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历史当中,有些猛将在战场上杀敌勇武,在爱情和婚姻上却笨手笨脚的,以至于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例如周志坚,新婚之夜不入洞房,一直都传为笑谈,尤其是在他们的老战友当中,被当成了调侃开涮的对象。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

开国中将周志坚,属于是典型的猛将军,据说他晚年去湖水中游泳的时候,有人数他身上的伤疤。

结果数下来,居然多达56处,要么枪伤、灼伤、弹片伤……有些地方是伤疤盖着伤疤,如果军人的伤疤等同于军功章,那周志坚身上俨然功勋披挂。

周志坚说:"还有一条伤疤呢,这里人多,不能看。"

由此可见我新中国的将领,为了打下这片大好的河山,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经受了多少次的痛楚。

周志坚这位虎将,生于1917年的湖北周家湾,12岁便参加红军,人还没有枪高。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2)

参军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在铁匠铺当小工的时候,总是被雇主的儿子欺负。

对方只要不高兴,就会抓住周志坚打一顿。

共产党的革命思想进入湖北之后,周志坚再也无法忍受被压迫的生活,看到共产党的优秀队伍,心中便有了为革命干一辈子的打算。

当时部队一看来了个孩子,那是肯定不会收的,部队有部队的规定,红军有红军的纪律。但周志坚硬是跟着部队一直走,红军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这导致红军的指导员很无奈,于是收下了周志坚,就当队伍当中多了个儿子。在战争年代,但凡是年龄小的,都会担任通讯员,他同样也如此。

殊不知未来的战场上,这位小小少年,会立下赫赫功勋。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3)

(百战名将的眼神,唯有从尸山血海当中走几遭,方能练就)

周志坚17岁那年,就在红25师74团担任副团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龄并不是考核军衔的标准,战功才是决定职位的关键。

在一次战斗当中,这位年轻的副团长,被子弹打穿了左腿,失血过多而昏迷。战友们内心悲痛,于是就开始挖墓坑。

结果坑也挖好了,人也放了进去,周志坚的眼皮动了一下,这时大家仔细观察,发现副团长还有微弱的呼吸,急忙送往后方医院。

一晃到了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的7月1日,周志坚刚刚到新5师做师长,向山东潍县的国民党部队进攻。

这一战打得极为激烈,从中午一直打到第二天的凌晨,战局才有所进展。周志坚看前线打得艰难,非要亲自督战不可,于是就离开了掩体的保护。

旁边一直有人劝,师长你可千万不要到一线,然而周志坚非去不可,可是在战场上,勇猛是要付出代价的,他身为师长居然身先士卒,要亲自带着战士冲锋陷阵,肯定会被敌人重点照顾。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4)

于是在前线,一颗邪乎的子弹,穿过前面的十几个人,精准命中一位炮手,穿过了炮手的身体之后,击中了周志坚的大腿根,最后撞在了身后的火炮上,发出"哐"一声脆响。

威力这么大,又如此精准的步枪,大概率来自于1924式重枪管猎枪,也就是欧洲进口的98K,当年国民党的中央督导队,曾经少量装备过这类的武器。

于是乎,周志坚又又又一次地负伤了……被子弹击中了大腿根的位置,于是送到后方医院。

此时的周志坚,可不再是那个12岁的孩子,而是一位百战名将!尤其是在中原战场,属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打仗是出了名的不要命,出了名的不怕死。

周志坚在医院,头一天动手术的时候倒还好,身边都是男医生,而且手术室里人很多,他倒是坦然了。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5)

可是第二天躺在病床上,外面走进来一位19岁的小护士,个子高高的,长得白白净净,小姑娘名叫矫明。

这便是周志坚,和矫明的第一次碰面。一位是铁血戎马的将领,一位是进步女青年,在这病房当中正常来说,肯定只有护士和伤员两个人。

矫明说:"周师长,该换药了。"

"我……"周志坚大感尴尬,急忙捂住自己的被子,说道:"不行不行!换个男护士,立刻换个男护士!" 

