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老师们的重要职责,也是这份职业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是,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必然要先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比如在学校内外发表的看法和言论,自身的行为等等,都是要符合正确价值观的。倘若老师们各行其是,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说出不着边际的话语,那可能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

哈师大教授事件(北师大某教授公开言论引争议)(1)

在大家的传统印象中,能够在高等学府任教的老师,其学识和成就是经过重重考验且得到认证的,不然为何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为大学生们传授知识呢?然而,当现实生活中屡屡出现大学老师的负面新闻时,我们也开始对这一群体产生了不信任和怀疑感。

作为985建设工程的名牌高校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一直享有不错的知名度,而且也是许多学子心中梦寐以求的理想院校。可近日,某位任教于北师大的大学教授,其在社交平台发表的言论却引起了网友们的不满,大家还担心起了学校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并提出要“辞去该老师”的建议

哈师大教授事件(北师大某教授公开言论引争议)(2)

按理说,可以成为北师大的老师,学术水平和语言表达上应当是达到一定标准的,毕竟在拥有了这些基本能力后,才有资格去培养更为优秀的学生。怎么到了这位教授身上,却有了不一样的形象呢?

事实证明,人的确是不可貌相的。首先引起网友们的争论,是这位董教授传达给外界的教育观,他表示,倘若学生到了四十岁还没挣到四千万的身家资产,那就别提自己是我教出的。

哈师大教授事件(北师大某教授公开言论引争议)(3)

说实在的,教育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吗?怎么到教授嘴中就变为了赚钱之道,甚至还大言不惭地提出“别说是我的学生”这种违背师德的言论。倘若人人都秉持着金钱的目的去学习,觉得教育就是如此浅表的实现方式,那将来的内卷和社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当网友们看到董教授的“四千万”言论后,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想看看这位老师有没有挣到?如果有的话不如仔细查查是怎么来的。还有人认为,如果让这样的人担任北师大的教授,那学生们的思想也会被严重带偏,不如校方直接辞退了这位教授,还大家一个正确的教育环境。

哈师大教授事件(北师大某教授公开言论引争议)(4)

据了解,某官方媒体也曾曝光并直接批评过董教授的言论,认为这如何能教出一个好学生。的确,如果教育者都是如此来传达育人观念的,那教出的学生们可能都全掉“钱眼”里了,可能连最基本的工作都看不上,一心赚钱,并把其当成人生要义,甚至放弃了实现自我的梦想。

从公开的履历来看,董教授的就职经历是非常丰富,他不单单是北师大的老师,还曾在清北等名校同样有从教经历。

但说实在的,即便在许多名牌大学上过课,担任了教育工作,也不应该说出这么不切实际的话语。比如,在对四千万的教育观之外,还有一些关于国内房地产的偏见观点,认为当下的年轻人抱怨买不起房,实际上是不肯努力的表现。这些有失偏颇的成见,都给网友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哈师大教授事件(北师大某教授公开言论引争议)(5)

无论董教授如何地解释,始终是脱离了实际情况,而且是经不起任何检验的。最主要的是,他的教育观念似乎总是引向不必要的社会焦虑,将教育等同于物质的获取,让年轻人们被动地陷入内耗和焦虑当中。

哈师大教授事件(北师大某教授公开言论引争议)(6)

教育的初衷,是让人学到有用的知识,然后再去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是像这位教授所说,把教育等同于简单追逐“四千万的身家”,倘若把这个目标等同于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决定性因素,那实在是太肤浅了。

希望各位老师都能严以律己,对教育的目的和发展有良好的认识,毕竟学生们是在你们的教导下成长的,他们的三观形成是经常受到老师们影响的。老师们要率先做好榜样,才能带领孩子们往更好的方向走去。

哈师大教授事件(北师大某教授公开言论引争议)(7)

总结:即便拥有再丰富的从教经历,也无法改变这位教授根深蒂固的偏见思想,但愿大家能从这件事上意识到,成为一名老师,不单单意味着身上的责任变了,更是要加强思想的修养,增进个人的学识,在确保符合价值观的基础上,再来传达和教导学生们,而不是任性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不仅仅对个人的形象造成损毁,也间接影响到任教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