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一词,会令大多数读者莫名有些反感,他们是封建社会中的特殊产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也成为了一种尴尬存在的群体。在明朝时期,太监们的死法可谓是千差万别,甚至其中一位太监的死因,居然是被活活“干”死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奇葩的死法背后,又体现出明朝那些弊政?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明宪宗太监死因揭秘(明宪宗有个大太监死因奇怪)(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他曾两次被立为太子,最终在朱祁镇驾崩之后顺利登上皇位。明宪宗朱见深英明宽厚,是明王朝帝王之中少有的明君之一。明宪宗在位初期,曾为自己的叔叔朱祁钰恢复了皇帝的尊号,甚至还为于谦平反了当年的冤案。

明宪宗太监死因揭秘(明宪宗有个大太监死因奇怪)(2)

纵观成化一朝,朱见深的文治武功相当卓越,他任用贤明大臣商洛治理国政,还对建州女真进行了有效的安抚,并多次进兵重创鞑靼部落,收复了自英宗时期丢失的河套地区。除此之外,朱见深力图改革朝廷吏治,宽免民间赋税,再造一片王朝的盛世场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朱见深晚年时期,他却任用了一批佞臣,并开始亲信太监,这使得明王朝一大积弊得以迅速成型,该弊政正是镇守太监制度。“镇守”本是明朝武官的职位称号,源于“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之语。

明宪宗太监死因揭秘(明宪宗有个大太监死因奇怪)(3)

作为镇守一方的总兵官,这些军中将领往往会掌握一省的兵马大权,可谓是朝廷的梁柱。不过对于这些掌握大权的臣子,皇帝感到极不放心,因此他们选择了自己认为最便捷又可靠的办法,即派遣身边的心腹太监前去监视,并将前方军情如实禀报给自己。如此一来,内监的权力开始大增,并逐渐被朝廷正规化,继而出现镇守太监一职。

镇守太监起于永乐年间,并在成化一朝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直至明朝灭亡,该制度也一直在裁撤与复立中沉浮,却从未被彻底消灭。正是这种可怕的制度,最终豢养出一批蛀虫,以至于引出我们今天的故事。

明宪宗太监死因揭秘(明宪宗有个大太监死因奇怪)(4)

在成化年间,有一位内廷大太监名为吉庆,被朱见深委任为镇守金齿(今云南省保山县)之职,该太监平日里不学无术,只知道溜须拍马讨皇帝的欢心,以至于得到如此重要的职位。不得不说,晚年的朱见深的确是有些糊涂,如果他知道吉庆的所作所为,恐怕会被活活气死。

太监吉庆被委任为镇守使后,立马从京城上路,带着人马向云南金齿进发。吉庆平日里虽对皇帝低三下四,却在民间耀武扬威,他一路之上搜罗了不少的流氓地痞,专门为其充任打手,以至于其所经之路,居然无一家平民得以幸免。这些可怜的平民,或是被抢了家中的财物,或是被掳掠走妻女,却不敢向当地父母官禀报,因为县官也要忙着筹集礼物,用以打发这些朝廷派下来的“瘟神”。

明宪宗太监死因揭秘(明宪宗有个大太监死因奇怪)(5)

在吉庆的带领下,流氓地痞们抢劫了许多的财物,以至于车辆都难以盛装,最终他们只能挑出贵重物品留下,而将其他“不值钱”之物尽数丢弃于路上。吉庆作为头领,倒是得到了一件重要宝贝,该宝贝是某县令花高价所置,算是专门“孝敬”他的奢侈之物,此物便是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

吉庆对夜明珠十分喜爱,甚至专门制作了一个木椟将其收藏起来,整日悬挂于腰间不舍放下,即使是睡觉之时,也要手握夜明珠方能安眠。众流氓对夜明珠早已垂涎三尺,奈何吉庆看管甚严,他们试了多次也无法下手。百般无奈之下,众地痞流氓们便盼望着吉庆早日归西,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将夜明珠据为己有。

明宪宗太监死因揭秘(明宪宗有个大太监死因奇怪)(6)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对坏人也同样适用,过了不久,这群地痞流氓们就听说吉庆得了一种怪病,名为“消渴症”,也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谓的“糖尿病”。严重的病症,令吉庆卧床不起,整日里口渴难耐只想着喝水。不过流氓们倒是高兴万分,因为吉庆一旦病死,不仅自己不会受到处罚,反而还能够瓜分其私财,岂不美哉?于是乎,当吉庆气喘吁吁地向流氓们求水时,他们便以各种借口搪塞,甚至当郎中为其瞧病时,流氓们还偷偷贿赂郎中,为吉庆开出了燥热的药方,致使这位权监喝药完毕后五脏如焚。

此时的吉庆方才意识到,原来流氓们都是盼着自己早死,于是他便将夜明珠主动交给流氓们,请求其为自己寻找清水。达到目的的流氓们,见了夜明珠后便迅速一哄而散,将吉庆丢下不管。可怜这位当权太监,在极度缺水之下,身体各处均出现干裂的迹象,继而在极度痛苦中死去,直至一个月后腐烂生虫,才有当地好心人将其草草掩埋,算是了却了可耻的一生。

明宪宗太监死因揭秘(明宪宗有个大太监死因奇怪)(7)

太监吉庆的故事,是明王朝镇守太监制度的一个缩影,他不能代表一个时代,却能阐述一种现象。无可置疑,吉庆是可耻的,但是在可耻的背后,是皇帝本人亲手培植了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由此可见,明代的镇守太监制度,是一个鄙俗且恶劣的制度,更是一种令明王朝亡于权阉的“懊糟”制度。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