周志坚英雄一辈子,哪里能受得了这个?因为受伤的位置太尴尬,所以他害怕对方嫌弃,因此才坚决不同意。

"哼!老封建……"矫明嘴一撇,随即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一边换药一边说:"在我们医生眼里,只有伤员,不分男女。"

"我……"周志坚闹了个大红脸,愣是无言以对。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医院里有很多知识分子,能去照顾师长的护士,更是受过良好教育、并且伶牙俐齿的女孩子。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6)

(图片来自网络)

周志坚虽然受过抗日大学的短暂教育,但嘴皮子上的功夫,跟矫明这些学院出身的姑娘可差远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矫明专门负责照顾周志坚。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一位是铁匠铺里的小工出身,双方本该没有共同话题的。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周志坚喜静不喜动,偏偏受伤的位置是大腿根,结果被封印在了病床之上。

前面两三天倒是还好,有老上级老战友探望,相互之间吹吹牛,谈一谈战局变化,倒是能凑合过。

然而两三天之后,老朋友都要打仗了,结果周志坚越来越孤独,他回忆录里的说法:短短一上午的时间,比十几年都难熬,睡觉想换个姿势都难,宁愿到战场上,去跟敌人的子弹比谁快,也不愿意在这医院当中,对着天花板傻傻发呆。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7)

(战争年代,周志坚在军事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可是巧合中的巧合,矫明特别喜欢听战场上的故事,而周志坚虽然不会讲故事,但是会讲自己的战斗经历。

想当初打鬼子,那真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一次次枪林弹雨中的冲锋……这些事迹历历在目,伤疤都在身上挂着呢,周志坚根本就不需要编纂,直接讲出来便是。

过了五六天之后,矫明和周志坚越来越熟悉,有一次送饭的时候,二人又开始畅谈沙场血战。

矫明有意无意的问:"你的妻子呢?在后方吗?"

"我……我们离婚了……"

周志坚原本讲得正起劲,结果猛然提起婚事,却一下子击中了内心的阴霾。

周志坚离婚之后,为自己的爱情做了个总结,那就是天生流血的命,根本就不懂儿女情长。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8)

从那之后,周志坚的内心就一直封闭,虽然组织上一直催促,让他赶紧成家,奈何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再也不肯和异性有交集。

身为经历过婚姻失败的男人,周志坚总结出自己不懂温柔,提起钢枪杀敌容易,照顾另一半却很难很难。

"周师长……"矫明善解人意,赶紧转移话题,声音清脆的问:"你打仗的时候,万一被敌人包围了怎么办?"

在住院这段时间,医院里的王书记,一直留意周志坚的病房,进而留意到了护士矫明。

王书记对医院里的护士很了解,知道矫明是个心高气傲的女青年,很少和异性打交道,明摆着是瞧不上医院里的年轻小伙子们。

可是矫明在遇上周志坚之后,只要有闲暇时分,就往周师长的病房里面跑。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9)

(当时的医院)

王书记关心下属,意识到矫明这小姑娘的内心,在感情方面有了心仪对象。像王书记这种过来人,很快就看出了矫明的内心。

于是在一天的下午,矫明外出系绷带的时候,王书记进入了周志坚的病房。

王书记问:"周师长,近来恢复得怎么样?"

周志坚回应说:"王老头,老子还想问你呢!我啥时候能出院?啥时候能去前线打仗?我快被憋死了,再也不想来你这破地方!"

并不是周志坚说话粗鲁,而是因为他经常负伤,所以跟后方医院里的领导特别熟悉,一来二去之后,说话才一口一个老子。

"哈哈哈……"王书记笑了起来,随后说:"周师长,前线打仗很重要,可人生同样是战场,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否则一旦错过,可就要后悔终生喽。"

周志坚很不高兴的说:"你讲的是个啥?我就不喜欢跟你们这些知识分子讲话,想说什么直接挑明了,别糊里糊涂的。"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0)

王书记莞尔一笑,这才试探性的问:"周师长,您是不是该考虑考虑终身大事了?前天许世友许司令,还发电报询问你,看看能不能在我这医院里,为好马配好鞍。"

结果王书记一句话说出来,原本轻松愉快的气氛,瞬间陷入了沉默。周志坚没有回答,而且也不想回答,关于婚姻和爱情,简直就是一团乱麻,提起来便很是烦躁。

王书记赶紧说:"别别别,周师长……你可别沉着脸,小鬼子都怕你发火儿,我就更怕了。"

周志坚说:"我想去打仗,暂时不考虑个人情感。"

王书记趁着这个机会,说道:"周师长,组织要求你解决婚姻问题,其实依我看吧,矫明这丫头挺不错……"

"不行!"

周志坚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之所以如此的强硬,是因为他已经31岁了,而矫明才刚刚19岁,老牛吃嫩草的事情,自己可干不出来。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1)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周志坚强烈反对,一是考虑到年龄问题,自己配不上人家矫明姑娘;二是考虑到,自己的婚姻观不成熟;至于第三吗,学问上的差距就更大了。

"别急眼,周师长你要明白……"王书记苦口婆心的,便开始劝:"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国家很重要,革命很重要,但婚姻同样很重要;矫明在我们医院,也算是名列前茅的大美女,周师长你要是错过了,十年八年之后你年龄都多大啦?自己想过吗?"

