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大陆,认可度最高的所谓“理工高校双雄”,一所是位于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爱因斯坦母校,另外一所就是帝国理工,而且因为帝国理工在留学生申请中比较热门,所以竞争也比较激烈。

众所周知,帝国理工是一所世界排名前十的学校,不管QS还是Times都榜上有名,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这主要是因为帝国理工不论在学术实力、论文发表量 、还是教授声誉这些方面都具有比较高的水准。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1)

今天,大圣留学导师Shawn将会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他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校园生活、课业方面的收获、以及职业规划、求职技巧。

Shawn.S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 processing Msc,现就职于BAT某家,主要从事广告检索排序方面的相关研发工作。

校园生活

* 饮食 *

帝国理工的食堂一共有四处。

jcr是提供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scr是提供给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研究生可以自由选择以上两处餐厅,而本科生和博士生之间的界限则是比较分明的。

这两所餐厅的菜品都是中规中矩的类型,同时提供西餐和中餐,早上会供应包子,虽然不是很好吃,但是对于“中国胃”来说还是要比西餐可口不少,可以尝试一下。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2)

另外还有qtr,关于这一处餐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每逢集会,它会被征用做一些展览,所以餐品的供应并不是很稳定。相比较前两个食堂,qtr的餐品规格要高一些,种类也更加丰富,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更大。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3)

最后还有一处食堂是hbar。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恐怕这里是公认的“没有选择的选择”。因为这里常年提供炸鸡、薯条和烤鱼之类典型的英式食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是非常“地道”的英式餐厅了。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4)

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在以上四处餐厅用餐都是有折扣的,差不多5磅就可以吃好一餐,如果是外来人员的话,费用会贵出不少。如果不想在学校里吃饭,校外也有很多选择。出校门前往地铁站的路上就有许多泰国、缅甸、中国餐厅,味道也都是很OK的。

* 住宿 *

对于本科来说,是建议住校的。首先是距离学校近,十分便利,其次是会有一些补贴,第三是学校宿舍在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第四就是住宿舍会比较省心,不需要自己去交水电费之类的项目。尤其是如果在外合租还需要分开交纳 ,这是比较让人头疼的事。

对于研究生阶段,严格来说帝国理工是不提供学生宿舍,而是有官方合作的公寓。作为企业,可想而知这中间势必是有利可图的,他们所提供的两处公寓距离学校都非常远,乘坐地铁需要1~1.5小时,而且价格也偏贵,大概是300磅/周的水平,所以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 交通 *

下面图中,左边的红色方框是IC“家门口”的南肯辛顿地铁站,右边的红圆框则是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中国城。每逢周五或是周六下课,很多中国留学生都会选择去这里。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5)

这条地铁线可以说是伦敦的一条主动脉 贯穿起了机场、中国城、伦敦塔桥等重要位置,北部还可以到达诺丁山。在诺丁山集市上会有古董售卖以及歌剧表演,是一个充满了文艺气息的地方。

* 校内环境 *

IC并不大,四栋大楼、一片草地几乎就是它的全部了。众所周知,帝国理工的标志性建筑是Queenstower,在这里想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点:每年2月份,Queenstower都会举行蹦极。

因为每年的2~3月是第一个term结束的阶段,这个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发奋复习准备结业考试,而蹦极和跳楼机的项目就是用来给大家解压的。每年参与这项活动的学生人数都非常多,可以说已经成为了IC的一项传统。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6)

在Queenstower的下面有一片草坪,在这里经常会举办招聘会以及高科技的一些展览。每逢周末这里还会有不少外来游客 ,在这里,外国人对于草坪的那一种特殊的情结可以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有草坪的地方就会有野炊”,真的是毫不夸张。

* 周边环境 *

与帝国理工相隔一条街,就是皇家阿尔伯特学院,它是英国最著名的皇室学院。每年5月,帝国理工校方会租用阿尔伯特学院的音乐厅,为顺利毕业莘莘学子举行毕业典礼。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内部陈设可以说是相当的华丽壮观,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就读帝国理工,课余最棒的休闲场所就是海德公园了,大概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海德公园是英国最棒的皇室公园,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在这里可以看到小松鼠、天鹅之类的动物。很多人会选择在这里晨练、骑单车。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7)

帝国理工周边有许多超市可供选择,如果是购买新鲜糕点、蔬菜水果,推荐Waitrose一类的精品超市,其他的大部分日用需要都可以在大众超市解决。如果住的距离学校比较远,比如说像前面提到的研究生公寓,那么在那里会有一些低价超市,肉类甚至卖得比国内还要便宜。

