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很广阔,无奇不有,有人为利为名汲汲营营,他对此不屑一顾。

有人非豪屋不住,非美食不食,他却选择陋屋寒食。

有人喜欢高朋满座,开怀畅饮,他选择隐居湖边耕读思考人生。

有人28岁还在浑噩度日,他已经开始思索人生的真理。

有人挥霍肆意青春时,他在自我拷问3连,“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干什么?”

有人笑他太傻,太疯癫,他却笑世人看不穿。同一片蓝天中的云朵,他就是不一样的烟火。

他是谁?他就是亨利·戴维·梭罗。

他隐居2年,读了不少书,写了不少字。《瓦尔登湖》就是那本记录了他在湖边的生活轨迹。

他认为简朴生活更有利于我们认识生活本质,寻找真我。他呼吁人们解放思想、解放自我,回归到简单生活中,寻求心灵的解脱。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1)

01 于梭罗而言,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寻找自我之旅

梭罗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瓦尔登湖也在那里。19世纪的欧美正处于工业鼎盛的时代,工业革命促成工业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工业的蓬勃发展,国民经济大幅度提升,人们不再为生计发愁。温饱得到了解决,人们便开始有了其他的追求和欲望,如对名利、知识、思想的渴求。

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人们享受着经济带来的富足生活,也对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人们逐渐被欲望所支配,成为了欲望的奴隶,反而忘记了生活,忘记了初心。

对于这种现状,梭罗也曾一遍遍地询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舒适的生活?最终他找到了答案:

“绝大多数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使人生活舒适的物品,不仅不是必不可缺的,还极大地有碍人类进步。就奢侈品和舒适来说,聪明人的生活,比穷人过得要简单、朴素。”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2)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亲手建了个木屋,在森林边开荒垦地,种植蔬菜。住在瓦尔登湖2年多,有8个月时间(从第一年的7月4日到翌年的3月1日)在生活开销方面只花了8.74美金,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简朴生活其实是最舒适的生活。

抛去了不必要的欲望和奢侈品,生活就会变得简单。生活中的琐碎不再占用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专注在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上面,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生命,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

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时,远离尘嚣,独自居住,像是被世人遗弃,但他并不觉得孤独,或者说是他享受孤独,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享受阅读和思考的乐趣。

瓦尔登湖的时日,是梭罗暂抛尘世的烦忧,寻找本我的修行。回归大自然,融入到天地之间,让森林的氧气和露珠洗净尘埃,净化心灵,让他能归零重来,寻找初心和真我,这是一次洗涤心灵之旅。

梭罗告诫我们,不要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所谓的舒适生活,是将一切简单化,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生活,就是回归到真实的自我,享受来自心灵释放后的空灵,更是享受随心所欲的极致体验。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3)

02 简单生活的本质在于,向内寻找自己思想中未被开启的领域

在魏晋时期,有这样一个人,年少时的他,内心赤诚,向往简单的生活。所以,他钟情于山水之间,认为山水自然之美才是内心最真实的存在。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20岁时,陶渊明开启了游宦生涯,他曾立志造福四方百姓,使百姓能安居乐业。然而入仕后,才发现现实和理想是多么的残酷。

官场的黑暗和风气,一度让他无所适从,期间多次出仕、入仕。性格纯善、正直的他,无法适应这种官场生活,最终选择隐退。他想让自己喘口气,思考下自己的初衷。

40岁时,陶渊明最终选择回归田园,追求简单生活。看似是他无法接受官场生活,实则,是他回归自我的,遵循内心的选择。从他后期的诗作中能感受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爱。

陶渊明是个绝对真实的人,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也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多次的入仕、出仕,是真实与虚伪的较量,更是他一次次的自我挣扎。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4)

入仕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理想而奋斗;出仕,则是寻求自我的突破,以更好的面貌来适应社会。每次的挣扎就是一次自我与真我的对抗,只为了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突破自己内心的极限。

