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什么呢(端午节的意义决不止于吃粽子)(1)

端午节究竟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很多说法。有纪念因为谗言被夫差赐死的伍子胥说法的,也有纪念投江为了抱出父亲尸首的曹娥的说法,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说,恶日说等。而在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深入人心。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什么呢(端午节的意义决不止于吃粽子)(2)

屈原是楚国贵族,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为左徒。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联齐抗秦。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后自沉汨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龙虾蟹吃,人们纷纷往江里扔饭团、倒雄黄酒。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自此,“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自小就对屈原的故事耳熟能详,小时候对于端午节我们更多的是喜欢节日的氛围,随着年龄的生活的打磨和阅历的加深,我们越来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折服。

作为当时的楚国贵族,他本可以和当时的贵族一样,吃喝享乐,守着陈旧的贵族制度,自由自在的生活着,一辈子平安无恙。但是,他没有,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他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

然而在战国时期,贵族力量还是很强大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一个人并不能改变这个局面,他感慨自己的渺小,却只能掩面哭泣。“虽体解吾尤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死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做出了典范,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什么呢(端午节的意义决不止于吃粽子)(3)

屈原先生用死亡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我们是幸运的,虽然生活在一个不和平的世界,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作为青少年,我们必定要将爱国主义贯彻到现实生活中去,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小打爱护公物,大到保家卫国,做一个合格的爱国主义者,共同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朋友们,端午节的意义绝对不止吃粽子那么简单!端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提倡忠诚、爱国思想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