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众多明星合唱了一首《北京欢迎你》,作为奥运献礼。

但却没有刘德华。

而他自己出资150万,为残奥会倾情演唱了《Everyone Is No.1》,并在这首歌曲的MV里,扮演一位残疾运动员。

有人说,刘德华扮演的这位残疾运动员的原型,就是苏桦伟。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1)

他是谁?是4届残奥会、获得6块奥运金牌的中国香港“神奇小子”,是目前男子100米和200米跑T36级残疾人世界纪录保持者。

被大家称作“苏神”的苏炳添,更是直言苏桦伟是他的偶像,是“苏神的苏神”。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2)

当苏炳添知道偶像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还特意发微博祝贺。

今天讲的,就是这部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票房1777万,豆瓣7分。由吴君如监制并饰演苏桦伟的妈妈。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3)

01

1981年,广州。一位年轻的妈妈,怀里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在漆黑的夜晚奔向医院。

诊断结果让人倒吸凉气:黄疸病,脑痉挛,抢救只能换血,而且生命的希望渺茫,这个小婴儿注定无法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医生问年轻的妈妈:“救不救?”

妈妈的回答斩钉截铁:“救!”

1985,香港。孩子由于脑痉挛,肢体失去控制能力,手指萎缩,双腿无力无法站起来,听力也只剩了一成。

镜头切换在吴君如饰演的年轻妈妈,只见她嘴上一点淡淡的口红不见了,手腕上那块还算值钱的手表也拿去当铺了。

妈妈细心照顾着儿子的起居,埋头沉浸在繁琐的家务活里,两边垂下的凌乱发丝,掩藏着她的愁容。

但哪怕再忙再累再怎么辛苦,哪怕是儿子微动的手指,多么细微的动作,都能时刻引起她的注意。

一晃几年过去了。为了照顾儿子,她只能在一间光线昏暗的车间工作,因为这里允许她把儿子带在身边。

这天,儿子几千元的助听器丢失了。她佝偻着腰身在一大堆废旧布料里寻找。

就好像找到了助听器,儿子就能是个正常的孩子,就可以正常地交流一样。

母子的生活的底色就如这间工厂,灰暗沉闷。

然而,生活似乎并没有打算给这对苦难的母子一缕阳光。

助听器没有找到,她濒临崩溃地趴在传送带上哭,好像在释放着这么多年积压的眼泪和情绪。

突然她抱起摊在一旁的儿子,放在工厂的传送带上,身后是滚烫的锅炉。

她对着儿子声嘶力竭:“你走给我看好不好?好不好!”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4)

近乎崩溃前的哀求。可是5年了,小阿伟从来没有听懂过妈妈的话,更不曾有过任何回应。

还是妈妈不忍心了,按下机器停止键后,趴在传送带上失声痛哭。

至此,影片开始才不足十分钟,已经让观众心里跟着揪紧和沉重。

也许命运终于还是不忍心,也许真是人间有奇迹。

妈妈由悲伤转而又惊又喜的眼泪,因为儿子真的站起来了,尽管颤颤巍巍。

小阿伟纯真的笑脸,与妈妈又惊又喜得满脸泪水,强烈反差,震撼人心。

妈妈说:“所有人都不把你当普通人,你就做一个不普通的人!”

02

到了上学的年纪,尽管走路说话还是不太顺畅,但妈妈还是把儿子送进了学校。

临近校门,儿子努力也吃力地学着说出自己的名字:苏桦伟。

后来,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健康可爱。夜晚,她对孩子们的爸爸说:“将来我们老了,总要有个人照顾阿伟吧。”

原来如此,妈妈的心。

尽管艰难,生活还在继续。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5)

小阿伟已经十多岁了。一天,痞气的男孩子们欺负阿伟残障,想要抢走阿伟辛苦赚来的几元钱。

阿伟紧紧攥着手里的钱,拼命地向家里奔跑。那几个比阿伟年龄还大一些的地痞,分头围追堵截,还是没能够追上。

这一幕被阿伟妈妈看在眼里。

如果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么妈妈无疑就是他的伯乐。

阴差阳错地赶上残障人士体育协会的田径队在招人,于是决定去试一试。

因为年龄偏小,妈妈陪着笑脸,甚至有几分厚着脸皮耍着小无赖,想给阿伟报名残障田径队。得到的却是冰冷地拒绝。

几分不甘心,又仿佛早已经习惯了被拒绝被失望包围的妈妈,带着儿子走了。

恰巧路过田径队训练场,阿伟望着跑道上奔跑的少年们,从看得出神到参与其中,一切仿佛有一双大手推动他。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6)

看着这个小小少年反超了运动场上的少年,一个冷着脸紧锁眉头的长发男人走了过来,说:“你儿子啊?我是香港伤残田径队方教练,我邀请你儿子跟着我们田径队集训,星期一晚上七点带他过来。”

惊愕中的妈妈来不及握住方教练伸出的手,冥冥之中的命运之手,助推小阿伟一路跑向不寻常的人生。

妈妈几分忧虑几分疼惜地说:“就要跟着方教练训练了,有什么不懂就问,不要怕吃苦,知道吗?”

