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海市梅园中学举办了长三角学校发展联盟(上海地区)首届现代化学校治理与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举办的名校长高研班为平台,旨在分享经验,共享智慧,加强长三角地区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各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办学活力,以更多元、更优质的育人成效,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及规划(互换课堂信息化项目交流)(1)

江苏省师干训中心教师发展部主任韩益凤(中)为上海地区五校联盟颁牌

江浙皖三地教师共享资源、切磋教艺

4月8日上午,在梅园中学开展了以“深研课堂学习力培养 构建现代化学校体系”为主题的第三届“青梅杯”教学竞赛决赛暨教学交流、长三角联盟校际教学展示课及评课活动。在长三角地区姐妹校的优秀教师代表展示课上,来自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的英语教研组长潘华丽、浙江省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的数学骨干教师王晓萍老师和安徽省亳州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骨干教师李慕华分别带来了三堂精彩的展示课。教学竞赛与展示课展现了不同区域的教学理念,各地的教学经验进行碰撞和交流,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的优化和发展。徐汇区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员潘霖滋和上海华理学区英语工作坊学员教师参加了英语学科的听课和研讨。

在评课过程中,来自江浙皖三个地区的教师们共享资源、切磋教艺,真诚而精彩的交流中折射出教学的智慧和魅力。语文课的创新与突破、数学课的思维和创新、核心素养在英语课上的落实......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理念。

当信息化应用在课堂,就会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下午,在上海市梅园中学信息化项目暨区级课题推进交流会上,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杨震青对长三角学校发展联盟的成立表示了祝贺。他指出要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此次“三省一市”联盟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梅园中学搭建了交流促进的平台,以专业的互建、思想的碰撞促进教育发展。此外,杨震青指出,信息技术建设也是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信息化和课堂结合能够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和作用,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及规划(互换课堂信息化项目交流)(2)

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杨震青讲话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及规划(互换课堂信息化项目交流)(3)

梅园中学校长毛颖做演讲

在本次活动中,梅园中学校长毛颖以《智能化应用系统支持下的差异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为题,具体介绍了学校智能化应用系统项目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效。随后,学校化学、英语和数学四位学科教师代表基于信息化项目应用分别从备课、试卷讲评、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分享经验,阐释了信息化项目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和取得的效果。

在专家点评环节,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授王俭对梅园中学校长引领和教师的执行力表示高度肯定,他从时代价值、基础扎实、目标清晰、成果显著四方面肯定了项目的科学性,并对学生差异化、价值导向、精确精细化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建议。徐汇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陈晓冬肯定了学校扎实的研究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并对数据采集、教师教研机制和相应的支持公司的软件更新开发提出了宝贵建议。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及规划(互换课堂信息化项目交流)(4)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做点评

校长论坛:分享心得和做法,提供智慧和经验

随后,由安徽省宁国市第一初级中学刘定勇校长主持开展了一场生机盎然、精彩绝伦的《应对未来,学校如何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校际校长论坛。

六位来自长三角地区联盟校的校长依次上台进行交流,他们分别从“现代化学校治理”“中考改革背景下学生主体参与及其效度”“如何培育时代文化自信”“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转动课堂样态”“青年教师共同体打造”“创新提升—实践探究”六个角度分享了学校的经验和做法,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智慧和借鉴意义。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及规划(互换课堂信息化项目交流)(5)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建华对学校的做法进行点评

针对上海市上南中学北校对传统文化的“双创”探索、上海市闵行区颛桥中学“三个强调”和“三大参与策略”以及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点燃教师发展热情的做法,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建华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中肯建议,为学校进一步的思考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评价了浙江省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安徽省亳州市第十九中学、上海市崇明区东门中学分从教师队伍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课堂教学改革三个领域的探索,并建议学校从学生生命体验、信息化策略、学生分析等手段入手以获得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及规划(互换课堂信息化项目交流)(6)

江苏省师干训中心教师发展部主任韩益凤讲话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上海地区长三角联盟启动仪式,江苏省师干训中心教师发展部主任韩益凤为上海地区五校联盟颁牌。作为长三角名校长高研班班主任,韩益凤表示,长三角发展联盟的成立是名校长培养项目延伸出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对初中教育的协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她希望各联盟校能够乘势而上、加强整合、优势互补、激发活力,最终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韩益凤对所有联盟校提出了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优化自身结构、提高学校发展的要求。

面向已来的未来,江浙沪皖四省市将持续不断地共同探讨新中考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和现代化学校建设,以增强区域学校间的交流互鉴,强强联合,进一步推进区域高品质教育,共同打造长三角名校优质基础教育。校际联手必将造就后浪翻滚、立德树人的新格局。

照片由学校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