站在镇子最北边,大声告诉朋友们:

我左脚在陕西,右脚在内蒙,一步跨出去就是——内蒙一步游。

那会儿的娱乐活动很少,基本都是在台球厅打球。

打台球需要压筹码,一顿饭或是几瓶饮料。

十五颗台球十五张牌,三个人盲抓,抓到几号牌就打几号球。

在这种小赌怡情的氛围下,先后结识了两位大少,

一开始以为对方和自己一样就是个打工仔,

从未考虑过对方的身价和身家这种问题,

或许在对方眼里我就是个球友罢了。


这里先说第一位大少,开着跑车接我去内蒙某俱乐部打球,顺便去他家住了一晚。

才知道对方家世和名望在当地有多大,出行保镖随行,家里有独立庄园。

他父亲在我面前暗示我:

想办法让他停止这种游手好闲,纸醉金迷。

那会儿的自己想着,那就帮帮他。

策划加实践,中间出了一次失误,导致最终结果大相径庭。

大少最终也没有接手家族生意,从家里拿了200W在包头做建筑钢材,要知道那才是2008年。

再后来,他邀请我两次,让我和他一起做生意,说给我开工资,我也只是婉拒了他的好意。

从大少单干的那一刻开始,他父亲就给了我警告,禁止我再接触大少。


再后来也就慢慢断了联系,当然一部分原因是被警告,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卑。

自卑的感觉源于那个时候的自己,经历了好几次朋友的背叛和出卖。

一度对自己的为人处世产生了怀疑,伴随着这种怀疑最终变得沉默寡言。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5)

也是在这种自卑的状态下,沉默寡言的我结识了另一位大少,习惯一起喝着啤酒一起打台球。

这位大少,不穿名牌,不开跑车,家世在镇上算是数一数二,唯一的缺点就是赌博。

后来为了让他戒掉赌博,我做了一件伤他心的事情,也是因为这样,最终我俩不欢而散。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

在80后眼里,人和人之间没有差距。

什么身价,什么格局,那是什么?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6)

每个人都自己需要去奔赴的前程,要么被迫奔赴,要么自愿奔赴。

总之,最后都把自己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因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不现实,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又最熟悉。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7)


文章饰演的向南,最是深入人心,也最是让不少愤青惋惜,惋惜向南哭着离开瑶瑶。

那会儿身边很多朋友身上都有文章的影子,为了所谓的理想忍受各种压迫和冷眼。

最终要么被现实压垮,要么成就一番事业。

在这种成就或是妥协的过程里,更多的朋友被疏远,被排挤,最终留下的没有几个。

其实仔细想想,也没多大的事儿,无非就是一两次的失约和自己的某些不被理解的做法。

向南奔跑哭泣的那段场景最是深入人心,

当时的一个朋友被女友甩了,喝多了以后从街的这头哭道街的那头,最后抱着一棵树死活不放手。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那位朋友买了一辆奥拓,同样刷了绿色的车漆,说是要偶遇他的瑶瑶。

或许《奋斗》里面最贴地气的角色就是文章饰演的向南吧。

闪婚,离婚,复婚——这条路被不少朋友走过,不同的是很少有人走到第三步。

毕竟那个年代情感的失去都伴随着刻骨的伤痛和铭心的苦痛。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8)


华子是当初绝大多数朋友最不希望成为的人,女朋友被最好的哥们撬了墙角。

当初不少朋友嘲笑过华子的遭遇,事后又不免对华子参加猪头和露露婚礼的事实口诛笔伐。

直到多年以后自己遭遇过同样经历以后,才发觉能去参加那场婚礼,需要多么痛苦的领悟,

更需要多么大度的胸襟。很抱歉,那时的自己没有!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9)


米莱或许是大多数女孩都希望活成的样子,现实里却最是容易把自己活成了露露,也就是背叛了华子投入猪头怀抱的那个女孩。

说什么女孩要富养的父母们,你们真应该看看《奋斗》里的米莱和夏琳。

富家女的遭遇决定了她们对情感的包容,这种包容的背后是从小培养的分享。

总是习惯给认同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好东西,包括男朋友对自己的好。

现实故事里的毒闺蜜不外如是,无非是毒闺蜜和绿茶女的身份切换不被人知罢了。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10)


80后们,你们都活成了谁的样子,欢迎在评论区说说看。

让我们对号入座:

目标陆涛却把自己活成了猪头;

目标瑶瑶却把自己活成了夏琳;

目标米莱却把自己活成了杨晓芸;

目标向南却把自己活成了华子;

最好的或许就是目标华子,也活成了华子的那种。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11)

个人情感经历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对情感认知层次的不同,

这种情感认知层次既是优点也是缺陷。

在那些懂我们的人眼里是优点,在不懂我们的人眼里是缺陷。

这就是社会情感的真实,鱼与熊掌只能择其一,也是奋斗的核心主题。

身份地位的升高会带动情感真实的被认同,也就会消弭掉人们对他人缺陷的认知。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当你身处底层时,没有谁看好你;当你身价提升,所有人都说你好。

狼眼的理解:

20岁以前别人说你有脾气;20岁以后别人说你有性格;

28岁以后别人说你有魄力;35岁以后别人说你还年轻。

你看,只是一点性格缺陷,在别人眼里就会有这么种说法。

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更是情感被认同的最佳反馈。

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奋斗(07年上映的奋斗80后们)(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