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以人为唯一传染源的天花、脊髓灰质炎等列为消灭目标;人畜共患病的鼠疫、乙脑、炭疽等传染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其病原体有适宜的自然环境,很难彻底消除,加上人为等多种因素干忧,时常在不同地区复燃,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及社会安定。现在我们就谈谈天花与猴痘传染病。

一、天花被灭绝的历史

1、先说天花。天花为人类最具毁灭性烈性传染病之一,老年人知道它肆虐全球的历史;40岁以上中年人知道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年轻人只能从书本了解到它的狰狞面目。

2、追溯天花。考古学家从古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五世的木乃伊,证实最早的天花受害者是公元前1157年。天花的传播力和致死率非常之高,其传播随人口密集流动、经济发展、殖民扩张、战争暴发等等因素,在大洲之间与多个区域之间大规模流行,病例大量死亡。18世纪,60%的人口受天花之害,25%的感染者会死亡,仅欧洲每年就有40万人死于天花。过去的一千年里,全世界天花死亡占总人口的10%左右,十分可怕。

中国天花流行最早追溯到公元1世纪,历代演变,古医籍均有记载,如清朝天花恐怖,谈之色变,就康熙和咸丰皇帝,幸免逃脱天花魔掌,脸上却永远留下疤痕。

3、抗争天花。天花是肆虐三、四千多年的瘟疫,人类一直在与天花病魔作斗争。唐代名医孙思邈用取天花疮中脓液敷皮肤来预防天花。明清后,人痘接种法更盛行,将轻症天花病人皮肤的痘晒干磨粉,吸入健康人鼻腔,此相对安全的灭活制剂,中国开创了人类天花预防之先河。1796年,英国爱德华·詹纳医生发明用牛痘来预防天花的方法,在有效性基础上保证了安全性;1801年他预言:“这种人类最可怕的灾难,消灭天花,必将是疫苗接种的最终结果”。可惜牛痘接种法发明150年后没有得到大力推广,世界上每年仍有约5000万人得天花。

4、消灭天花。科学家们研究认为人是天花唯一的传染源,为此,世界卫生组织1959年发起了消灭天花运动,全世界广泛接种牛痘,1977年后,终于使天花销声匿迹,1978年英格兰明翰在帕克实验室感染天花病毒死亡,也是最后一例天花病例。1980年5月8日宣布,人类终于消灭了天花,成为唯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

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天花被消灭后,全球只有俄罗斯的维克多实验室与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两个地方保存着天花病毒种。天花病毒种要保存多久?争论犹言旷日持久,第55、60和64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致同意一再推迟天花活病毒销毁时间,未最终销毁。

宣布天花消灭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八点主要建议措施的第二条:“在中西非洲地区开展猴痘监测,至少持续到1985年。”

二、原猴痘传染病今又复燃

1、再说猴痘。消灭天花后,猴痘被认为人类最重要的正痘病毒感染。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1958年在实验动物猴子身上被发现,刚果(金)于1970年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猴痘病毒有两个分支,主要局限于西非分支和中非刚果盆地分支。从2017年到2022年,尼日利亚总共发现了5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

2、猴痘今况。

今年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警,一周来12个未流行猴痘的英国、西班牙、比利时、葡萄牙、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等国家报告了92例确诊和28例疑似病例。

5月26日,有23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确诊257例猴痘病例、120例疑似病例。

6月6日有27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确诊780例猴痘病例。

6月22日全球已有5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3413例猴痘确诊病例和1例死亡病例。

至7月6日,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已报告6000多例猴痘病例,80%的猴痘病例集中自欧洲。

截至7月21日,全球70多个国家共发现近1.4万猴痘确诊病例,其中5例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 免疫低下族群、怀孕妇女、孩童等3类族群感染后较有可能患重症。

3、未解之谜。

为何猴痘传染病复燃,还令人担心是疫情不清与扩散速度,需要厘清几个问题。1、今年这些“非流行国家”猴痘病例,确属罕见的是与疾病流行地区没有直接旅行联系。2、英国等猴痘已呈现翻倍增长,大多数猴痘病例之间没有关联,并在广泛传播。3、报告了多起猴痘病毒集群病例,其中多数病例为有男男性行为者,为研究猴痘性传播的可能提供了新的课题。4、猴痘来袭,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开会,多国急囤天花疫苗。有专家认为病毒疑似已进化,更具传染性。

三、猴痘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人患猴痘起病急,寒战、发热、头痛、嗜睡、乏力、背部和全身疼痛等,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但相对症状较天花轻。

2、皮疹特点

皮疹经历斑丘疹、水疱、脓疱、到结痂阶段,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如有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3、离心性皮疹

猴痘发热一般1-3天出皮疹,面部开始,扩散身体和四肢,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

4、并发症

部分猴痘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多见于继发性感染、支气管肺炎、败血症、脑炎、角膜溃疡失明等。

5、预后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一般病程2—6周。严重病例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孕妇人群,预后还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西非分支病死率约3%,刚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约10%。目前尚无经过证实的、安全的猴痘病毒感染治疗方法。

四、猴痘、天花、水痘不同的流行基本特征

猴痘和天花的区别特征(天花灭绝猴痘又来袭)(1)

五、防范猴痘从境外输入

假设猴痘从境外传入疑似病例,我国会立马启动法定传染性疾病有实时网络监测系统(疫情发生后可越级上报,最迟9小时到达国务院)。第一例为零号病例,对捕捉传染病源头尤为重要,必须迅速组织临床、检验、病毒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专家会诊,是否符合猴痘临床症候与皮疹表现;二要了解有否去过猴痘流行地方,或接触过猴痘患者与动物;三是皮损标本经PCR技术,检测猴痘基因组DNA片段,或电镜或培养分离出猴痘天花病毒。初始病例确诊一定要实验室检测和支持,我国有能力对疑似病例临床标本,开展猴痘病毒核酸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输入的猴痘病例。

六、猴痘的自我防护

1、在猴痘流行国家,避免接触或食用可能患猴痘的啮齿动物与灵长类动物。

2、如实报告从流行国家返回后的任何疾病,包括旅行史和免疫史的信息。

3、普及猴痘防治科普知识,做好个人日常防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建议佩戴口罩、常勤洗手,避免与确诊或疑似患者发生接触。

4、对进口动物实施国境检疫,加强宠物卫生防疫管理;立即捕杀并焚烧患病动物。接触或可能接触患有猴痘的人或动物都要接种天花疫苗。

5、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由于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同属痘病毒科,天花的疫苗可对85%猴痘的交叉免疫保护,是当前控制猴痘疫情的最佳方式,我国传统的天坛株天花疫苗,具有预防猴痘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