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事尽天命无愧于心 舒生尽人事心无愧(1)

以下文章首发于旧公众号抒生,首发日期为2016年7月1日,2020年5月28日修改

作者舒生,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工,好读书,爱自由,崇尚理性。

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走过了,问心无愧就好,至于结果怎样,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上天的恩赐而非自己主宰。

许多成功人士宣讲他们的成功之道时,好像那些成功全来自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其实一个人成不成功,往往取决于自我掌控的程度,外在的成就只是我们内在成长的附属物。真正的成功属于那些能够完全预料到自己行为结果的人,而这样的成功永远是罕见的,甚至于根本就不曾有。

深思人类中的伟大榜样,我发现即使是他们这些人杰,也离不开幸运的成分。而他们身上的一大杰出品质,就是保持对天意的敬畏感,这通常表现为一种单纯的宗教情感。

我反对对具体的人过分感恩戴德,毕竟具体的个人,哪怕是父母,无论怎样有恩于我们,在伟大的造物主面前始终是渺小的,而且他们本身也受惠于最高造物主。

听人事尽天命无愧于心 舒生尽人事心无愧(2)

不过分感恩戴德,也是对恩人的尊重,否则感恩的人与受恩的人都可能在骄傲中忘记最高主宰,从而走上一条僭越之道。

至于世俗社会,当然有世俗社会的规则。但人的起点各不相同,就不应该以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标准衡量人。

有的人一出生就缺胳膊少腿儿,有的人则小小年纪就智力超群;有的人出生在暗无天日的穷苦人家,有的人则打小养尊处优,一呼百应;有的人从小就接受这个社会最好的教育,有的人则小学未毕业就永远辍学……

拿不同的人而作相同的比较,有何意义?

再说人生而不同,各有各的幸福。可是我们社会的习俗、刻板思维、虚荣、自欺、骄傲、软弱以及我们骨子里的平庸,却把我们导向同样或相近的终点。这是多么荒谬的事!

大多数人不过是环境造就的心性,除了极少数几个圣人,谁能完全主宰自己的人生?但生活中我们很少这样想。我们总是操心,总在筹划。

问题的结症不在于理想主义,也不在于贪婪,而在于骄傲。人们不愿意思考命运的赐予,却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命运的对立面,但别忘了,再伟大的人也是人,正如再美丽的猴子也只是猴子。

​跟命运相斗,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以卵击石也有以卵击石的命运,正如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却也有了与所谓的命运搏斗的命运。命运要你亡的时候,你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说命运不是要否定人进取的价值,只是提醒大家不要夸大人的创造能力和劳动价值。人当成瑰宝的东西,对一只蚂蚁来说,可能什么都不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大人物,在自然界可能连粪土都不如。

人类有那么多的辉煌成就,可相较之下我们获得的幸福快乐却少之又少。医疗技术这么发达,各种保健品也都宣称自己如何如何延年益寿,然而事实却是,直到今天长命百岁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仍是奢侈的梦,甚至于连感冒、风寒这些像人类一样古老的流行病也从来没有彻底治愈过。

听人事尽天命无愧于心 舒生尽人事心无愧(3)

说这么多,不是要否定人的价值,而是呼吁大家理性看待我们周遭的一切。我总觉得,一个人如果有饭吃,有鞋穿,有床睡觉,有手机通信,……这其中就包含幸运和奇迹的成分了,要知道,在中国最贫穷的乡村,在发达城市的每一座贫民窟里,在非洲的干旱大地上,许多人终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有许多冤魂,他们死于他们的善良意志,结局令人触目惊心。

当我们想起这些不幸时,哀怨的心灵难道不能得到一点安慰?想到无数革命先贤为了正义和后人的福祉而抛头颅洒热血,难道我们就一点不愧疚?当无辜的孩子承受着非人的煎熬时,难道我们心中就没有一点悲悯?我们活着,难道不该庆幸自己还能行走坐卧、吃喝拉撒?

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正是在我之为我的基础上,我们的命运才逐渐展开。世间之事,无论巨细,无论大小,无不处于时间之中。在我们有限的人生里,我们所能所应当抱有的恰当期望或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一个人倘能始终保持这个信条,他就走在朝圣的路上,其拥有的智慧与幸福就会越发真实和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