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艾小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自从进入农历五月,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热、湿、食欲不佳、心烦不安、无精打采,有些人还会出现湿疹复发的情况。

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天地交泰之月,阴阳混沌不分,人体脏腑气血受极大的影响,人身、肚里空荡荡,走路无力,没有精神。其中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而端午之日为九毒日之首。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

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而此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所以不适合再进行消耗性的活动:吃冷饮、流大汗、房事......

再加上端午的时候,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

而这时,自然界的气候容易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因此民间习俗流行在门前插艾条,喝雄黄酒,泡艾草浴以达到端午除邪辟秽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2019年九毒日

前3天:2019年6月07日-6月09日「初毒日」

中3天:2019年6月17日-6月19日「中毒日」

后3天:2019年6月27日-6月29日「末毒日」

以上9天是一年中最毒的时候,被称为【九毒日】!

抓住这个排毒日,排寒毒,水毒,湿毒,痰毒,血毒,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排寒毒

前边我们也说过,五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大自然阳气最旺,而如果我们可以利于这么一个大好的“天时”条件,通过艾灸排除体内的寒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我们可以通过艾灸督脉、百会、大椎、命门、至阳、神阙、关元等穴,可以振发一身之阳气,达到排寒的目的。

在这里,小九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做1-2次的长蛇灸(督脉灸),再配合穴位艾灸,效果会更好。

▼长蛇灸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

▼百会穴

▼大椎穴

▼命门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3)

▼至阳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4)

▼神阙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5)

▼关元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6)

2

排痰毒湿毒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话,农历五月,夏季开始,暑湿之气日盛,阳气外泄,其实脏腑里边是阴寒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护阳气,忌寒凉。此时,尤其是我们脾胃之气会明显减弱,运化水湿的功能也会降低,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护脾胃之气,提高脾胃运化功能。

脾胃功能一旦虚弱,体内水湿之气就会不能正常代谢,长期如此,会生痰湿,我们可以通过艾灸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艾灸脾腧、中脘、曲池、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来提高脾胃功能,排除痰毒湿毒。

▼脾腧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7)

▼中脘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8)

▼足三里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9)

▼阴陵泉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0)

▼丰隆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1)

▼三阴交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2)

3

排血瘀之毒

气虚则血虚,久则必血瘀。

对于很多血瘀体质的人,我们主要靠增补气血,活血化瘀的艾灸方法进行调理,通过补益阳气,增强气血达到以气化形,排除血瘀之毒。

气滞血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加肝俞,期门,太冲

▼肝俞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3)

▼期门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4)

▼太冲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5)

气虚血瘀:关元,气海,中脘,膻中等

▼关元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6)

▼气海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7)

▼中脘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8)

▼膻中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19)

血寒血瘀: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关元,阴陵泉

▼心俞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0)

▼肝俞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1)

▼脾俞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2)

▼肾俞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3)

▼关元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4)

▼阴陵泉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5)

血热血瘀:太冲,中都,膈俞等穴位

▼太冲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6)

▼中都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7)

▼膈俞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8)

湿痰阻遏:阴陵泉,中脘,天枢,水分等穴位加减

▼阴陵泉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29)

▼中脘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30)

▼天枢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31)

▼水分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32)

跌打手术损伤:用大杼,阳陵泉等穴位。

▼大杼穴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33)

▼阳陵泉

排出体内寒湿 艾灸(教你如何排除寒)(34)

4

艾叶泡浴:祛寒祛毒

除了艾灸,小九还强烈推荐各位多进行艾叶泡浴。

根据古代医药书籍,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

而艾浴是药浴疗法的一种,药浴疗法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

战国时期,士大夫们已盛行用兰草、艾叶等香料香药煎煮沐浴,以达到芳香爽身保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