除了这些线下超市,也还有线上外卖可以选择,当然前提是你可以接受这里的配送效率,基本上以送到为标准,时效性方面就不要抱有什么期待了。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8)

* 课余活动 *

从文化兼容的角度出发,推荐大家可以参加一些小语种俱乐部,因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以及交流碰撞,同时也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9)

运动类的社团有很多,除了常见的球类运动,帝国理工甚至有泰拳之类的club供你选择,这些运动类club的所有活动都在IC的体育馆内举行。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IC的体育馆很小,在两三层楼的空间里集合了包括游泳馆、健身房在内的多种功能分区。健身房也很小,每年的年费只要40磅,很便宜,当然设施也比较有限,游泳池的长度大概在25米左右。

除了健身房和游泳池,体育馆内还有一块固有场地就是提供给运动类club的活动场地了。因为这一块场地的面积有限,但是有需要满足各种club的需要,所以推出了预定制度:工作人员会根据预定需求不断地布置、撤换运动装置,包括篮球架、足球网、乒乓球台等等,而且每次只能预定一个小时,可以想见在IC运动资源的稀缺程度了。

课业问题

* 学历背景 *

虽然IC的研究生只有一年,但是这一年是含金量很高的一年,就读IC的研究生对于个人来说也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成本,所以说是时效性很高的选择。

可以说,只要是从IC顺利毕业的学生,那么恭喜你,在求职的过程中,除了像投行这样的,可能会对本科背景有进一步的考察,面对其他绝大部分的,包括顶级投行、私募、会计金融在内的企业,你的学历方面都是不存在困扰的。

像互联网公司这种对于学历要求更宽容一些的,就更不在话下了。如果有万一没通过,那就需要反思一下简历的具体项目内容了。

* 关于课程 *

一般来说,课业的构成都是必修课和选修分别4~5门,总计8~9门的课程,需要得到90分以上的学分,加上一篇论文,最终来综合评定你的学业等级。如果想要拿到好的评定,那么每一门课程平均需要达到70分以上。

拿我比较了解的工程类举例,以考试类型来划分的话,课程分为三种——

首先是纯coursework。从秋季入学到毕业,这类课程都没有考试,但是每1~2个月都会有一个大作业。完成所有的大作业之后会从中选取4、5次作为你的最终评定标准。

选择纯coursework最大的特点是能有效缓解期末考试的压力,当然也有缺点,就是最终得分不会太高。因为coursework课程的评定似于对一篇论文的评定,不是很好去量化。但是总体来说,纯coursework在学生当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接下来是coursework结合考试的类型,这种就是平时作业和期末都很重要,基本是没有人愿意选的,一般也都是必修课才采用这样的形式。

最后还有一种就是纯考试类型的。选择这样的课程在初期会很潇洒,很可能半学期就完成了课程,剩余的时间里也没有作业,只是说在考试周会多一项安排。

这种类型的课程比较适合“考神”和擅长应试的同学。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考试周的压力还是不可小觑的,所以说如果这种课程选的太多也是有一定风险性的。

在这里分享一个选课的小tips。就EE专业而言,有关于综合人工智能(machine learning)的课程在选课阶段最好要占有一定的比重,因为你的coursework 对于后期打造求职简历以及面试都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如果说你个人未来的研究方向或者说职业规划很明确是硬件电子/强化电器类的方向的,那可以不用考虑这个。

之所以推荐同学们选择这一类课程,并不是说希望大家直接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因为企业级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复杂度是非常高的,而在学校里能接触到的上限也只是理论上的“复杂”。

只是说这些课程能够给你带来一个启蒙的效果,建立一个初步的概念,以至于可以让你在简历体现出对这个行业一定的了解、在面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

* 关于教师 *

在IC金融和经济学院的中国老师不多,但是在工程学院你会看到很多亚裔面孔的教师。在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有着类似国内老师的风格,比如划重点、圈考试范围。

有些老师会比较懒,每年的考卷内容都只是做微调,重复率可以达到30%左右。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老师就容易过,他们在出考卷的环节放宽松,打分的环节就比较苛刻了。

还有一些高专业水准的老师就比较“变态”了。最有名的一位是来自麻省理工的教授,他当年的考卷让很多人崩溃,甚至自己估分只有10分左右,因为几乎所有题目都需要深思熟虑,而且都没有把握是完全做对的。

