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色的鱼钩

  本文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故事。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和同学交流: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1)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2)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quán)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bìn)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第一部分(1、2)写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我们”三个病号以及老班长称呼的由来。

  (3)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kē)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4)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有调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5)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6)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7)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形——仿佛刚刚品尝了美味的鱼汤。这是老班长在故意隐瞒实情,怕“我们”知道他舍不得吃鱼而内疚。表现了老班长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大公无私的精神)

  (8)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áng)瓷碗,嚼(jiáo)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9)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táng)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10)“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11)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12)“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13)“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多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多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14)“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15)“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ěr),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16)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17)“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18)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老班长怕影响“我”的身体,故意端起了“上级”的架子。“严厉” 写出了老班长当时的神情很郑重。这“严厉”来源于他对党的忠诚,这“严厉”是对小战士们深沉无私的爱。)

  (19)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20)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táng)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21)我端起搪(táng)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喝鱼汤时的沉重心情。当知道鱼的来之不易后,“我” 实在不忍心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实在不愿意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也实在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通过老班长的神情的变化写出了老班长看到“我们”不喝鱼汤时,又着急又心疼的样子。“小梁, 你不要太脆弱!”这句话暗示“我”不要感情用事,要顾全大局、服从命令。“ 意思只有我知道”和前文中老班长对“我”说的那番严厉的话相呼应,是要“我”安定两个小战士的情绪,喝下鱼汤,补充体力走出草地。)

(22)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通过对老班长的神态描写与上文“我们”不喝鱼汤时的神态相呼应,又与“我”沉重的心情形成了对比,表现出了老班长一心装着战士,唯独没有自己的无私的高尚品质。)//

第二部分(3一22)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我们”三个病号吃,而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23)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通过对老班长的外貌描写,说明老班长的身体已经极为衰弱,死亡已经朝他步步紧逼,为下文写老班长倒下做铺垫。但是老班长仍然鼓励着“我们”,他衰弱的外表与他“饱满的情绪”形成了对比,表现出了老班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24)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25)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26)我们都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27)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gǎn)动了一下,赶紧掣(chè)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28)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写生命垂危的老班长不肯喝鱼汤,他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们,表现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9)“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30)“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31)老班长用粗糙(cāo)的手抚摸着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32)“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33)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yē)着,很久很久。//

第三部分(23一33)写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我们”心情无比悲痛。

  (34)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dōu)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zhān)仰它。(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下这个,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是文章的中心句,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第四部分(34)写“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让“鱼钩”精神永放光芒。