阿伟少年不识愁滋味:“行啊,不就是跑步吗,能吃什么苦啊?”

夜晚,跑道,被汗水湿透的运动衣。

阿伟似乎已经体力透支,仍然被教练要求着在跑道上一圈接一圈的不停奔跑。

你以为笨拙如阿伟就不会偷懒吗?那你就想错了,阿伟也会因为偷懒,被方教练罚跑。

阿伟的平衡力差,就专项训练,于是踩碎了妈妈的鸡蛋,全家人吃上了鸡蛋全席;练习平衡时,还不小心摔了教练的妹妹……

尽管大家都在帮助阿伟,但弱项仍然是弱项。

阿伟有了平生第一次伤心,本以为妈妈会心软,然而妈妈的安慰很别致:“用力哭不如用力跑。”

阿伟听了妈妈的话,继续努力不灰心。

他甚至去和火车比赛速度。

妈妈也越发偏心:一个汉堡分给两兄弟:阿伟永远吃牛肉,弟弟吃汉堡胚。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7)

队友不满意阿伟的“反超”,妈妈去做“说客”:“做人家偶像,也挺好的。”

所有的努力,终于在亚特兰大奥运村里,绽放了异彩:冠军,中国香港队!

男子4×100接力赛,14秒57,这次冠军来得有多么不容易!阿伟自己知道,喜极而泣的妈妈知道,激动的队友知道!

方教更是开心地大喊:“我的队!我的对!”

妈妈,对着镜子,涂上了久违的口红。脑海里的画面,切换时隔多年那个年轻爱美的自己,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在那个漆黑的夜晚奔向医院的回忆。

而如今,她为了迎接冠军儿子,而不是十多年前,怀中那个孱弱的儿子。

夜晚,又是母子相处的温馨时光,妈妈一如既往地在给阿伟剪指甲。

阿伟对妈妈说:“你和老爸结婚的时候,一件金器也没有,我以后要拿好多好多金牌给你。”

言出必行。

后来居上,反超,三次打破世界记录!

妈妈观赛,激动地说:“我儿子,我儿子!”

妈妈做出儿时对他做出的动作,锅炉旁,两眼看着你,儿子回应着同样的动作。妈妈欣慰地笑着。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8)

当阿伟又一次和火车比速度,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在旁边计时的妈妈开心得像个小姑娘手舞足蹈:“成了成了,我儿子跑得比火车还要快!”

03

妈妈再次涂上了口红,生活有了色彩,但是就没有了阴霾吗?

赢得了火车速度的神奇小子阿伟,一次次地缔造着神奇的成绩,然而这样的他,能战胜生活的又一次考验吗?

又一次打碎宁静生活的是:爸爸意外摔伤,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住院,且不能工作了。

生活真的很像天气,有时艳阳高照,有时倾盆大雨。

因为用钱,走投无路时,金牌被弟弟租借给人照相留念,用以换钱,给爸爸治病。

妈妈把银行里的全部财产3000多元钱都给了弟弟,想赎回阿伟的金牌。

为了让阿伟专心跑步,妈妈打了四份工,弟弟白天出去工作,夜晚还要去医院照顾爸爸。

阿伟不忍心,他想工作,并对母亲说:“残奥会参加过了,金牌拿了,没有遗憾了。”

“我不想你们那么辛苦,弟弟出去赚钱,你一个人打工四份。”

而妈妈的“偏心”,终于引起了弟弟的不满和反抗,他含泪说:“自己从没有吃过牛肉,汉堡只吃过面包……”

妈妈也很心酸,但仍旧咬牙支持阿伟发挥天赋,她对阿伟说:

“你不跑步我才更辛苦,你要跑步才能被人看得起。”

阿伟说:“妈,相信我,不要那么担心我知道吗。”

妈妈哭倒在他怀里,他是妈妈甚至整个家庭,可以依赖的人了。

他对方教练说:“我现在不是运动员,我现在是速递员。我回去跑步的话,每个月的津贴只有3000元而已。”

为了分担家庭重担,阿伟放弃了当火炬手的邀约,当起了一名速递员,每天在风雨里拼搏。

遗憾吗?说不遗憾是假的,看着电视里的火炬手传递的那一刹那,阿伟默默的哭了。

擦干眼泪,生活继续。

时间转眼到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

醒目的横幅写着:港队奋战势必再创奇迹。

奇迹,还会再出现在阿伟身上吗?跑场上的神奇小子,能否再创奇迹?

