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1)

郁达夫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一向以小说、散文闻名于世,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曾言道:“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所有的文字,所有的诗句,都是他生命的流淌、真情的倾诉。

我们都知道民国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许多文人都有着传统旧学的功底,热衷于写作旧体诗。比如少年成名的汪精卫: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比如周氏兄弟。而就旧体诗而言,郁达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郁达夫常常喜欢在笺纸上录写一些自己的诗句分赠好友。关于他的旧诗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地位,深得同人激赏。刘大杰曾称,五四以来旧体诗写得最好的,当推鲁迅和郁达夫。同样这个问题,有人问知堂老人,知堂则回答是“郁达夫和沈尹默”。近代诗人汪静之说过:达夫诗琳琅满目,近代诗人无出其右者。郁达夫是天才,他的诗无人可比。由此看来,郁达夫的旧诗,在当时那班文人中即便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了。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2)

从小家境潦倒的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期间,因祖国民族遭受到的歧视、压迫,让他内心的这种敏感、软弱和不安加倍。据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时的同窗好友孙百刚描述,达夫内心有一种刚毅、落寞和孤愤的性格。

这些经历也影响的郁达夫的文字,他的文字就像一把匕首,一条扬鞭,一面镜子,让你清晰地看到他内心的隐忍、自卑与无助。在中国现代文坛,能让手中文字完全忠于自己,忠于现实,又让人惆怅感伤,且拥有着意蕴隽永的无限美感,除了郁达夫怕是再无他人。

诗言志,郁达夫的旧体诗里更是再现了他孤绝的一生(半生结交诸多日本友人,战后下南洋宣传抗日,最后惨死于敌寇屠刀之下,尸骨葬身地也终究是谜)。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3)

1、自述诗之四

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时川。

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

▶家乡秀美的山水,赋予了郁达夫特定气质的构成基因,有意无意地影响了郁氏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阳春三月,富春江碧如翡翠,洲滩星罗棋布,碧桃似锦,白帆往来……灵山秀水涵咏着少年的梦。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4)

2、奉答长嫂兼呈曼兄四首(节选)

垂教殷殷意味长,从今泥絮不多狂。

春风廿四桥边路,悔作烟花梦一场。

▶1913年秋,郁达夫跟随受命出国考察司法制度的长兄郁华,踏上了日本国土,开始了8年的留学生活。怀乡情绪仍然使他苦恼,幸而读书可以忘忧。在大量读书的同时创作旧体诗。浓郁感伤的故园之思事实上伴随了诗人的一生。郁达夫童年时父亲故去,对兄长在感情上多了一份依赖。这一年长兄郁华夫妇先行回国,郁达夫赋诗相赠,真实地叙述了少年人对父兄的眷恋。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5)

3、梦醒枕上作翌日寄荃君五首(节选)

与君十载湖亭约,骊唱声中两度逢。

昨夜摽梅天外浇,离人无寐泣晨钟。

▶郁达夫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可以在小说中写自己的爱情,在诗歌中写自己的爱情,甚至将自己的日记公之于众。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自己,从不去顾及旁人甚至爱人的愕然:世人都不曾料到这世上真会有如此赤子之心的表白。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6)

4、日本竹枝词(节选)

眉藏愁意额涂黄,广袖纤腰燕尾妆。

十五云英初见世,犹羞向客唤檀郎。

▶郁达夫曾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下12首日本竹枝词,他十九岁留学日本,已充分显示了俊逸的诗才,洒脱的品格。内容是类似秦淮风月的繁华,却绝无酸腐文人之陋习,色调鲜明,风俗如画,最见竹枝词特色。日本著名汉学家服部担风对郁达夫的诗有“风骚勿主年犹少,仙佛才兼古亦稀”之评,并说“郁君达夫留学吾邦犹未出一二年,而此方文物事情,几乎无不精通焉。自非才识轶群,断断不能。”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7)

5、《钓台题壁》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这首诗就是郁达夫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写于1931年,左联烈士就义之后,戟刺时事,间抒中怀,最能表现郁达夫诗忧伤愤世的特点。张狂之态毕出,而哀婉之情难掩,实为绝唱。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8)

6、题六和塔

世事如棋不忍看,雄心散漫白云端。

六和塔畔皆青土,卧听潮声坐对山。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9)

7、题悲鸿画梅

花中巢许耐寒枝,香满罗浮小雪时。

各记兴亡家国恨,悲鸿作画我题诗。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10)

8、乱离杂诗

飘雪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

乱世桃园非乐土,炎荒草泽尽英雄。

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

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11)

9、初秋杂感

梧桐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无寄,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厓山殷鉴在,诸公何计救神州?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12)

10、丙辰中秋桑名阿谁儿楼雅集分韵得寒

依栏日暮斗牛寒,千里江山放眼宽。

未与嫦娥通醉语,敢呼屈宋作衙官。

斩云苦乏青龙剑,斗韵甘阵白社坛。

剪烛且排长夜烛,商量斗韵到更残。

▶1916年9月20日,正值中秋佳节,却是一个无月的中秋。郁达夫在日本应邀参加佩兰吟社的赏月雅集。他从名古屋来到了桑名的爱岩楼(即阿谁儿楼)。大家分韵作诗,郁达夫分得“寒”韵。当其他诗友还在冥思索句的时候,郁达夫已握笔写下了这首七律。日本汉学家服部担风有“达夫不愧捷才,首成七律,一座皆惊”的赞语。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13)

11、席间口占

醉拍阑干酒意寒,江湖寥落又冬残。

剧怜鹦鹉中州骨,未拜长沙太傅官。

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悲出关难。

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

郁达夫十二首诗(郁达夫旧体诗12首欣赏)(14)

12、题新云山人画梅

十年孤屿罗浮梦,每到春来辄忆家。

难得张郎知我意,画眉还为画梅花。

▶郁达夫的一生好似一只没有舵楫的孤舟,潦倒漂零,这首诗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首,“十年孤屿罗浮梦,每到春来辄忆家。”令人扼腕的是,罗浮梦里,“忆家”的诗人终未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