陶渊明这点与梭罗类似,梭罗抛弃大城市中体面的工作,丰厚的报酬,来到瓦尔登湖开启躬耕生活,不是单纯为了体验生活,而是为了突破自我。瓦尔登湖畔的简单生活,让他感受到了内心的空灵与充实。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梭罗认为生活应该是纯粹的,我们的思想也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抛弃多余的欲望,将生活中的一切简单化,重在回归内心,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内心那未被开启的财富。正如梭罗所说:

“我们需要将目光直接朝内看,这样你才会发现你思想中有一千个领域尚未被发现。”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5)

诗和远方是我们毕生的追逐,因此我们不会驻足,不停向上。而,梭罗却给我们一个启示,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向内剖析、挖掘自己才能有助于自我认识,突破自己的极限。

向前看才能生活,向内看才懂生活。向前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向内是不断突破自我编织的障碍,更是前行的助力。回归到内心真实的自己,才真正懂得自己。

03 回归简单生活,不是一种情怀,而是为了成就那个最好的自己

生活中,我们总是无法做到洒脱,总会被世俗或是其他因素而束缚,我们会迎合世俗,或世人的眼光,压抑自己的个性,做出符合大众主流审美的行为。

“自我”和“真我”不停的在碰撞,而我们也在不停地询问自己,到底究竟是要迎合世俗,还是遗世独立?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6)

我们渴望做个真实的自己,然而,没有谁能突破“自我”,做回“真我”。这也是矛盾所在,一个人敢于同世俗、同自己作斗争的人,必将成为自己的英雄,梭罗无疑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梭罗在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来到远离世俗的瓦尔登湖畔定居。作为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生,他本前程似锦,一片光明,然而,他却做了个出人意料的选择。

在梭罗看来,我们生来,是为了享受生命,而不是让生命被欲望占有,让自己成为奴隶。所以,他选择一切从简,对物质需求只保持温饱即可。在其他人都忙着赚钱的时候,梭罗开始了与众不同的生活。

一个人没有选择和其他人保持一致,一定是因为他听到了不一样的鼓点。梭罗隐居在湖畔,他更多的是在思考,在反思己身,他想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7)

梭罗曾说,“不管你的生活多么的卑微,你还得面对它,继续生活,而不要逃避,更不要诅咒他。生活未必像你想的那么坏。当你最富时,其实最穷。哪怕再贫穷,你都要热爱生活。我觉得内心宁静的人,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像在皇宫一样,心境开朗,生活知足。”

这段话是梭罗在湖畔两年悟出来的生活精髓,更透露出他的生活处世哲学。不管生活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用在意外界的眼光与评价,用自己觉得最舒适的方式去生活,才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方式。

对待世间万物唯心而已。任何事情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可以去做。打破自我和真我的边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一切,去生活,哪怕是有枷锁束缚,我们必然也不会感到痛苦和压抑。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8)

只有打破边界,将自我和真我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内心世界才会真正的强大。在我们不停向上时,根须也在向下扎根,深入土壤,积蓄力量。

向上的自己,就如同世俗眼中的自我,向下扎根就是真我,在向上的同时,不停的锤炼自己,以期自己能够经得起风雨的洗礼。

内外兼修,风清正。成就最好的自己,就是敢于打破自我的界限。

“我真心感谢瓦尔登湖,这么深,这么纯洁,可以作为一种象征,既然有人相信无限,就必定有人相信有些湖是无底的。”这是梭罗在描写冬天瓦尔登湖景色里的一段话,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无限和无底,一个是宽度,一个是深度,这如同人的思想。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多久(这人傻吗)(9)

《瓦尔登湖》初读起来虽艰涩难懂,但它是一本可以让人从心灵获得平静的之书,在心不静时,湖畔的景色能让你安静下来,在心静时,它又能带你探索生活的本源,带你认识自己,了解人生的真谛。

心烦时,就来读《瓦尔登湖》吧,它能让你安静下来,心静时,还来读《瓦尔登湖》吧,它能让你找到那个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