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只要上过学,就经历过阅读,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阅读体验和思考 阅读的思考?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阅读体验和思考 阅读的思考

阅读体验和思考 阅读的思考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只要上过学,就经历过阅读,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我们为了完成学习或工作,会去看很多学业或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增加知识和技巧,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为了了解社会的发展,会阅读新闻、娱乐、法制等相关文字,使自己不脱离社会,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潮流,了解日新月异的信息;

我们会阅读文学作品,从故事、小说中了解他人的故事,从诗歌、散文中,学习表达情绪,领悟意境;

我们阅读历史书籍,了解各名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了解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的影响,更深入地思考和借鉴;

当然,我们也会看经济学、管理学、生活类、等等书籍......

在看这些书的时候,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是阅读的过程很愉快,象跟一个智者在聊天,他带着你领略了原来没有看过的风景;二是,看过的书,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能用上。但我发现,很多时候,过一段时间,原来读过的书会忘记,虽然我经常安慰自己,没有真正忘记,需要的时候,还会想起,但如果只是没有形成体系,时间长了,能想起来的,还是挺少;三是,读完一本书后,在写读书笔记或感悟时,很难深入和多角度思考,做到比较深入的内化。

所以,今天看到刘润老师在公众号上分享的读书清单,推荐给大家,他推荐的这个书单,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也比较偏商业,但可以知道我们建立一个思考体系,但如果有空,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看看,有利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刘润老师推荐的书单:

第1个领域,经济学。

第1本书,《经济学(第19版)》,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是所有微观的商业行为,聚合到宏观上的体现。

第2本书,《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

薛兆丰老师,能把复杂的事情讲明白的能力。

第3本书,《牛奶可乐经济学(1-4)》,罗伯特·弗兰克。

读这套书,是为了把理论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比如说,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比男模特高?打开冰箱时,为什么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亮?

第4本书,《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丹尼尔·卡尼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人类的思考模式,有快和慢两个系统,我们的决策过程,也常常充满了偏见和谬误。卡尼曼用很多经典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信,并且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5本书,《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这本书,站在了一个更大的地理观、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进化,来看待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6本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拉斯·特维德。

这本书,给我们建立了另外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经济周期。

第2个领域,组织行为学。

第7本书,《组织行为学(第18版)》,斯蒂芬·罗宾斯。

经济学是外部视角,看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行为特征。而组织行为学,是从一个组织内部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

第8本书,《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李育辉。

李育辉老师,是人民大学的教授。人民大学在研究组织行为学这个领域内,我不敢说是最好吧,至少也可以说是之一。当你看不懂《组织行为学》的时候,看看李育辉老师的一些看法,尤其是她对组织行为学新鲜出炉的前沿研究,有着深刻地解读。

第3个领域,管理学。

第9本书,《管理学(第13版)》,斯蒂芬·罗宾斯。

你发现了吗?这本书的作者,和《组织行为学(第18版)》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打个比方,组织行为学,是站在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思考、理解组织这个结构本身。而管理学,是站在一个内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管理动作,去改变、影响这个结构。

第10本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它能帮你去搭建德鲁克对管理认知的一个基本体系。管理者要做到卓有成效,必须注意时间管理、用人之长、有效决策。这本书,也是他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

第4个领域,战略。

第11本书,《战略历程(第2版)》,亨利·明茨伯格。

战略这个词,就像领导力一样,是一个特别“大”的词。每个人都试图用他的逻辑,去解释他的大词,听上去都有道理,但解释越堆越多,无形中增加了大家的认知负担。

这本书,归纳总结了战略管理的“十大门派”。看完它,你能获得对战略的框架性理解,快速了解各大门派的主张。

就像你读“武术大全”一样,各家的学说,你都了解一些。未来,你再听到别人讲战略的时候,就能把他们的看法,分门别类地放到你的战略框架里去。

第12本书,《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他的书,可以在很多商学院学生、教授、公司CEO的书架上找到。

虽然,有很多人研究了他的竞争战略,写成了文章,但我依然建议你读原著,因为中间有很多的案例和细节,值得好好看一看。

第13本书,《平台战略》,陈威如。

除了《竞争战略》,还有一本中国作者陈威如写的《平台战略》,我也列进来了。

陈威如老师,原来是中欧的教授,后来做过菜鸟的首席战略官。

他写的这本《平台战略》,有点特别。研究的不是一家公司和另外一家公司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和另一个生态的竞争。