但是其实他最后给的评分反而会比较好。因为这个老师会注重你的思路,只要有体现逻辑的步骤都是会得到肯定的。所以说选到了这样的老师就是心理压力会比较大,而且不只是考试,这样的老师考前也是坏坏的,可能会给你划一堆并不考的重点。(手动狗头)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10)

在期末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poster展示,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研究论文做成一个小海报,张贴到展板上。学校的每一位教授都会来看这些海报,如果他对你的研究感兴趣,你们就会有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除了找到你,对你感兴趣的教授也会和你的指导老师进一步沟通,如果教授认为你做的内容确实很有价值,那么你就会有机会去申请读他的博士生。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计划,那么在IC读博士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这里教师虽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博士生导师收了学生以后会“放羊”,但是整体来说这里的教授都还是比较负责的,会尽可能的给到你需要的资源和帮助。

如果确认要读博,在毕设选题和导师选择的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和老师提前多做沟通,比如说聊一聊你感兴趣的方向。

因为老师给出的题目是非常多的,比如一个系只有20~30个学生,老师可能会给到70 的题目,那些没有人选的课题自然就不会开设课程了。如果你有自己很感兴趣的领域,前期积极主动去沟通,碰到开明的老师,也有可能会额外新开课程。所以些方面都比较灵活人性化的,大家可以放心。

实习与求职

* 实习和招聘 *

帝国理工位于伦敦富人区,在这里能看到很多皇室、贵族一类的人群,同时每年也有很多大企业也会选择在这里做招聘或是提供实习机会。

在Queenstowor附近的草坪,常年会有career events,基本每半个月到一个月就会举行一次。像谷歌、巴克莱、麦肯锡、普华永道之类的公司都会在这里做宣讲,所以这是一个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或许有些同学觉得这些名企并不是自己的目标企业,但是还是推荐大家多多去参与。因为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至少可以让你对市场的需求以及自身的优势劣势有更明晰的认识,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有趣的是,你会有时会发现,负责做招聘宣讲工作的正是你的中国籍师哥师姐。如果你在events的环节和企业沟通顺利,就有机会获得一个类似“内推”的机会,可以直接进入后几轮的面试,这样一来可以节省不少精力。所以综上所述是很推荐大家多多参与这样的就业交流会的。

* 求职准备 *

校方的就业指导中心的career service会给每位学生提供一次免费的CV修改,千万不要小看这项服务的价值。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工作几年的人,我的感触是,在简历当中体现出你的职业规划发展,或者说专业导向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面试官对判断你是否符合一个岗位的需求,几乎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学生的简历通篇都是描述自己在实验室的工作或者是一些志愿经历,其实这在面试者看来是有欠专业性的。我们希望看到你的简历能凸显出和学位挂钩的部分,以及你的个人职业倾向性,这是判断究竟团队和项目的哪一部分更加适合你的重要依据。

所以说career service提供的1对1指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项资源大家在做求职准备工作的阶段里一定不要忽视。

6~9月是完成毕设的时间段,如果只是考虑夏季释放的那一批实习机会,那时间就相当紧张了。因为IC的毕设水准还是很高的,相当于要求你在3个月产出一片SCI级别的论文。

当然有些老师会比较宽容,产出一个校级的小论文,再做一个poster,也可以过,但是像这样的情况很少,所以如果想要在保证毕设质量的同时找到一份不错的实习,还需要提前多做准备。

在我看来,5~7月其实就是一个是非常好的空档期,不论是投国内还是国外,这个时间段内都有很多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接触到一些全职的岗位机会。

有些同学倾向于回国以后再找工作,这样一来,时间当然是非常充裕的,但是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回国后直接工作,和前面提到的选择一年制研究生一样,主要是考虑时间成本。

如果说回国以后再找工作,有些企业可以春季入职,而有一些国企之类的,会安排你在秋季入职。在我看来这样的节奏就比较拖沓了。当然,如果是选择留出一段空白期去游历,也未尝不可,这就是个人规划的不同了。

申请建议

* 语言要求 *

目前IC的语言要求是总分7,小分6.5。如果雅思分数不够就需要读语言班,但这是有风险的,因为语言班有可能会被劝退,当你可能已经习惯了身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但是却被劝退,这种滋味是很不也好受的,所以还是尽可能尽早地搞定雅思,不要让语言成为障碍。

