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文】过去有关职场剧的一句经典吐槽是:“国产职场剧从不让人失望的一点,就在于它总是让人失望。”而当刚刚大结局的《理想之城》在豆瓣网上以7.6分取得高口碑时,新的问题又变成:“高口碑职场剧,为什么总是难出圈?”职场,一直是影视剧集中不可绕开的重要元素。无论是观众还是整个行业,大家一直在等待优秀作品的出现,引领国产职场题材实现真正的升级。

“这才是国产职场剧该有的样子”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近两年高口碑国产职场剧的类型特色,那就是:告别悬浮,回归真实。《理想之城》改编自小说《苏筱的战争》,讲述建筑造价师苏筱在职场历练后脱颖而出,帮助集团重整旗鼓。比起许多打着职场招牌谈恋爱的伪职场剧,该剧并未将重点笔墨放在男女主角感情进展上,而是着力刻画真实职场。该剧打光追求真实,人物穿着朴素,主演孙俪素颜上阵,带有打工人特有的憔悴。剧集以瀛海集团为故事环境,涉及从于和伟饰演的集团老总,到赵又廷饰演的集团中层,再到孙俪最初位于的集团底层等各个职场角色,探究当代职场人的普遍困惑——职场到底考验的是人际关系,还是专业能力?

“这才是国产职场剧该有的样子”,这是豆瓣网关于《理想之城》点赞数最高的一则评论。然而,对建筑行业的深入挖掘和对职场的严谨呈现,也成为该剧遭遇诟病的一个原因,“平时工作太累了,不想下班还要看这么真实的职场。”去除滤镜追求实感的打光,也被观众质疑打光太暗,演员皮肤颗粒感明显,“不好看”。

2020年,由《理想之城》男主角赵又廷和白敬亭主演的《平凡的荣耀》,以一线城市金融职场中的白领人群为主要人物,贴近职场现状和心理状态的剧情和人物塑造备受好评,最终得到豆瓣7.6分,“实习生转正”“如何应对职场派系斗争”“中年职场困境”都引发观众共鸣和讨论。该剧导演吕行更公开表示,该剧刻意摒弃爱情线,纯粹地呈现一个职场故事,这“会跟观众的心理预期,或者跟一些电视剧所标榜的‘职场剧’有所差距”。

今年另一部职场剧《我在他乡都挺好》,一经播出触动许多当代职场年轻人的痛点,关于职场、北漂等现实问题的讨论让这部剧话题度和关注度不断升高。给出好评的观众,认为故事共情、有共鸣、代入感强;差评则是觉得内容不够真实,女主职场逆袭最终还是凭一个爱她的上司“开了金手指”。

职场剧走过三十年

《理想之城》的口碑回潮代表国产职场剧复兴了吗?上世纪90年代,《外来妹》《公关小姐》等职场剧曾掀起一阵收视高潮。这些剧集中虽然也有爱情戏份,但核心依然是围绕当年的新一代女性在时代大潮中如何找到自己职场位置、迎接事业挑战的故事。

在佳作频出的本世纪初,还出现过《重案六组》这种专业类型的职场剧。2005年,还出现过《生存之民工》这类以更加贴近现实的笔触描述民工生存状况的“另类”职场剧,豆瓣评分高达9.5分。但这类聚焦灰头土脸职场现实、追求故事多样性和深入社会肌理的职场剧,近年来已日益少见。

职场剧四大套路(故事不止于爱情)(1)

孙俪在《理想之城》中饰演女主角苏筱。

与内地职场剧交相辉映的,则是《妙手仁心》《法证先锋》《鉴证实录》《壹号皇庭》等一系列港产职业剧,几乎将警察、医生、律师、消防员等职业拍了个遍。然而,这股专业职场剧的浪潮在最近十年也已式微——市场用最现实的方式宣告,专注职场内容很难生产出爆款。

不“悬浮”也能满足观众

职场题材容易被诟病的几大因素是:不职业,剧本向言情、家庭伦理方向跑偏,以及故事和人物悬浮,甚至让观众对许多职业造成误解。人物方面,女主角大多是长相优越、高学历、霸气外露的企业高管,男主角往往是走路带风、一路开挂的人生赢家。这类悬浮职场剧横行的一大原因在于,仍然有数目可观的粉丝愿意为这些剧集买单。

其实职场剧变迁的背后,“看不见的手”正是观众的代际转移——当主力观众已经从80后迁移到90后、95后,甚至是00后,新一代观众对“爽感”、话题度的追捧更加强化,许多年轻观众习惯于微博、抖音追剧。现实职场的感受人人各异,外化的极致矛盾却更加老少通吃。虽然许多职场剧被网友吐槽剧情雷人、刻画肤浅,但却恰恰凭借狗血剧情和压中话题,取得不错的点击率。

另一方面,新的改变正在发生。随着多部职场佳作的出现,市场也在倒逼创作者和平台探索此类剧集的更多可能性——既能够反映职场现实,又能够满足观众。如果把2021年看成国产职场剧分水岭,下一阶段会发生什么?虽然当下职场剧难成为大众爆款,但只要更多《理想之城》这样的高口碑职场剧出现,观众的审美也会与市场相互影响,就会有更多的“职场”成为职场剧中真正的“内核”,而非装饰门面的“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