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过肌肉的名字来判断它的位置,枕骨下肌顾名思义是长在枕骨下面的肌肉,通过这张图片看一下枕骨下肌的位置,枕骨下肌的大概位置是从枕骨长到寰椎和枢椎上,由四块肌肉组成的一个组合

枕骨下肌拉伸(功能分析精准拉伸系列)(1)

寰枕关节擅长做矢状面的运动,就是点头和抬下巴,寰枢关节擅长做水平面运动就是转头,枕骨下肌长在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后方,所以当枕骨下肌收缩时,主要功能可以使寰枕关节做伸展,也就是抬下巴的动作;寰枢关节做回旋,也就是转头的动作。

共同功能:头颈伸展,同侧侧屈

单独功能:同侧回旋(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

在日常生活中,抬下巴的动作特别多,但是很少是独立完成,往往是和下颈段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头前引体态。

头前引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是比较多发了一个体态问题,比如说小朋友现在的学业压力比较大,背的书包比较重,当书包比较重时,会把整个身体向后拉,此刻为了防止摔倒,就需要做身体向前屈曲的动作,同时为了方便观察前方,就会做一个上颈段的伸展,则会导致头前引;现在成年人头前引也比较多,比如说长时间开车人群,为了让自己视野更开阔,更方便看清前方的状况,会出现一个探头的动作,这个探头的动作也是我们说的头前引;长时间使用电脑的白领人群,长时间面对电脑会下意识的头颈向前伸,此刻也会完成那一个头前引的动作。

枕骨下肌拉伸(功能分析精准拉伸系列)(2)

枕骨下肌拉伸(功能分析精准拉伸系列)(3)

枕骨下肌拉伸(功能分析精准拉伸系列)(4)

这种长时间头前引的动作会导致上颈段伸展,枕骨下肌紧张。当枕骨下肌紧张时,会引起很多问题

一、收下巴受限

收下巴受限制最明显的就是在做卷腹类运动时,会出现脖子酸痛的情况。原因是做卷腹时应该先收下巴,然后做头颈的屈曲,接着再做胸椎的屈曲,当无法完成收下巴的动作时,就会导致颈椎部分受力较大,从而出现脖子痛的情况

二、转头受限

因为枕骨下肌还跨过寰枢关节,可以使头左右回旋,头颈单侧的回旋角度在80-90°,其中寰枢关节就占了一半,当枕骨下肌紧张时会限制头颈回旋的功能,从而导致转头受限。

三、头晕、头胀,失眠,记忆力下降,精神乏力等

颈椎两侧有横突开孔,横突孔中穿过椎动脉,椎动脉从枕骨下肌下方通过,给大脑的后半部分及小脑供应血液,当枕骨下肌紧张时,会压迫到椎动脉,从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以上的问题。

枕骨下肌拉伸(功能分析精准拉伸系列)(5)

四、假性近视

先做一个实验:将双手放在头两边,把拇指放在枕骨下方,轻轻地施加压力,然后闭上眼睛,左右或上下移动眼球,你能否感受到拇指下细微的张力变化?眼球的转动,会对枕骨下肌产生一定的张力,枕骨下肌紧张对眼球的控制力就会下降,影响眼球的运动,从而导致假性近视。

最后通过下面的视频,看一下枕骨下肌放松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