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一大叔娓娓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1)

三毛说: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从1989年三毛背着行李不远万里从台湾来到新疆开始,并住宿在王洛宾家里。王洛宾一生历尽坎坷,饱经磨难,曾因“莫须有”的罪名,先后入狱两次,共长达18年,差点将“牢底坐穿”却信念犹存。妻子病逝以后孤零零的独自守在美丽的新疆。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2)

王洛宾说“我欣赏三毛的个性,她欣赏我的才华。如果说这是爱情,好不如说我们只是艺术上的朋友,也是艺术的“结合”,很多我们的故事都是记者朋友想象出来的,你们就当做一个美丽的故事听听就好。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3)

众所周知三毛是个具有性格独立、欣赏自我、追求浪漫、享受爱情的传奇女人,三毛在写给王洛宾的信中这样写到“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你阻止不了我的爱。这样的言语在我们眼里只有恋人爱人才能够直白的流露出来,可见三毛对王洛宾的爱是爱的太深,陷的太深。

由于当时年龄的差距和海峡两岸人文与生活差异比较大,在两个人之间横恒着一道深深的屏障,注定这场爱是没有结果的。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4)

三毛1943年出生于重庆,原名陈平,幼时随父母到台北定居。她从小生性浪漫,三岁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

她的经典作品太多了,每每读起总是能够置身其中,仿佛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她的代表作品 《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歌词《橄榄树》、《滚滚红尘》等,撒哈拉的故事是我高中时期深爱的一步作品,或许专一大叔对爱情的理解也是从这本书上学到的吧。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5)

王洛宾当然知道三毛是享誉世界的才女作家,不过王洛宾认为,三毛见到自己可能会失望,毕竟自己已经是古来稀的年龄。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三毛和王洛宾这两个有趣的灵魂碰撞在一起,这神合,一般人不会懂,那是灵魂的契合,那是一种超越凡尘的强烈共振。

他们相谈甚欢,王洛宾还抱起吉他唱了一首在狱中所作的《高高的白杨树》,三毛听后更是热泪盈眶。经过几天短暂的相处,她为王洛宾的坎坷人生和艺术才华所迷恋,可能也包含着敬仰、爱慕、同情,连三毛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样一种情感!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6)

王洛宾与三毛

在三毛离开新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按捺不住思念的心情,不到一个月,王洛宾就收到了三毛从台北寄来的第一封来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7)

这封信吧三毛对王洛宾的情感体现的淋漓尽致,犹如一种痴迷到疯狂誓言。

那一年三毛47岁,王洛宾77岁。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8)

三个多月时间,两人往来六封信。王洛宾写信告诉三毛:“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伞。”后来王洛宾迟复三毛的信,三毛责怪道:“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从信中可以看出王洛宾虽然深爱着三毛,但是因为年龄的差距太大,王洛宾就用破旧的阳伞比喻风烛残年的自己。这也是在委婉的拒绝着三毛对自己的追求与迷恋!

在这段感情中,恐怕除了三毛自己,任何人也不理解,生活中三毛是个敢爱敢恨的人,她不会在乎王洛宾的年龄。当三毛热烈地飞到王洛宾身边的时候,对于三毛至深至诚的忘年情,王洛宾没有接受的勇气。

在王洛宾的心里,他是爱三毛的,只是不想让她再一次受伤,所以说他是理性的。王洛宾曾经受过失去爱人的痛苦,他自然懂三毛失去荷西的痛,这样的痛,如若他们结合,那三毛势必会再受一次。这痛楚,他怎忍心让她再受。三毛也在思索,人生经历,生存环境,观念形态,诸多的不同,使她和王洛宾之间,无法疏通40岁年龄差距造成的鸿沟,她的一颗爱心远不能抚平这位年近80老人深重的心灵创伤。

三毛明白了:近80岁的王洛宾,生活给他刻下的伤痕太深太深;她的一颗爱心,还不能抚平这位老人深重的心灵创伤,30多岁的年龄差距造成无法填平的鸿沟,王洛宾不可能做她的情人。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9)

很多爱情的无奈大抵如此,“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做首诗词似乎是对他们爱情最好的语言表达吧,我想不出更加贴切的言语去描述了。

1991年1月5日凌晨,当王洛宾从收音机听到三毛自杀身亡的消息,恍如晴天霹雳,令他悲痛不已。他感到很对不起三毛,辜负了她的爱。三毛的离世让王洛宾一直生活在自责,内疚的情感中。

三毛和王洛宾的情感太理想主义化了(三毛和王洛宾和相差30多岁的旷世爱情)(10)

三毛去世以后那段时间王洛宾的情绪很低落,很久不喝酒的他也开始喝酒,麻醉自己。一段时间后写了这首(等待),整首歌曲充满着留恋的悲情,可谓字字诛心!

《等待》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请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续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

我心中越爱。

有时间大家可以静下心来听一下最后的这首恋曲!用我们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送给所有的情侣,且行且珍惜,把最好的爱给最爱的她!#文学# #永远的三毛# #爱情故事# @郑州印象 @秩序小涵 @河南房产观察 @大唐嘻游记 @乡村小乔 @邹建奇 @义乌行者岩哥 @代路带路vlog @周辉明心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