第5个领域,营销管理。

第14本书,《营销管理(第15版)》,菲利普·科特勒。

对经济学有概念了,内部的组织管理好了,战略也清晰了,人员管理也到位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和外部做交易了。

这本《营销管理》,也被很多学者誉为市场营销学的圣经。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人能把营销管理,说得如此逻辑化。

第15本书,《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

罗伯特·西奥迪尼,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在书里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极具说服力,为什么人们总是容易上当,总结了6个影响他人的心理力量,劝说秘籍。

第16本书,《定位》,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营销管理中,有一些不得不研究的东西,比如说定位,比如说定价。

什么是定位?定位的基本逻辑,是要找到我和别人的差异性。

这本《定位》,解析了“定位”观念的产生。仅仅满足需求,不一定能赢得用户,进入用户心智,才能赢得用户。

第17本书,《定价制胜》,赫尔曼·西蒙。

在4P理论中,定价这个词的覆盖面很广,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价格歧视、价格锚定、动态定价、定价创新、各种定价法,等等等等关于定价的心理和逻辑的研究,都在这个词的涵盖范围之内。

价格,无处不在。所以定价,永远是值得系统性地学习的。

第18本书,《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所有营销行为研究到最后,就是在研究“人”。《乌合之众》的研究对象,就是“一群人”。

第19本书,《有闲阶级论》,索尔斯坦·凡勃仑。

据说1899年,《有闲阶级论》问世的时候,西方知识分子人手一本。这本书,也在试着理解“人”。

第20本书,《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这本书,非常抽象,甚至有些细思极恐。简单来说,《自私的基因》表达的是,人的一切需求,都来源于一个更底层的控制力量,基因。而生物,也许只是基因的一个载体。

第6个领域,金融学。

第21本书,《香帅金融学讲义》,香帅。

这本香帅老师的金融学讲义,讲得非常透彻。大到金融发展的历史、科技金融的未来,小到股票、基金等工具的运用,都给你讲明白了。

第22本书,《基础会计(第7版)》,陈国辉。

这本《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的版本,是大家学的最广泛的版本。

第23本书,《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达雷尔·穆利斯。

这本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认可的一本会计入门读物,可能可以帮到你。这本书,以一个小男孩开柠檬汁摊作为背景,按照小男孩做广告牌、向妈妈借钱、从杂货店买柠檬,卖柠檬汁给邻居的过程,一步步来讲最基本的会计原理和方法。

第24本书,《一本书读懂财报(全新修订版)》,肖星。

这本《一本书读懂财报》,可能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接地气、易上手的书了。

第7个领域,博弈论。

第25本书,《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冯·诺依曼。

这本《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研究的是合作博弈理论,零和博弈的求解方法,用数学模型分析人们在不确定性下的决策行为。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博弈论的尽头,全是数学。

第26本书,《妙趣横生博弈论》,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

看到数学两个字,很多人可能已经想跑了。别担心,博弈论这个东西,可深可浅。往深了说,全是数学公式。往浅了说,也有海量的趣事。

第8个领域,中国商业史。

第27本书,《激荡三十年》,吴晓波。

第28本书,《激荡十年》,吴晓波。

第29本书,《跌宕一百年》,吴晓波。

第30本书,《浩荡两千年》,吴晓波。

第9个领域,创新。

第31本书,《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这本书的封面上,还赫然写着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即便你做对了所有事,依然有可能会错失城池。

第二句话是,完美的管理,正在导致大企业走向衰败。

第32本书,《失控》,凯文·凯利。

这是一本思考人类社会进化的著作,是用进化论的逻辑,来诠释创新。

第10个领域,个人习惯。

第33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希望你能通过学习这七个习惯,养成自己的真正好的商业习惯。

第34本书,《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解释了逻辑势能,和结构化思维的概念。比如说,做工作报告的时候,应该先说结论。骗子说话的时候,会先说冲突。表现自己一定能做到的时候,要先说问题。这本书,能帮助你在重要时刻,不输在表达上。

第35本书,《刘嘉概率论通识讲义》,刘嘉。

当你真的和商业世界打交道就会知道,在商业世界里没有确定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是,行为×概率=结果。

说得消极一点,我们所有的战略,所有的行为,包括啃完这35本书,都只是为了改变概率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