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正平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2001.05-2010.05任南通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印象之一:汽车文明,行车之便

到德国旅行的人多了,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在首都柏林看到不少中国团组和中国人。我们一行于2015年7月5日中午12点抵达柏林,今天已经是第三天。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1)

◇ 在波茨坦广场上有这样一个绿色钟塔,它是柏林第一台交通信号灯(塔)。

现在几乎每天我们都会遇见红绿灯——红停绿行,你知道红绿灯是谁发明的吗?德国人!世界上第一个红绿灯就安装在我们初到柏林下车的第一个地方:波茨坦广场。

有了红绿灯,人流、车流才那么井然有序。在波茨坦广场发现,他们的人行道红绿灯中红灯的人形图标,粗看是一个十字形,有点像十字架,细看才知道是一个人形。在德国路口街头,指示通行的红绿灯往往是两组,一组是汽车的来道,一组是汽车的去道,而不像国内红绿灯,是单单的一组,所以,应当说我们的还比较粗略,而德国的人行红绿灯比较精细。

抵达法兰克福第一天早晨,我们从机场出来,上了高速。高速公路正是纳粹时期德国人发明的。路上注意到,凡是超速的车辆,一律从左侧超速,超速过后又迅速回到右侧的正常行驶车道,几乎无一例外。高速路上行驶,一般没有车速限制,少数地段才有100KM、120KM的限速标志。据说,高速公路不限速仅德国一国。

大巴司机每天工作不超过12小时,每两个小时连续行车,必须停顿下来休息一下。我们从法兰克福去往柏林,车子走了1个小时45分钟,遇到一个停车场,司机就拐了进去。大前晚,司机陪我们久了,回到酒店估计会超过当天工作的12个小时,这个土耳其裔的年长男司机对随行人员就一脸的不开心,嘴里还嘟嘟哝哝的。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2)

◇ 德国首都柏林街道

行路文明,源自汽车文明。汽车产业,德国的品牌最多,比日本、美国要多得多。说到奔驰,这是“汽车之父”本茨的另一种译法。在柏林,我们已经见到两座大楼,楼顶上就是慢慢匀速旋转的奔驰标识。“摩托车之父”戴勒姆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郊外,比他小10岁的本茨故乡离此城约80KM。还有我们大家已熟悉的宝马、奥迪、大众也都是德国制造。

在德国城乡,长路大街上行的多是德国本土车,像美国福特还有日本尼桑车也能见到,但极少。晨练路过一家4S店,摆在门口展示过夜的就是奥迪车整个系列,另外,自行车也是德国人的发明之一;火花塞的发明权也归属德国;更大的发明,如飞机,也在德国。

我们在大巴车上下车时,不怎么能闻到尾气的味道。据随行人员说,德国规定车子在路边停着等人时,是不允许发动机继续开着的。拿驾照在德国也不容易,必须开满多少夜路和高速路才可能参加考试,考试费用也不低。

我还注意到,德国人所驾驶的轿车车厢一般都不大,是普通的车型,而不像在国内看到有那么多SUV的车子。也许,重要的原因是德国更多地是把车作为一种交通用具、代步工具,而不是奢侈品来对待的,不太会以浓重的炫耀心态待之。

德国是一个关注、尊重发明之国,有磁悬浮等列车的发明,也是一个在物质文明前讲究人际规则、社会规范的有秩序民族。汽车发明后,文明带来了便捷,也会引起新的问题,所以,制定出很多规则来规范并约束它可能产生的负作用、反作用。

在德国很少看到有闯红绿灯的,偶尔有,可能也是有急事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吧,譬如不是本土德国人,而绝没有中国那么普遍。所以,时常会看到中国团组一群人在规则外行走:要走就走,见路就行,让汽车等了人才过。而事实上正好德国人都有主动避让行人的良好习惯,于是车让人成了这里的风景。德国人只要看到前面有行人要过路,或者正好准备拍照,就会远远地就缓慢停下来,一直等你走完拍完他们才开车经过。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3)

◇ 蒂尔加藤公园

德国人想了什么办法去克服汽车带来的问题呢?其一是城市内外保留有很多树林,甚至森林。柏林城中心有个叫蒂尔加藤的公园,就是一座偌大森林公园,210公顷,合210万平方米。在空中看下去,森林占的面积很大,很明显。