本文作者杨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多音字

的(1)de我的、你的(2)dí的确、的当(3)dì目的、无的放矢(4)dī的士、打的

长(1)cháng长短、长度(2)zhǎng长大、班长

中(1)zhōng中间、中午(2)zhòng正中、中弹

发(1)fā发现、发家(2)fà头发、毛发

和(1)hé平和、温和(2)huò和面、和稀泥(3)hú麻将中常用,和了

行(1)háng 行家、银行(2)xíng 行走、行人

看(1)kàn 看见、好看(2)kān看家、看门

得(1)dé觉得、得到(2)de出得了门了(3)děi如果下雨就得淋湿了

了(1)liǎo了解、明了(2)le快了、走了

背(1)bèi后背、手背(2)bēi背包、背人

骨(1)gǔ骨头、骨干(2)gū骨碌、花骨朵

都(1)dōu都有、全都(2)dū都市、首都

为(1)wéi因为、成为(2)wèi为了

数(1)shù数学、数字(2)shǔ数落、数不清

嚼(1)jiáo细嚼慢咽、咬文嚼字(2)jué咀嚼

别(1)bié分别、区别(2)biè别不过、别扭

号(1)hào 号召、记号(2)háo号叫、风号浪吼

只(1)zhī一只、只身(2)zhǐ只有、只见

宿(1)sù 宿舍、住宿(2) xiǔ一宿、半宿(3)xiù星宿、二十八宿

地(1)dì种地、土地(2)de飞快地跑、修饰动词

处(1)chǔ设身处地、处得来(2)chù到处、住处

着(1)zhe看着、写着(2)zháo着火、睡着(3)zhuó穿着、着陆(4)zhāo着急

给(1)gěi送给、献给(2)jǐ供给、给予

还(1)hái还有、还是(2)huán还钱、还书

见(1)jiàn看见、见面(2)xiàn常用于古诗文中,通现

缝(1)fèng缝隙、门缝(2)féng缝补、缝纫

鲜(1)xiān新鲜、鲜花(2)xiǎn鲜为人知

尽(1)jìn 尽力、尽数(2)jǐn尽管、尽早

调(1)diào调查、调取(2)tiáo调皮、调试

觉(1)jué 觉得、感觉(2)jiào睡觉、午觉

没(1)méi没有、没人(2)mò淹没、沉没

更(1)gèng更加、更多(2)gēng更替、三更

好(1)hǎo 好看、好人(2)hào 爱好、喜好

禁(1)jìn禁止、严禁(2)jīn情不自禁、禁得起

似(1)sì似乎、似是而非(2)shì似的

说(1)shuō说话、学说(2)shuì游说、说服

转(1)zhuǎn 转身、转发(2)zhuàn 转动、转圈

要(1)yào主要、紧要(2)yāo要求、要挟

难(1)nán 难过、难受 (2)nàn 发难、难兄难弟

倒(1)dǎo 倒下、推倒(2)dào 倒车、倒掉

漂(1)piào漂亮(2)piāo漂浮、漂来(3)piǎo漂白

重(1)zhòng重量、重力(2)chóng重新、重复

落(1)luò 落下、掉落(2)là 落下、丢三落四(3)lào 落枕

塞(1)sāi瓶塞、塞子(2)sè堵塞、闭塞(3)sài塞外、出塞

拧(1)nǐng拧干、拧开(2)níng拧起、拧成(3)nìng脾气拧

挨(1)āi挨家挨户、挨着(2)ái挨打、挨饿

强(1)qiáng强大、强壮(2)qiǎng勉强、强笑(3)jiàng倔强

劲(1)jìn使劲、手劲(2)jìng劲风、刚劲

几(1)jǐ所剩无几、几个(2)jī几乎、茶几

3、易错字词

派、驼、颧、鬓、瘦、缝、端、捧、嚼、勤、梁、熬、竟、拧、擦、搀、慌、蹲、秆、掣、垂、噎

炊事、皱纹、青稞、威胁、宿营、衰弱、搪瓷、弥漫、鱼饵、蚯蚓、严峻、疙瘩、收敛、鼓励、毅力、念叨、粗糙、衣兜、瞻仰、重重叠叠、奄奄一息

4、近义词

照顾——照料、威胁——要挟、新鲜——鲜美

衰弱——虚弱、可惜——惋惜、爱惜——爱护

艰苦——艰辛、估计——大约、简单——容易

克服——战胜、坚持——保持、严厉——严肃

收敛——约束、沉重——深重、饱满——充足

鼓励——鼓舞、毅力——恒心、浪费——糟蹋

粗糙——毛糙、胜利——获胜、瞻仰——敬仰

喜出望外——喜不自胜、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5、反义词

照顾——欺负、威胁——安抚、新鲜——腐烂

衰弱——强壮、可惜——幸好、爱惜——糟蹋

艰苦——舒适、估计——确定、简单——困难

克服——放弃、坚持——放弃、严厉——和蔼

收敛——放纵、沉重——轻松、饱满——空虚

鼓励——批评、毅力——消极、浪费——节约

粗糙——光滑、胜利——失败、瞻仰——轻视

喜出望外——大失所望、目不转睛——左顾右盼

奄奄一息——生龙活虎

6、文章主要内容

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7、老班长的性格特征

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人。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一课(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解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