因为二人谈起婚事,导致气氛变得很不愉快,所以王书记讲了半天之后,倒也不自讨没趣,于是离开了病房。

王书记并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在路上等着矫明,他对医院里的每个人都很熟悉,对每个人的活动轨迹了如指掌。

果不其然,过了没多大一会儿,矫明就端着木盆归来,王书记迎了上去,二人先谈了几句工作上的问题,属于是领导对下属的关心。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2)

(李云龙身上的故事,改编自两位将军,其中之一便是周志坚)

王书记突然问了一句:"矫明同志,你有没有考虑过恋爱问题?"

"没!我没有!"矫明下意识回应。

"呵呵……"王书记玩味地笑了笑,随后说道:"其实依我看,你跟周师长挺般配的……"

刹那间,矫明脸一红,开始变得扭捏,之前王书记问恋爱问题,还以为要安排她相亲呢,谁知道指的是周志坚周师长。

王书记和矫明深入交谈了一番之后,便摸清了小姑娘的心态,他立刻回去发电报,直接上报将军许世友,简单介绍事情的前后因果。

结果前线的许世友,很快就给予了回电,内容很简单的四个字:立刻成亲!

其实在战争年代,立刻成亲非常普遍,就连先结婚后恋爱的都大有人在,更何况是矫明这种呢?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3)

(这眼神这气度,能让敌人闻风丧胆,可惜在爱情上却放不开)

在王书记的安排下,当天傍晚的时候,让矫明护士带着伤员周志坚,去村外的小树林了,美其名曰伤员需要活动。

于是在村外,周志坚踌躇再三,第一句话就是:"是组织让我来相亲的,我年龄大了,你还年轻,我……我可能配不上你。"

矫明原本高兴的心情,突然就起了阴云,说道:"是组织让你来的,我又没有让你来……这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搞得就跟我逼你了似的。"

总之,在组织的安排下,周志坚出院的第一天,立刻拜堂成亲,首长、部下、朋友、附近的各界民主人士,纷纷前来祝贺。

中午喝喜酒的时候,许世友还调侃呢,认为周志坚这种大老粗,可能会抱着枕头过一生。

婚宴结束之后,该去打仗的去打仗,该去值班的去值班。

吉普车带着师长和嫂子,也就离开了后方医院,回归部队生活,来到洞房花烛夜。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4)

然而这天晚上,新娘子矫明,怀着一颗坎坷的心,等着自己的大英雄,左等也不来,是右等也不来,等啊等啊一直等。

七点了、八点了……十点了……一直等到半夜,矫明这新娘只能亲自出去找。

这下部队可乱套了,明明是自家师长的新婚之夜,可新郎官却不见了,结果让新娘出来找,可该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尤其是前来送新娘的王书记,就属他最尴尬,早应该想到的,周师长可能反对这门婚事,自己岂不是拿矫明往火坑里面推吗?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5)

此事传到许世友那里,许将军气得是雷霆暴怒,抽出皮带大喊:"肯定不是逃婚,如果真要是逃婚……小铁匠倘若敢回来,老子砍了他的头!砍了他的头!!"

于是乎,这新婚之夜,似乎成了悲剧之夜,周志坚的下属,暗中议论纷纷;周志坚的领导,气得是脸红脖子粗。

当时的师政委名叫廖海光,廖政委同时也是主持婚礼的人,他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逃婚,自己和周志坚同事无数年,早就知根知底。

廖政伟说:"以老周的为人,他哪怕是万箭穿心,也不可能丢下新娘子不管;之所以不在师部,难道……咱们队伍之中有特务?该不会是被特务抓走了吧?"

一句话,可把矫明给吓坏了,新娘子当场眼泪都流了出来,也猜到可能是敌人的特务,在周志坚新婚之夜,来到师部搞破坏。

可大家是万万没想到,大概凌晨两点半的时候,周志坚带着七八位战士,那可真满载而归,缴获了一大批的敌人装备!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6)

(将军的眼神和缓多了,看来婚后生活影响特别大)