怎么能保护青少年儿童呢?欧美学校附近汽车必须限行,慢速通过,校车外形黄色,便于发现、被关注。我想德国也一定如此。那天在法兰克福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参观,这座博物馆排在世界十大博物馆第四位,我看到幼儿园幼儿、中小学生都在博物馆进进出出,而幼儿园幼儿每个人身上穿了一件黄马甲,在老师指引下安心地走在人行道上。

文明是人类的,任何发明和社会进步都可能有正有负,所以恩格斯早就说人类不能太陶醉于自己的发明。化害为利,才能使文明长存,能让文明分享人人。汽车文明必须有行路文明来保障,德国很少看到车子对撞、碰擦,我们在德国已经10天了,没看到一起,另外就是前天傍晚一辆车子碰撞了一条狗,女司机紧急停车,与狗主人一起赶紧抚慰那条受到大惊吓的狗。在德国,有轨电车、汽车、自行车以及人,都是按道行驶,标识清清楚楚,容易掌握,又比较精细,能使路面得到更加有效率的利用。

07/07/2015(周二) 于Estrel B0522房

印象之二:书籍文明,知识之源

早就知道世界知名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每年都举办,我当市文化局长兼新闻出版局长时几乎每年都要派员去出席观展。所以,知道法兰克福既有大空港,又有大书展。那天在哥廷根大学参观图书馆,才真称得上震惊。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4)

◇ 哥根廷图书馆

哥廷根大学因为有48位诺奖获得者在此读书、工作过或有其他相关关系而自豪,也因为悠久的历史而知名于世界。哥廷根大学图书馆也是下萨克森州立图书馆,世界知名。那天赤日炎炎,图书馆东亚、西亚部主任Johannes Reckel,一位年岁已经不小的老教授冒着酷暑,先领着我们参观新馆,穿过街巷,又步行好多路,来到古籍馆参观。

古籍馆里一排排整整齐齐的书架、书籍,让人肃然起敬于眼前深广的知识海洋。工作人员取出俄罗斯的前哥大学生捐赠的文献资料给我们看,先拿来一块很大的纸版夹,轻轻掀开薄薄的保护纸,是一幅手绘并标注地名的地图,是当年俄罗斯、蒙古、中国的疆域图,同行中正好有研究历史地理的潘晟副教授,遂与他们迅速热络地研讨起来。戴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轻手轻脚的拿着地图,像对待传家宝贝一样。此古籍馆对校内外开放,凭身份证件、包括护照,均可调阅。

主人还带我们参观古籍馆的复制、数据化部门。路过大厅,见到一台装帧机摆放在那儿,一见就已经有了年头,是件历史文物。负责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此馆的复制设备,有些是自己研制的,也有的是引进的,介绍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最后是那看起来有点神奇的电脑复制、数据录入,不是把书翻扣在那里,而是在一个有90°夹角的铁架上,书脊朝下,打开着仰躺在上面,上面掀一张复制一张,马上又在旁边电脑屏幕上映像出来,厚厚的一本书一般也只用二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数字化录入了。

工作人员送我们该馆复制的早先的雕版画,我请主任在1455年海德堡出版的《圣经》一页复制件上签名留念。这本圣经是目前德国出版收藏最早的版本,在古城海德堡印制。我想起,海德堡是世界先进印刷机的出产地,那天去海德堡考察,远远地路过海德堡印刷机公司,门口的复制鱼雕塑给我留下印象。

后来,我在季羡林先生《留德十年》一书上看到,他说哥大图书馆是闻名欧洲的图书馆。看来名不虚传,历史悠久。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5)

◇ 柏林一家书店

据说,德国是出版量最大的国家之一。除了有国际书展,还有国际装帧设计展。我们此行读书人多,所以,特别关注出版物情况。第一天住在哥廷根,晚上城区的店铺都早已打烊了,在不长的街巷里就一连看到两家新书店橱窗,又看到一家旧书店、一家旧唱片店仍然开着门。走进旧书店,不都是旧书,也有新书,我买了小开本的一本低幼读物后,与其他两位同行者就在古纸堆里翻找起来。

我看到有西藏的摄影集,也有艾未来的文集。翻开一本书,是19世纪的,纸质很好,印刷很清晰,关键保存的还特别好,品相特佳。在我国的旧书摊上,要看到上上世纪的书本还是比较稀少的,可这里比比皆是,18世纪的也有。前晚在柏林,我们住得离市中心远,就在附近走走,街道很长,店铺不多,看不到时装店,最有收获的而是看到一家旧书店,不过开门时间没有哥廷根早,中午12点到晚上7点钟,看来哥廷根作为大学所在地和悠久历史的古城还是名与实相符的。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6)

