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桃花香味 淡淡的梨花香(1)

家乡的梨花沟生发出我无数的梦想,曾激掀起我人生航程中的惊涛骇浪,也流淌出无数细小的朵朵浪花。美丽的梨花沟,想也想不完,说也说不尽的眼泪与欢乐,情爱与哀愁。

  关于梨花沟,有一个优美而忧伤的传说。梨花沟原不叫梨花沟,因为沟的位置在合阳县城西边,所以人们管它叫西沟。北边黄龙山有一个梨花洞,洞里藏着一条修炼了500年的梨花蟒。一天,黄龙山飞来了两条恶龙——黄龙和黑龙。黄龙和黑龙为了争夺山主,相互恶斗了七七四十九天,结果黑龙被黄龙所杀,黑龙的血溅红了山上的崖石,从此有了“红石崖”。黑龙的血也溅红了梨花洞,损了梨花蟒的修行,梨花蟒在黄龙山藏不住了,跑到合阳县城西沟里。因为修行受损,梨花蟒伤心地哭了三天三夜,哭得荒沟一夜之间长满了梨树,开遍了梨花。每逢梨花盛开时节,淡淡梨花之香,幽香十里,从此,人们把西沟叫梨花沟。梨花沟北边的深沟岔里有一个泉眼,泉水一年四季汩汩不断,清清的泉水泛出朵朵梨花,人们称此泉为“梨花泉”。梨花泉流出甘甜的泉水,汇成一条小溪,流经丹阳洞、弥陀院、孙家沟、老田沟、堡崖沟、芦苇沟,最后流到金水沟,汇入金水河一直向东,流入黄河,再到风陵渡打个弯,滔滔东去,流奔大海。

  小溪一路流过,飘载着朵朵梨花瓣,清澈见底的梨花水,雪白的梨花瓣,流水情深,落花意浓,一路鸟语花香,低吟浅唱,两相依依,不分不离,人们给这条小溪用梨花冠了一个名,叫梨花溪。

淡淡的桃花香味 淡淡的梨花香(2)

传说汉刘秀当年被王莽的军队所追,只身逃到梨花沟中间一个小岛上,梨花蟒施展法术救了刘秀。刘秀当了皇帝,感恩梨花蟒救命之恩,在小岛上建了一座梨花观,供奉着梨花蟒,命此岛为金城堡。从此梨花沟更是满坡满岔长满梨树,开遍了梨花。踏青郊游者,寻诗弄赋者,漫步行走在梨花小道上,穿梭在梨花树下,听着梨花溪淙淙的流水声,还有飞来飞去的小鸟声,瓣瓣梨花落在游人的身上,好似天女散花一般,真是花落全身白,幽香醉人心。

到了唐朝,名道马丹阳看中了梨花沟这块世外桃源宝地,隐居穴洞,招徒授道。后来有一云游僧人也看上了这一梦中仙境,在丹阳洞的对面挖了8个窑洞,收弟子讲佛,寺院叫弥陀院。一时间梨花沟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求佛还愿,香火甚盛。香火旺了,梨花蟒呆不住了,腾云驾雾回到黄龙山。梨花蟒走了,满坡满岔的梨花全凋谢了,梨树也枯死了,从此梨花沟又变成了一道荒沟。

  村上的老人们经常讲梨花沟和梨花蟒的故事,到底谁见过梨花蟒,至今谁也说不清。

  我外婆家在县城西北宋家庄,小时候,我随母亲到外婆家来回都要绕过梨花沟。出门时,心里老想着这次能看到梨花蟒,快走到梨花沟时,不知怎的,小小的心里总有点怕,我由不得拉紧了母亲的衣角,沟里突然发出的什么叫声,或路上起了一股旋风,吓得我忙躲在母亲的身后抱住母亲不放。尽管如此,我还是瞪着眼睛窥视四周,看有没有梨花蟒出现。当听到母亲说什么也没有时,虽然不那么紧张了,心里总是有点遗憾的感觉。走外婆家来回走了几十年,每次都想见到梨花蟒,每次都没有看到梨花蟒。

  上小学时,我们一群小伙伴每到星期天或假期都要到梨花沟捉蝴蝶,摘酸枣,偷瓜,捉迷藏,给生产队割草,翻梁过岭。那天真无邪的笑声,噘嘴勾小拇指“恼了”的姿态,追拉女伙伴辫子的神气样,至今留在金城堡上,梨花溪边,梨花沟的坡坡岔岔里。

  记得有一次,我们五六个小伙伴在梨花沟上边的地里偷西瓜,正当我们看着“丰硕成果”满心喜悦时,突然从地里窜出一条一米长的蛇,吓得我们四处跑散,还是年龄较大的安娃哥镇定自若,只见他不慌不忙,猛地逮住蛇尾,提起来抡了两圈,扔到梨花沟去了,可惜这条蛇不是白颜色的,是黑色的。

  后来,我们长成少男少女,聚到一起仍然是青梅竹马,亲密无间。我们经常遐想在长满蒿草的梨花小道上,我们相依在绿绿的草坪上,虽然没有了梨花,却有了杏花。我们站在杏树下,畅谈着未来,寄托着青春,我们尝着小杏,品味着人生的酸与苦、香与甜。

  上世纪60年代初,红旗猎猎,战鼓咚咚,100多名青年男女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革命歌曲,开进梨花沟植树造林。火热的胸膛,震撼天地的豪言壮语,被打上阶级烙印的革命化汗水,至今在沟坡的鱼鳞坑里,沟道疯长的槐树叶上,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听到、闻到……

  上世纪70年代,梨花沟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开工了,全大队几百口子人日夜奋战了半年,移山填沟,筑起一座大坝,拦截住梨花泉流出的泉水,聚汇成能养鱼能划船的100多亩水面的大坝。桶粗的铁管像一条黑色长龙从水坝里腾空跃起,直飞沟上,龙口里吐出一股清水,跌落在水渠里,溅起浪花,向南流去,向东流去……后来人们把这水坝叫做梨花坝。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几十年,如今的梨花沟仍然在那里静静地卧着,梨花泉的水还在日夜不停地往外涌,不知什么原因,水坝里的水面始终不见增高。坝上的黑色长龙照样在沟坡上爬着,不过是一条死龙了,十几年没见到龙口里吐过一次水。梨花溪几乎要枯干了,因为梨花坝挡住了梨花溪的源头。

淡淡的桃花香味 淡淡的梨花香(3)

尽管梨花沟几经沧桑,我还是喜欢到梨花沟来,几十年痴心不改。一有空,我就跑到梨花沟,从坡上跑到坡下,从坡下走到坡上,从水坝上走到沟后边的梨花泉,又从梨花泉绕到后沟岔的槐树林里,大声吼几声嗓门,吟几首诗。我特别爱朗诵自己写的《蝶恋花·相思》中的几句词:相忆少年浊泪迸。雨打梨花、薄命苍天定。四月西沟尝小杏,心中酸味今犹更。少年时的老杏树已经枯死了,新长起来的小杏树到了四五月,树枝上长满了小青杏,不要说尝一口,看到它口中的酸味就溢出来了,而且是几十年前少年时的酸味。

近几年到梨花沟的人越来越多了,有钓鱼的、有散步的、有踏青的、有晨练的……在当今人造自然的社会里,像梨花沟这样的野沟、野水、野树、野草、野花、野石、野鸟、野鱼,实在野得太少了。听说西街村要开发梨花沟,但愿开发者尽量保护着现在的野生野味,只有野味才是大自然的真实。(党宪宗/文 黄玮/图)

END

淡淡的桃花香味 淡淡的梨花香(4)

来源:渭南日报·华山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