原来是侦察兵发现战机,敌人有一个据点,虽然跟我军对峙,但是警惕性不够,里面大概有四十多个敌人。

周志坚呢,因为是新婚之夜,所以很注重安全,在入洞房之前,去前线视察了一遍。

恰恰是周志坚出去视察的时候,遇上了归来的侦察兵,得知有战机出现,周志坚疗伤几个月,很久很久没有打仗了。

结果这一战,缴获了一大批的国民党枪炮,只要是大家能扛得动的,通通带了回来。

"哈哈哈,今天老婆和武器双丰收,这些可全部都是美国货,好用着呢。"周志坚还在笑呢,认为战绩丰厚,顺势拿下敌人的一个据点。

矫明一把抱住了丈夫,眼泪啪嗒啪嗒往外流,怪不得说这个男人不懂爱情,新婚之夜居然出去打仗了,而且还说什么什么双丰收,倒是吓坏了自己。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7)

廖海光身为政委,对此事非常的恼火,训斥说:"老周啊老周,你这都当了师长,怎么还干带队突袭这种傻事?又当新郎官又当突击队,我……我该怎么向新娘子和许司令交代?"

周志坚笑着,为自己辩解说:"哈哈!这不是在前线嘛,突然抓住了好机会,敌人都在据点里面趴窝,我一听就心痒痒,我一看就特高兴!"

以上这句话,如果懂军事的话,大概意思就是,听侦察兵说完之后,周志坚意识到战机稍纵即逝;当他亲自赶到敌人的据点时,终于能够打仗了,终于到了自己熟悉的主场,看到警惕性不高的地方,那自然要过过瘾。

当然了,之前很愤怒的许世友,得知了周志坚新婚之夜搞突袭之后,他倒是没有怪罪,而笑着说:"结婚了也不忘本,好!哈哈哈……"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8)

(许世友当年,也是目光炯炯)

属于是什么样的领导,带出什么样的兵,许世友这样的猛司令,自然会带出周志坚这样的猛将军,二人着着实实脾气相投。

当然了,有些人恋爱的时候很保守,但结婚之后可就不一定了……后来有人问周志坚,这辈子最得意的战斗,是哪一场呢?周志坚的回应则是:"拿下了我的妻子!"

回顾周志坚的一生,在硝烟中功勋卓著,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湖北的抗日游击区域招摇过市,肆意欺压百姓,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周志坚决心打击日寇的气焰,所以连续两个小时急行军,埋伏在两个县区之间的路上,打击五辆日寇的运输车,在子弹用光之后,大喊一声:"同志们,冲啊!"

周志坚第一个跳出掩体,拎着大刀就冲向敌军,歼灭日寇并缴获大量物资。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19)

此乃交通要道,周志坚拿着缴获的武器,居然并没有撤退,反而又埋伏在同一个地点。

第二天,日寇的骑兵大队路过此地,足有上百人之多,他们本以为共产党的游击队打了就走,不会再回来了呢,殊不知周志坚还在同一个地方潜伏。

周志坚大喊一声:"打!"

机枪子弹划破空气,手雷扔进了日寇的队伍,而且是速战速决,击毙几十位鬼子之后,才带兵撤退。

日本人想要靠着骑兵的速度追击,可周志坚早就做好了交替撤退的演练。这个战术听起来复杂,实际上就是把队伍最少分成三批,一队和二队先撤,三队留下来阻击。

二队撤到一定的距离之后,立刻选择有力阵型做好埋伏,此时三队再选择后撤,退到二队的后面。

在二队阻击的这段时间里,一队撤到更远的地方,占据有利地形做好埋伏。

二队再撤到一队的后面……这便是交替掩护撤退的精髓之所在,敌人是万万不敢追击的,一旦陷入了这种循环,必定损失惨重。

经过此战之后,那位骑兵大队的大队长,被免职关押;而且日军在我抗日游击队活动的区域,再也不敢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

国共最大的特务案(开国中将周志坚)(20)

(日本骑兵) 

到了1941年1月,周志坚乃13旅的旅长,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周志坚的第一个打击目标,是敌军的一个支队。

当晚便选择长途奔袭的方式,插入敌人的侧翼,一夜愣是跑了上百里;等到达作战地点的时候,敌人懒洋洋地起床洗漱,认为共军不可能会打到这边来。

结果枪响之后,敌人陷入了混乱,被打得猝不及防,乱糟糟的就已经被歼灭。

随着战局的继续,周志坚名扬大地,有一次和敌人来了个遭遇战,双方迎头相撞;对方占据地利的优势,想要负隅顽抗。

对方首先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一战士回答:"老子是十三旅的,难道怕你不成!"

对方一听是周志坚的13旅,立刻就说:"别打啦,我们投降!"随即缴械不再抵抗,这便是人的名儿树的影,通过一场场惨烈战斗,才获得的赫赫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