◇ 动物雕塑。作者供图

德国的雕塑多,雕塑上有读书、书籍形象的也多,我随便就看到了三处。从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办公楼出来,听说这里是高档别墅区,我们向远处走了几步,蓦然看到一色彩鲜艳的新雕塑,走前一看,是一个动物组雕,有熊、狗、马和鸡,鸡高高在上看着,其它三种动物熊、狗、马都拿着一本翻开的书,相信此雕塑对德国儿童应当会留下有益的印象和人生的指引。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7)

◇ 德国女青年在读书。作者供图

今早,在酒店楼下候车的地方,看到一德国女青年正在边等车边看书,联想起第一天到柏林,也是中午的街头咖啡座,阳光下一男青年捧着一本书在读。这里读书气氛很浓,而很少见到过连续埋头在那里摆弄手机的。青年人在一起,在嬉笑,在说话,而不是你在我面前,我在手机屏幕上。看来,依靠手机碎片化阅读在中国已成时尚,而在拥有先进造业的德国还一如既往酷爱着纸质书籍。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早就说过。数据化年代,书籍依然是传播知识的最重要通道,已在德国10天,6月28日到今天7月7日,感受到的除了汽车文明就是书籍文明。

12:00pm 07/07/2015(周三)

于Estrel B0522房

印象之三:精准文明,细节之美

今天上午在柏林自由大学,访问与北大联建的孔子学院,早就知道德国有歌德学院,法国有法兰西学院和法语联盟。中国对外交流、合作,孔子学院是一个传播通道。

讲解过程中,孔子学院德方工作人员余德美老师说了一件事,她说中国人与德国人不同,譬如布置周围墙上的展览,德国同事一定是先用水平尺量好尺寸,而中国同事会看看平不平,然后说:“嗯,差不多了。”场上既有会意一笑,也有捧腹大笑。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8)

◇ 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图书室一角

在德国已经12天了,随时可见德国及德国人细节处的精致、美丽、舒服和节约。

在街头,可以看到不可饮用、只可使用的自来水设施,将把手扳下来就能出水,接水和洗手脚、洗脸均可,甚至还有人摆了水盘放在路边,小小的麻雀在托盘上喝着水。那天一路辛苦,走了好多路,见到路边还可以洗手洗脚,顿时雀跃起来。酒店洗澡用的水笼头是定时的,开一阵会自动关上,关了再按一下又出水,如果要停水,也只要再按一下就会关上。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9)

◇ 自行车专用道

精细是一种态度,节约是一个目的,利用率会更高。如果在路口,会见到步行道的红绿灯是两组,而不是通常的一组,如果想提前过往,只要按一下提示器,会使绿灯时间提前。自行车道、人行道分得清清楚楚。德国大概倡导采用自行车,路上,上下班时间,随处可见骑自行车的人,他们在自行车红色专用道上快速地前行。

地铁不但宠物狗能上,自行车也能上,不过要单独买一张票。昨晚乘地铁返回酒店,人不多,一节车厢却有两辆大人骑行的自行车,还有一辆孩童使用的自行车。下午看到一个妈妈,带了3个孩子,有3辆自行车,大孩子骑大些的儿童自行车,第二个孩子骑小些的自行车,而最小的孩子放在车座上由妈妈带着,三辆车、四个人,一支队伍,孩子在前,妈妈在后,蔚为壮观。

细节常常体现在数字意识上。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量化思维,一丝不苟。精准思维,尽量讲数字。不管是到大学去听课,还是在基金会听情况,抑或是柏林工商服务中心介绍,他们都习惯于数字表达,频繁抛出数据。马克思恩格斯中心举办的夜间活动,夜间活动门类里的演出、视听、名著朗颂等具体活动,都有最少、最多多少人参加的数字表述,一目了然。

工商服务中心是柏林市政府对外宣传、招商的一个平台,负责推介的那位先生叫Christian Treichel,极具敬业精神、专业态度,并且用柏林与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进行数据比较,最后再次强调,这些数据是权威机构发布的,而不是他们自己调查、整理的,可信度大增,以此来说明柏林生活成本低、创业条件优、吸引力强,有理有据,让人信任、叹服。

细节决定一切,细节影响成败。不少中国人对德国人的印象是刻板、机械思维,单调、不通人情,其实大不然,其认真敬业、负责的态度,精确、精细的意识和超前、忧患的意识,数字化的表述,恰恰是我们中国社会当前也需要甚至是更需要的。

