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

也许是游叔反应迟钝,最近才猛然发现,昆明街头的报刊亭好像已经许久没有见过了

那些年,去报刊亭是生活轨迹中固定的一环,《当代歌坛》每期必买,《漫画Party》全班传阅,游戏点卡省了又省地用……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

对于很多人来说,报刊亭的存在,平时好似并不起眼,但是若瞥上一眼,总能将我们从电子产品阅读的时代,瞬间拉回那个愿意摩挲纸张的单纯岁月。

可是如今,昆明的报刊亭,都去哪里了?那些陪伴我们青春岁月的小天地,现在是什么模样?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3)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4)

过去的报刊亭,或开在车水马龙的街道边,或开在安静偏僻的小巷口。虽小小的一家,却像是一个藏着宝贝的百宝箱。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5)

视若珍宝的杂志,爷爷手里的报纸,小女孩贴了满手的贴画,少年吃得忘我的烤肠……一家小小的报刊亭,更像是哆啦A梦的小口袋。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6)

有的报刊亭还会拓展一些产品。夏天的冰柜,打开后扑面而来的清凉让人一机灵,摆放整齐的冰棍儿,让多少孩子撒娇耍赖。

一面墙的饮料,是多少男孩打完球之后的“续命良药”。可乐打开盖后的“噗呲”声,似乎还清晰的响在耳畔。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7)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8)

“卖书的叔叔、阿姨为什么都会炸洋芋?”也是游叔儿时一个难解的疑问。

有时候电动车没电了,还能在报刊亭上快充20分钟,重新飞驰上路,又是一条好汉。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9)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0)

但是话说回来,报刊亭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一本本书刊、杂志给予我们的青春陪伴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应该有和游叔差不多的经历。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1)

每个月固定的日子,在固定的报刊亭前,拿着攒了一段时间的零花钱,买上每月一期的书刊,飞奔着回家,打开包装,便能看得津津有味。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2)

小学的时候看着《米老鼠》,总觉得卡通人物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初中的时候看《儿童文学》,一期两本,成了最初的文学启蒙。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3)

《漫画Party》页面侧边栏里藏着的人,或许是某个女孩的笔友,你来我往的书信交往里,寄信到收信,忐忑到雀跃,这份心情再难感受到了。

黑白两色印刷的《老夫子》是那会儿风靡的漫画,如果哪个同学家里有全套,那他一定会是全班同学羡慕的对象。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4)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5)

《阿衰》、《豌豆》、《乌龙院》,几乎是每个人人手一本,在那个没有ipad、ps4的年代里,这些都是我们的快乐源泉。

还有连续买了好几年的《读者》、《意林》、《格言》,从只会看每期的笑话,到后来能沉下心看其中的文章,成长的痕迹也都留在了一本本书里。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6)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7)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8)

某个午后,游叔约着小伙伴到昆明的街头找寻报刊亭。从交三桥到南屏街,从南屏街到潘家湾,从潘家湾到新闻路……终于,找到了一家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19)

这家报刊亭比记忆中的要大一些,可是摆放的书籍、报刊却全是记忆中的模样。

刚刚走近,卖东西的阿姨便热情的询问我们要找什么书,待我们报了书名后便快速的一本一本找出,如数家珍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0)

这家店开了快20年了,以前还好,但是近两年,像你们这样的来买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1)

正说着话,来了一位爷爷,阿姨二话不说便立刻从报纸里抽出了几期,爷爷给了钱在摊上翻了翻便挥挥手说:“走了。”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2)

游叔惊讶着这种不需过多言语的买卖默契,不过想想,这也是报刊亭的难能可贵之一。

小小的报刊亭,本就是能连接上周边住户的纽带,固定在这里买书买报的客人报刊亭的老板早就铭记于心。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3)

有些客人有时不买东西,只是从旁边经过,也会跟老板打个招呼,或停下来闲聊几句,拉拉家常或是翻翻报纸聊聊最近的新闻,客人与老板都是“日久生情”的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4)

“报刊亭很有信誉,365天从不关门,每天看报的习惯就能有保障。毕竟手机屏幕上那些字看着费力,我们这些老年人还是喜欢看报。”

对于很多像方大爹的市民来说,报刊亭对于他们的意义是非比寻常的。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5)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6)

曾经,昆明报刊高峰时的数量有800多个,而近年来,报刊亭的数量锐减,不独昆明,许多城市报刊亭都生存艰难。

可游叔觉得,报刊亭虽小,却承载着城市记忆满足着不同层次阅读人群的需求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7)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达的当下,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带来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指尖翻动印刷书刊的感觉,好多人早就陌生。

而仅留的这些报刊亭的存在,便能提醒满街匆忙的脚步,从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中抽离出来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8)

面对街头越来越难遇到的报刊亭,游叔只想说:“不想说再见!”

曾经的方寸天地,藏着一扇扇我们通往世界的大门。趁它们还在,不妨放慢脚步,在那里停留片刻吧!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29)

昆明市欠钱不还媒体介入(欠昆明报刊亭的一块钱)(30)

# 今 日 话 题 #

关于报刊亭,你有什么有趣的回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