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儒家的经典书籍,它总结了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和影响力。全文因为文辞简约,内涵深刻,所以深入民心,影响深远。相信我们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触过。

曾国藩说过读书要做到三有如什么(有斐君子如切如磋)(1)

一般来说,市面上发行、接触得最多的还是南宋朱熹编著整理过的《大学章句》。朱熹将《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章句集注》,而《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成为朱熹儒学的经典书目之一。

众所周知,朱熹把《大学》分成了十一章,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提出的是“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曾国藩说过读书要做到三有如什么(有斐君子如切如磋)(2)

但是,我最近读的《杨鹏解读大学》却是以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礼记·大学》为研究基础出发点。

《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它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特别是到宋代理学蒸蒸日上,借助科举的力量,又使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宋代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受到《大学》极大的影响。所以,宋、元以后,在近600年的历史中,《大学》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应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曾国藩说过读书要做到三有如什么(有斐君子如切如磋)(3)

他从《大学》在现代及未来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的角度出发,以多年对《大学》的钻研探究,概括出了贯穿古今、始终如一、具有超越时空重要价值的一个思维方法:四个秩序的统一,这四个秩序包含天理秩序、格物秩序、明德秩序及人事秩序。

曾国藩说过读书要做到三有如什么(有斐君子如切如磋)(4)

杨鹏按《礼记·大学》十二课的格局前十一课对《大学》内容引经据典,进行逐章讲解分析,然后,在最后一课进行概括总结。

杨鹏认为,人事是在德性中的,德性是在自然法中的,自然法是在天理中的,如此,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全文总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杨鹏觉得,“明德”和“亲民”是为了“至善”,“至善”是本源、是根本纲领,也是修行、努力的最终目标。“明德”和“亲民”是实现“至善”这一目标的两个环节与手段,它们之间是主从关系,而非并列关系。从而也否定了我们前面提到朱熹的“三纲领”,即“明德”“亲民”和“至善”。

曾国藩说过读书要做到三有如什么(有斐君子如切如磋)(5)

我很佩服杨鹏站在一定程度,有理有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古人已有著述作出不同回响,并逐一对其作出了论述。作为一般性的读者,肯定没有学者的高度和深度,对于这种古之文化的理解和消化,很大一部分都是固化的接受,所不同的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更偏向于哪些方面。

曾国藩说过读书要做到三有如什么(有斐君子如切如磋)(6)

思维是善变的,读更多的书,也是为了更广泛、更多思维来理解我们居身的世界,《杨鹏解读大学》让我们读到了《大学》的另一个观点的解读。学术的深究开启了《大学》在现代及未来新的定义。“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