德国人规定大巴司机每天只能工作12小时,每连续开车2小时必须休息一次,确保大巴司机避免疲劳行驶;高速公路超车,超完车迅速回到原道,保证了井然有序;驾照考试前必须在高速和夜间开满多少小时,减少了新司机成为“马路杀手”的可能等等。所以,德国的交通事故率很低,一路上我们基本没有见到过,见到的是狗先于主人过马路,被女司机撞了下。

细节文明,既需要素质,更需要矢志追求细节的一种价值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方式,是习惯、生活方式中透视出了这种价值理念。德国制造闻名全球,谁都喜欢使用德国的工具,有时看起来没有日本时尚、新潮,精巧、灵便,但一定最安全、最牢固,也最耐用,一个书包可以用十来年不坏,一把菜刀可以一直锋利,表面凹凸的四轮行李箱不怕摔,拖行便捷,等等,不胜枚举。

有人说,细节是魔鬼,其实天使也在细节。追求细节,要成为一种态度,关注细节、坚持细节、发扬细节的伟力,创造细节的完胜和极致。

12:00pm 09/07/2015 (周五)

于Estrel B0522房

印象之四:教育文明,育儿之术

6月28日晨抵达法兰克福机场,取行李时看到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孩,似乎还刚会走路不久吧,拉着一只奶黄色汽车模型的拉杆箱,跟在母亲的后面,非常自如地往前走着。我遂上前询问,知道男孩才20个月,两周岁还没有到,也从北京来,在德国生活。年轻的母亲告诉我说,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不会随意乱走了。我想,连同接机的父亲他们一家,已经浸润了德国文化。次日晨在日记中我记下了抵达德国目击的这一幕。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10)

◇ 法兰克福街景

后来走在大街小巷,这样的场景见得可谓太多了。有天清早我在酒店附近别墅区散步,瞧见一小女孩子推着一辆童车,车内可能是他的小弟弟吧,高高的父亲拎着公文包,只是象征性地扶着童车推杆小步向前。

有天下午跟着南大、南师大两位教授好不容易找到柏林的一个地方去淘古旧书籍,看到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三辆车,大、中两个孩子自己戴上安全帽,各骑一辆车,把最小的孩子安顿到母亲骑的大车后座以后,两个孩子在前,母亲在后,三辆车组成一个车队先后骑行出发。各负其责,各得其责,没有任何急燥,很自如的一家。

从这些场景简单看出,德国人带孩子的方式确实与我国有诸多不同和区别。在一家以罗莎·卢森堡命名的基金会,Michael Brie博士给我们讲述该基金会的运作。当讲到德国严重老龄化,政府推动养老院和幼儿园建设与管理时,他的同事Horst Kahrs先生顺带说到:“教育孩子时善意的欺骗,中国与我们有相近之处。德国也是有严父,给孩子上好学校,找优秀的老师补课,两国也都很相通。”

我第一个发问,问完在鼓励父母多生方面政府有什么办法和法律、政策支持后,我很想再问下德国“严父“具体的表现,因为时间关系未及启齿,后来在车上去吃中饭途中,我通过翻译何玲女士了解到这方面的更多情况。

德国驻华(外交视界德国印象)(11)

◇ 法兰克福人文风景

德国的理念是,儿女的养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当然,日益增多的单身家庭有些许例外。父母都必须休生育假,也就是在家带孩子。男方起码有3个月的带薪假。再就业时如果被问及过去一段时间你干过什么工作,你回答在家带孩子,那被认为是有正式工作的。德国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班,如文艺兴趣班、足球等体育班,上文化补习课的就很少。

在路上,在街头绿地,总是能看到父母两个家长或者就是父亲带着孩子一起玩。我们在德国吃第一顿早餐,在等餐时,看到餐馆外配套了小游乐场,里边有简单的运动器材,一个父亲领着两个女儿正在玩耍,两个女孩独自玩了一会儿后,父女三个共同在器械上运动起来,其乐融融,亲密无间。

理念决定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一起担负起养育的责任,既养又育。父亲给孩子勇敢、刚强、负责、担当的性格要素,这一点母亲基本上替代不了。养育孩子是家庭的事,又是社会的事、国家的事。孩子的高度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今天德国人所普遍具有的责任、敬业、创造、精准精神想必与孩提时代父母的教育理念有着极大的关系。

离开柏林,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首都柏林的最后一天早晨,在酒店外,我与胸前裹带着婴儿的一位德国父亲擦肩而过。转过身去,我又注视良久,心里想得更多。

10:58am 15/07/2015(周三)

-End-

文字 | 黄正平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