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维打击的三个思维:降维打击之何不食肉糜(1)

基层工作者

郑州、河南不知道为何今年会频频出来一波热度。

农商银行、疫情、小麦收割、停贷风波、富士康……

河南是最差的吗?显然不是,而且做得还不差,还记得2020年春节河南的硬核防疫吗?

如今去闹出这样的事情,只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题外话,仅供娱乐,据说奥观海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河南深耕10年了。

如今,到了11月,忽然给了一个“何不食肉糜”的态度表达。

关于FSK员工徒步回家的问题,很多作者应该已经比较克制,而上级的管控也很快起了作用,在舆论上、执行上都有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某社区书记虽然实际工作做得不错,但就是因为说了不合时宜的话,可以说让很多人的情绪找到了“突破口”,也让某些煽动分子恶意利用。于是,网络上一连串的热议就来了。

反倒是,将原来的FSK的管控问题给淡化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孔子几千年前就讲过了。

所以,许多人更愿意去虚与委蛇,虚假表态,以表明自己的立场、信仰。

而这位社区书记倒是有一定的真情实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可以说,其实已经是一种坦诚的表现了,因为她说了自己真正想说的,而没有去弄虚作假。

这一点,较之于很多“丁义珍”之类的为官者,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或许是,这位社区书记不够“聪明”,但是足够“诚恳”

一个成立了三年的新社区,过去近三年的时间都是“无疫社区”,可见日常的工作确实还是做得不错。就因为社区书记说了不讨好的话,于是被口诛笔伐,恶毒之言语不绝于耳,似乎FSK的事情就是她直接造成的,她就是千古罪人。

平心而论,FSK的徒步和她的工作,是否有直接关系呢?

没有。但是,有半毛钱关系倒是有可能。

本来也想控诉,但发现实情实在无可厚非

看到这个热点,我便想起写写思考,本来也想控诉,但是看了详细的报道,发现并非是“苦大仇深”,而是一个小小的过错。控诉,实在无可厚非。

这位社区书记,放开职位不谈,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妈妈,错过了女儿的成人礼,确实是一种遗憾,还有很多网友的祝福,也是符合正常的感情的,也是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观念,势必是难以100%全阶段全方位实现的,但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倡导。

但是,在描绘蓝图的同时,绝不能为了所谓的“功绩”而忽视现实的问题。

即使,很多孩子是没有成人礼的。这才是现实。

成人礼距离他们太遥远,也距离徒步群众、在家期望儿女安全回家的父母很遥远,距离大多数人都很遥远。

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领导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应该知道群众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过得怎么样,怎么改善;

而不是“自以为是”地站在“降维打击”的角度去说一句不合时宜的“何不食糜”。

舆论的“弱传播”极其强大,难以控制,传播极快,但是确实最能引爆情绪,消耗情绪,极不利于社会和谐。

在目前动荡的世界局势、经济衰退、失业率增加的情况下,焦虑、不安是很多人的常态,在情绪被“牵制”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一些不良治安事件,爆发冲突,再被“别有用心者”进行恶意加工,恶意传播,从而扩大负面影响,造成社会群体撕裂。尤其是网民们,在网上骂得义愤填膺,但是面对现实却发现连“敌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是极其正常的互联网现实。

为了流量,互联网烂了、舆论烂了,这个才是悲哀!

当莫大的罪恶来临,舆论将毫无还手之力。

因为,没有人愿意相信。

“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也是孔子讲的。

我们现在并不算贫,我们患的仍然是“不安”。

是的,今年的农商银行、FSK、疫情防控确实让人觉得不安。

如何让大家安心,这也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重点。上级部门的迅速反应,目前的情势已基本得到控制,如何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是重点。其次就是事件处理。

回归下主题:

“降维打击”用在物质和思想层面,是极其扯淡的,也是极其不公平,甚至是罪恶的。

“何不食肉糜”这个说法是极其危险的,同理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品质,也是社会稳定、和谐、文明对人的内在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