* 申请文书 *

首要的就是成绩单(考察本科学校背景和GPA)以及PS(通过竞赛、实习等方面考量软实力)。需要注意的是,PS的内容一定不要和CV重复,PS需要体现的是“你为这个想要申请的专业做出过哪些努力”,就和前面说到的毕业以后的求职简历有很相似。

一定不要在PS里罗列和专业申请无关的经历,而是要体现出你的专业度或者意向度。社团活动的部分也是可以展示的,但是需要作为另一个部分,不要和专业性的内容混淆,这些都是附加的,体现专业度和申请意愿的内容才是核心。

这里要说到一个参与竞赛的问题。因为不论CV还是PS,我们并不是靠一纸材料就能达成申请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真实的经历,才能在申请的时候更好地呈现。

欧洲顶尖大学建筑学院(四栋大楼一片草地)(11)

上图列举的一些项目,如果有资源的话,还是推荐大家多多参与。其实有一些竞赛,即使是对于本科阶段来说,难度也并不是很高,比如建模、电子设计等。但是这样的经历适合你未来所学息息相关的。

而且你会发现,这样的竞赛,你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在接触、参与,虽然它不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但是慢慢就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项目,如果别人都有参赛经历甚至是获奖名次,而你在这方面是空白,就会显得比较另类了。

即使你的水平确实是有限,可能在相关竞赛这不一部分没有很出彩的成绩,但是也至少能够体现出你对于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这对于申请,甚至是以后的求职都是有所帮助的。

* 推荐信 *

选择尽可能高级别的推荐。在众多申请中,如果只是普通级别的推荐信,那就仅仅是一个lecture,而如果你能找到professor甚至是association professor这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来推荐,效果就会很不一样。无论是不是他亲自写的推荐信,只要他愿意担任你的推荐人,都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答疑环节

Q:一堂课多少人 ?

A:这个是分大小课的。如果是专业课,大概在二三十人,如果是大课,像院系甚至跨院系的课程,可能会有将近五六十人。

Q:和tutor深入交流的机会多么?

A:机会是有的。有时候老师在讲完课以后还会专门安排时间讲解作业,这时候就可以和tutor或者tutor带的博士生沟,tutor都是是很乐于解答学生的问题的,这点不用担心。

Q:做研究和学术的资源如何?

A:这方面很OK。不论是申请专利还是其他一切相关的学术资源,导师都会提点到。举例来说,如果你没有自己明确感兴趣的方向,而你的导师是偏应用设施一类的,那么你所需要各种高精仪器这些,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导师也会尽可能的满足你。

Q:伙食如何?

A:初来乍到很难以忍受,后来习惯了就越来越觉得好吃了。因为在这里其实可以尝试的食物还是挺多的,可以自己选择时不时的改善伙食~

Q:课业压力大么?

A:说实话课业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做coursework的时候,有一些难度比较高的coursework会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展,就让人比较崩溃,需要去反复琢磨老师的音视频资料。其实正常来说,只要你保持一定的学习节奏,这一年的过程并不会很困难,但是对于拖延症的同学,就会有些难以消化吸收。

Q:在帝国理工的一年收获大么?

A:研究生阶段的所学肯定是理论多于实践的,因为如果在一年的时间里去做很多实践,不得不放弃一些课程,甚至会出现无法修够学分的情况,所以还是需要学会分配时间。这其实也是锻炼自己能力的过程。不过建议大家的毕设不要选择纯理论方面的,尽量选择一个具体的项目,这样做毕设的过程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摸清从理论到实践一整个流程。

Q:计算机专业难么?

A:IC的计算机几个方向,其中CS(computer science)是接受跨专业申请的,他的课程难度会低很多。一些CS的学生就是从金融等专业转过来的。它的课程内容比较基础,但是可供选修的课程是和大院一致的。

Q:帝国理工的申请难度如何?

A:EE和CS的申请难度相当,两者的录取率都不是很高,大概在10%以内。GPA88以上会比较有把握,这是第一点,要保证自己的硬性条件过关。另外,IC的录取和国内有一些不同,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是扩招的趋势,而IC则长期保持一定的容量,所以录取率很大程度也是会受申请基数影响的。

Q:为什么选择回国?

A:瞄准互联网行业就业的话,其实除了像美国这样的环境,其他都不是很推荐。比如在英国,互联网行业所给到的薪资,在当地生活水平的参考之下,性价比就比较低。当然,如果你是困扰于国内公司的加班文化,那留在国外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本文为大圣留学导师原创撰写,严禁转载,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