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大明王朝贵为汉王的朱高煦来说,这一生过得实在太过窝火,早年他英勇善战立下大功,皇帝老爹动情之余曾承诺他,只要他哥哥不行,皇位就非它莫属。然而空欢喜一场之后,哥哥最终还是荣登大宝。

老梁讲明朝奇葩皇帝(执着造反却又不断被灭)(1)

实在是不甘心,朱高煦先生思前想后,终于还是走上了同老爹一样的阴谋造反之路。然而与“靖难”成功的老爹朱棣相比,朱高煦能力那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要知道这一行虽然竞争不激烈,但对素质要求极高,朱高煦先生居然连最起码的保密工作都搞的一塌糊涂,造反还只是酝酿阶段,却已经搞的全国上下妇孺皆知,皇帝更是擦亮了宝剑就等着他自己送上门。

老梁讲明朝奇葩皇帝(执着造反却又不断被灭)(2)

朱高煦另外为人称道的战功更加了不起,大哥以世子身份镇守北京大本营,随父出征的重任就落在了二子朱高煦和朱高燧身上,在这期间尤其是朱高煦,勇武非凡屡立战功,1400年(建文二年),朱高煦参加白沟河之战,并率精骑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后来,朱棣兵败东昌(今山东聊城),大将张玉战死。朱高煦率军赶至,击退南军,将朱棣救出。

老梁讲明朝奇葩皇帝(执着造反却又不断被灭)(3)

也是在这次战役中,朱棣一时情之所至,他竟然拍着朱高煦的肩膀说:“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努力罢!世子可是常常生病。”也是在这个时候本是注定皇室将星的朱高煦,开始选择了一份并不适合他的职业——阴谋家。从名将之花堕落成拙劣演技的小丑。

宣德元年(1426)七月,按捺不住的朱高煦派遣亲信潜入京城,他找到老哥临终前的顾命大臣张辅,想让他作为自己谋朝篡位的内应,然而张辅很识时务的将这位亲信连夜送给了新皇帝朱瞻基,也就是朱高煦先生的亲侄儿。朱瞻基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也是对这位奇葩叔父的行为哭笑不得。出于和平的考虑,朱瞻基亲笔书写告诉朱高煦,你的阴谋我已经知道了,现在我的军队已经将你围困,希望念在叔侄一场的份上,悬崖勒马,我还是会像从前那样厚待于你。

老梁讲明朝奇葩皇帝(执着造反却又不断被灭)(4)

然而朱高煦先生接到信后,第一感觉并不是惶恐,相反他还觉得这是皇帝再向他示弱,于是气焰更是嚣张,皇帝还想派出亲信使者想要规劝这位奇葩皇叔,谁知朱高煦面对天子使臣居然用“归报尔主”、“徐议我所欲”等词汇大加侮辱,要知道,你老兄当时可是连造反的士兵还没召集够呢,真是无耻一词当之无愧。

皇帝终于失去了耐性,于是平叛大军总攻开始,朱高煦也果然不负众望,毫无悬念的兵败投降了。在被押送京城软禁拘押的日子里,皇帝依然念在叔侄一场的情分上,对他礼遇有加,然而朱高煦先生不知所谓,在囚徒的日子里依然我行我素,颖指气使。

老梁讲明朝奇葩皇帝(执着造反却又不断被灭)(5)

有一次皇帝突发兴致,来到这位皇叔的拘禁出探访。哪知两人没说几句话,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脚,把朱瞻基钩倒在地。吃了暗算的朱瞻基十分气愤,老实人也发怒了,便下令用一口三百斤的铜缸把朱高煦盖住,哪知朱高煦力气太大居然居然把缸顶了起来,盛怒之下的皇帝朱瞻基命人将缸固定好在周围摆上柴火,奇葩一生的朱高煦自此以“叫花鸡”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