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到底要注意什么)(1)

买车,和买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一样。

买个手机,5000块以上的机器,在各品牌里算是旗舰机型。

往高了说,1万块,市面上绝大部分品牌的手机,都能拿下来。

1万块钱的手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咬咬牙,狠狠心,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平时手机出些小毛病,偶尔死机,发热,信号不好,话筒忽然没声音,说要命吧,也不至于,只要不是硬件损坏,大不了重启一下手机。

损失呢?也就是玩一会儿手机的时间而已。也说不上真正有多大的损失。

用了两年,手机不喜欢了,送人也不会很心疼。

也就是说,人们对手机的容忍度,有时候可以很高。

汽车就不一样了。现在好一些的新能源汽车,动不动20万往上,很多品牌还在30万以上。

说实话,汽车这东西比较特殊。一方面,汽车价格比较高,最少10多万的价格,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另一方面,汽车是用来开的,而且有时候开的速度还很快。汽车开不好,是会出事故的。

买手机,选个新牌子,体验一下,我觉得可以理解。

买汽车,我不推荐去做小白鼠,不推荐去做第一批车主。为什么呢?

一般汽车的使用年限都不短:最少得用个5,6年吧。

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车买了,但用了一段时间后,汽车厂家垮了。

售后、维修、保养找谁去?

另外才成立,或者成立没多久的汽车厂商,本身设计、研发水平能有多高?

很多经验性的设计,是靠时间积累,在公司内部慢慢沉淀下来的。

要买,汽车厂家至少已经推出了几款成熟的产品,销量有个几十万台,经过市场的检验后,再考虑买。

另外,买车时被所谓的大屏,所谓的车机功能吸引去买汽车,说实话,算是舍本逐末的表现。

因为大屏、车机、交互等等功能,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汽车的核心功能。

汽车的核心功能,就是驾驶。

不管是什么大屏也好,语音交互也好,它们都是为驾驶服务的,而不能脱离于驾驶而独立存在,因为独立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拿车机去打游戏?肯定有人会这么做,但只会是尝鲜,不可能是常态。

大家摆弄车机,也只会是在驾驶之余去琢磨,而不会有人天天把车停那里,就为了去玩车机吧?

就像绝大部分人是开车的时候听歌,也不会经常把车放那里启动着,把车载音响开着,就是为了听个歌一样。

我们买车的目的是什么?

买车,无非就是两个目的:彰显身份,或者生活需要。

彰显身份,很好理解。因为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一家公司财力或者实力的象征。

不用杠,在社会上,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

开个豪车,劳斯莱斯,法拉利。绝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这人、这家公司牛逼,有钱,对不对?

要是再加上个厉害的车牌,那就更不得了,妥妥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豪车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一种身份背书,增加让人对其身份实力的肯定。

这就是彰显身份的需要。

生活需要,啥意思呢?

一家老小出去玩,拖家带口的,总是坐公交车,不方便吧?也不能随叫随到。

上班距离太远,每天打的士不现实,高峰期也不一定叫得到,挤公交又嫌累。

有条件的话,能买辆车用起来,会方便很多。

这就是生活的需要。

有了买车的这两种目的,那么就引申出来买车时候的一系列需求特点。

彰显身份的目的,就要求买的车,尽量豪华、高端。

生活需要的目的,就要求买的车,能符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需求。因为需求场景不同,这个要求就显得很多,很杂。

比如通勤需要,天天开车,距离远,又对油价比较敏感,所以买车需求就是能省点油,或者上新能源,油电混。

经常周末带家人出去玩,5座不够用,所以买车需求就是能搞个7座的,或者6座的版本。

也有人买车没有比较明确的、突出的需求,就是确定好了买车预算,剩下的看品牌,看配置,看颜值。

同样的价格下,谁家的配置丰富,谁家的车大,车好看,豪华一些,就买谁家的。

或者说,同样的配置情况下,哪家的便宜买哪家的。

因为汽车,是开出去用的,众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绝大部分人,也还是尽量会选择显得豪华一些品牌,或者显得豪华一些的外形。

但不管最终你的选择是什么,还是要记住:

为汽车的外形买单不要紧,但别被割了韭菜,做了小白鼠就行。


李工视眼

不定期讲解电子干货,分享科技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