04

停了一年半没有训练,还有八个月去北京。

阿伟的命运好像就是充斥着挑战,摆在眼前的似乎总是难题。

可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然后等待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去攻克和超越!

阿伟也曾质疑自己,打起退堂鼓:“我手指没力气啊”“我起跑就是慢啊”……

方教练:“没力气就练习,能快零点一秒就是零点一秒。”

“手指用点力,再重来。”“回来,再来。”

一遍又一遍。

还有一直困扰阿伟的难题:钱。

于是神奇小子阿伟,白天在广告片场,穿着打扮成幼稚的神奇小子扮相;傍晚空闲时间,在跑道上不断练习超越自己,演绎自己跑道上、人生里的传奇小子。

不断调整自己,超负荷地运转着。

价码,心理天平的加码。

有人曾形容运动员是一刹那的光辉,不代表永恒。

“第一名的男人,怎么可以做臭男人。”露骨的广告词,和阿伟阳光般地纯真,真不太搭。

但为了钱,为了生存,阿伟还是努力演绎着,并尽可能的口齿清晰。

可是导演却让尽量磕巴一点,不要太顺,否则不像脑痉挛者,不像苏桦伟。

为了证明自己像自己,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脑痉挛者,他要把好不容易才练习清晰的口齿,再退回当时那个口齿不清的傻小子。

妈妈想去安慰他的情绪,谁知一开口,也带了情绪:“导演让你磕巴就磕巴一点,让你说得太顺才做不到吧。”

随后,母子俩都震惊于这句话,沉默良久。

与方教练的沟通似乎也出现了问题,当一再被要求改进再改进时,当起跑慢的缺点总是被教练“揪住”不放,并进行反复训练时,阿伟说出了一句反抗的话: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9)

“我就是想跑步,是啊,我知道我起步是慢,但这就是为什么我继续去冲、继续去追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样,我就是要从后面追上去!”

05

随着一场,两场,与奖牌失之交臂的赛事,阿伟的成绩越来越差。

茫然,失措,阿伟满脸满身的汗水和泪水,举目四处张望,像在寻找什么。

他学着队友,把自己的头套在塑料袋里,就像他人生中的首次流泪时那样。

是想找回跑步的初心吧。

然而,憋闷在塑料袋中的自己,呼吸困难,濒临窒息。

这时,一个脚步轻快的中年女子,轻松揭开塑料袋,是妈妈!

母子俩在河边谈心,就像往常一样,妈妈在给他剪脚指甲。

相互说着贴心话,阿伟用故事里的小明,暗喻自己,他说小明跑得快,是因为他有个神奇妈妈。

苏妈说,神奇妈妈,是因为她有个神奇儿子。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10)

相互鼓励着,只有这对母子才懂得的“暗语”。

无形之中暗自增长的力量,肆意生长。

转眼,来到阿伟报名的最后一场比赛。

满场人员仿佛清空。好像又看到了小时候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

摘下不曾离身的助听器,妈妈的话却反而更加入心:伟啊,你走得是比别人慢,但跑得比别人快。妈妈以后和你一起冲!

他望向妈妈,还是那个熟悉的“看着你”的手势,在脑海里重复,环绕!

就像找回了曾经那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在阳光下,开心地跑着,一直跑着……

好多与妈妈之间相互温暖鼓励的话,好多过往的曾经,时间久远,却不褪色,历历在目。

起跑落后没关系,不灰心不松懈。

刘德华 原型:票房1777万豆瓣7分他是刘德华的原型(11)

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赶超反超,反败为胜!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在突破终点时,做出第一名的手势,方教练曾说,阿伟在做这个姿势时,特别的帅!

跑道上,阿伟满脸汗水的笑着;

赛场下,妈妈满脸泪水的哭着。

结语:

很喜欢电影片尾曲:

花一生时间,开拓某种抱负;

有耐力后来居上,才算天赋;

我在你旁,不必畏惧,继续去走。

让我们再一次启航,为爱全力以赴,后来居上,你来吗?

大家好,我是作者袁七月时咖,喜欢请关注我啊。天气越来越冷了,咱们抱团取暖,一起前行可好?

(配图来自影片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