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岳父(106gt两夫妻仅有一副碗筷)(1)

《倔强》第106篇

接上篇:105>清者自清,寡妇和退伍兵的关系最终真相大白

一路上,成玉琼介绍了自己这一大家子。

父亲成先诗的家庭,原本是个富有的家庭,成先诗也是当地有名的文化人,写得一手好书法,也会得一身好杂耍,是印盒寨的小名人。文化大革命时,为了躲避红卫兵纠缠,硬是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砸得粉碎。我们知道十分值钱的商代刀币,成先诗原来就有几十个,他先用菜刀砍成截截给玩长牌的同村人当筹码,后来干脆拿到街上铸了个铜瓢儿。

别人都笑他傻,用这么值钱的东西的整了这么个舀猪食的鬼东西,然而他心里却有自己的算盘,要是被红卫兵抓住了,东西一样被毁,说不定还会家破人亡。

成先诗现在的老婆伍显贵是他的第二任老婆。头任老婆在生下一女后,一场大病后便一命乌呼了,留下了他和女儿相依为命。伍显贵家庭极其贫困,兄弟姊妹共11个,家里是贫农中的贫农,大字不识一个,却以吃苦耐劳著称。成先诗没有找媒人,提了几斤白米就将伍显贵娶回来了。

来到成先诗家,伍显贵才吃了第一顿饱饭。洞房那天晚上,她硬是一个人将一家人的饭全都吃了,8碗白米饭胀得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直到深夜肚子都还是胀得没法睡觉。

成先诗毕竟是见多识广的人,看人也有独到的眼光,自从伍显贵进了家门,迅速让这个家庭发生了巨大改变。勤劳的她不仅下地干活是一把好手,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顺顺溜溜,而且将自己的男人奉为上宾一般,伺候得巴巴适适的。

每顿吃饭,她从来不上桌,也从来不会在自己男人吃完饭前先吃饭。总是将最好的饭菜让成先诗先吃,然后是自己的孩子,最后轮到自己有吃就吃,没吃就喝口米汤了事。成先诗当然懂得自己老婆的用心良苦,每天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故意留半碗,目的就是让伍显贵也能有口饭吃。

结婚不久,成先诗在一次外出杂耍挣外快时,在路边的给苕沟沟遇到了一个被遗弃的男婴,善良的他没加考虑就捡了回来。按字辈推算,成家先字辈过了就是绪字辈,便将这个男婴取名成来绪。

紧接着,华绪、绪成先后降生。再接着,玉琼、玉清、玉玲,也来到了这个家庭。

玉琼、玉清、玉玲都是女孩子,虽然也是绪字辈,但成先诗认为女娃儿名字里带绪字显得太生硬,干脆就将绪改成了玉,赋予了孩子们更多的灵气。

玉清,就是今天路狗跟随大姐玉琼前去要提亲的对象。

上坡下坎过河,也不知弯弯拐拐走了多少路,20斤大米白面提得路狗双手都发了麻,成玉琼终于指着一个长长的斜坡说:“下了这个坡就是坟嘴儿,挨着坟嘴就是我们家了。”

路狗的心情突然紧张了起来,经过了一系列坎坷,终于又要见到心上人了。这也是自己第一次见老丈人。他摸了摸口袋,才发现由于走得太急,连一包烟都没有揣,顿时心里就更慌了。

坟嘴儿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种的全是牛皮菜和瓢儿白,一个女孩儿正弯着腰在地里拨草,虽然穿得很破烂,但大辫子在身后随身体来回摆动,也堪是好看。

玉清也有这样的大辫子,路狗心里想。

“二妹,看我给你带谁过来了。”玉琼冲着那个背影喊到。

做活路的女孩转过身一看,一句话没说就低着头往屋里跑了。

“咦,这个二妹咋回事?腔都不开调头就跑了。”玉琼转身对路狗说到。才发现路狗的脸上也红朴朴的,额头上还渗着密密麻麻的汗珠。

“估计没认到人。”路狗略显尴尬。

“怎么可能认不到人,走,先进家再说。”玉琼带着路狗,就往家里走去。

在一棵巨大的橙子树下,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对面那一排低矮的茅草屋,便是玉清的家了。

成先诗一家早就通过玉琼的多次介绍,了解了路狗的全部情况,当路狗递上10斤白米和10斤白面,伍显贵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推都没有推一下,就接了过去。

由于没有烟给老丈人散,路狗显得很是拘束。这个时候要有盒烟该多好,递上一支就能打开这尴尬的局面。在玉琼的引导下,路狗开始介绍自己当兵的生活,特别是抗洪抢险的经历,紧张得成先诗连手头的旱烟都忘了叭吧了。

约摸半个小时,玉清出来了,很明显这半个小时她是收拾自己去了,不仅换了衣服,还洗了头洗了脸,迅速恢复成了一位文艺女青年。

“你们两个都不小了,择个时间抓紧成婚吧,你的家庭我们了解,我们没什么陪嫁的,你也别下什么礼了,以后把日子过好就行了。”成先诗说到。

“该到的礼还是要到。”伍显贵头一次对自己男人的话提出了反对,七八张嘴巴要吃饭,能收到彩礼对家庭也是一种接济啊,反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过好过坏那是她们自己的事情。

“是的,该到的礼还是要到的,不能让别人看我们的笑话。”路狗说到。

细心的路狗发现,吃饭时,玉玲端的碗是只半边碗,碗被摔烂了很大一个缺口,只能斜着端,否则根本盛不了饭。

路狗从黄挎包里掏出了50块钱和20斤全国粮票交给了伍显贵,这门婚事就算是成了。

1977年农历3月初八,天气格外睛朗,在初夏阳光的盛情下,田野里各色野花竞相开放,引来蜂儿、蝶儿忙碌飞舞。

这天,也是路狗和成玉清成婚的日子。孤儿路狗没有带迎亲的队伍,玉清也没有带送亲的队伍,没有抬抬活,更没有请客,一对新人在大姐的带领下,就从娘家到了路狗家,对大姐行了三个礼,这婚就算是成了。

抬活,是四川嫁女的人种习俗,就是轿夫用滑杆将陪嫁礼从娘家抬往婆家,称为抬活。抬活越多,证明娘家对女儿越重视,也证明这家越富有。

大姐走后,路狗才发现,家里只有一副碗筷。

无奈之下,只好厚着脸皮到大婆婆家借了一副碗筷,要不然这晚上吃饭得用手抓了。

“没事,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家越过越好。”善解人意的玉清不但没觉得委屈,反过来安慰起了路狗,让他的内心倍感温暖。

(题外话:在930万读者的支持下,《倔强》第一部已经完成,正在修改完善之中,修改稿将在微信公众号macazhanshi 中陆续推出,敬请关注阅读。)

未完,待续……

关注macazhanshi,加入“女汉子书友群”,与女汉子面对面交流!

订阅本头条号,阅读《(一)父亲节稿:我的爸爸是捡废品的人》等104篇文章,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