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

图源网络

“往回走的路上,他在四牌楼附近一家南纸店看见门口摆着一堆堆兔儿爷,进去选了一个一尺来高的薛平贵,跟一个挎篮儿买菜的兔儿奶奶。又在接壁糕饼铺子买了两盒月饼,一盒自来红,一盒自来白。”

这是张北海的《侠隐》(电影《邪不压正》原著)中“八月节”一章中的一段。这里的“八月节”,就是中秋

正如文中所提到的,老北京中秋要买“兔儿爷”,吃月饼。这里的月饼,便是我们所说的“京式月饼”,其中就包括自来红自来白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

中秋节里的兔儿爷山 图源@正阳书局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3)

老北京最爱还是自来红和自来白 图源@安琪酵母烘焙之家

旧时曾有竹枝词云:“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和如今一样,过去中秋也会互相送礼,这最好的礼物便是月饼,其中京城最常见的月饼还是要数“红白翻毛”,即自来红、自来白和翻毛月饼,此外再加上提浆月饼,这四种月饼便汇集成为了“京式月饼”。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4)

图源@北京稻香村

不过,如今的月饼包装大多十分豪华,往往费劲巴拉地打开,里面只有一个月饼。但是其口味确实繁多,连人参、海鲜、烤鸭,甚至香菜、豆腐乳、螺蛳粉、冰淇淋都能做成馅儿,可是口味就见仁见智了……

但赶在过去,月饼大多是当街散卖的多,品种不过刚才所说的四种,包装也大多朴素大方,简单的,用油纸一包,纸绳一扎,提溜着就能走。

稍微有些名号的老店,有特制的竹坯子或是细草编制的“蒲包”,油纸一包,盖上红帖,再用纸绳一扎,有的还有特制的绳扣,拎出去倍儿有面儿。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5)

自来红 自来白:清白传家 鸿运当头

甫一入秋,帝都大小超市、点心铺子里卖月饼的架子上,自来红、自来白总能占据一席之地。

要说这两款月饼有多么美味,也许并不见得,毕竟在美食遍地的京城,人们的嘴头也是越来越高。但你不得不承认老味道的魅力,这是深藏在无数本地人记忆中的味道,每到中秋,这种味道便会以强势的姿态,在北京人的味觉世界昂然挺立。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6)

图源@北京稻香村

说起自来红和自来白,首先需要注意的便是“来”字的发音,在老北京口语中,并不读“lái”,而是发“le”的音,即“自了红”“自了白”。

顾名思义,这两种月饼自然是以颜色来区分的。整体造型茁朴,不用压模,而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圆而鼓的造型,颇似一个个的“小馒头”。

其中自来红是由香油和面做皮儿,白糖、冰糖渣儿、青红丝儿、核桃仁儿、瓜子仁儿等做馅儿,烤制而成,整体颜色偏重,上面还盖有一个醒目的红圈,这便形成了招牌。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7)

自来红 图源@北京稻香村

自来白则是则是用猪油和面做皮儿,其所用的猪油又叫“白油”,是用猪板儿油炼出来的专做点心的高级猪油,多为汉民所做。其馅料也比自来红简单一些,主要是白糖,再掺以桂花、山楂等。

不同于自来红的红圈,自来白鼓起来的中间多是盖着红色的印戳,有时是字,有时是花,还有的,只有个朱砂色的红点点。因为是猪油和面,起酥效果好,而且够香,很多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大多更喜欢吃自来白。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8)

点着红点点的自来白 图源@安琪酵母烘焙之家

别看这两种小馒头状的直径约5厘米多的月饼个头不大,但掂在手里却沉甸甸的,每斤只有六块。这说明它的馅儿非常“”。

据传,自来白、自来红曾经因为炮制过程复杂,只存在于宫廷贵族的往来之间,后来才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老北京人以红白点心馈赠亲友,有“清白传家,鸿运当头”之意,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中秋礼品的首选。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9)

自来红 图源@观复博物馆

自来红的单价从六角六分钱,到七角二分钱,再到九角钱,自来白的单价从从七角八分钱,到九角钱,再到一块零八分钱,价钱虽然涨了,牙口可能也渐渐不行了,但一到中秋,老北京的桌子上还是少不了这两样。

正明斋 京城最老的饽饽铺

说起自来红和自来白,过去京城里做得最地道的要说前门外煤市街的正明斋,有“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一说。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0)

正明斋建于清同治年间,创始人孙学仁为山东掖县人。早年间家境贫寒,后因掖县大旱和父亲一起来京谋生,在前门外摆了个小酒摊。后来因为菜品齐全,为人厚道,买卖实在,生意很是兴隆,几年后便已小有积蓄。此后,先是开了一家正阳酒楼,后在1864年5月开了这家正明斋饽饽铺

孙学仁聘请名师,精工细作,首创京味满汉糕点。因为货真价实,质地优良,经营得当,自开业起至1922年近60年中,便开了六家分店,足见其厉害之处。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1)

前门外的正明斋,和都一处做过邻居。

其经营饽饽种类繁多,不仅按时令季节各有特色,也供应婚丧喜庆饽饽,此外还有祭神祭祖饽饽,皇宫内外,包括前门关帝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东便门内蟠桃宫、广安门外财神庙、西四大街的广济寺、历代帝王庙等,几乎都是用的正明斋的糕点。

京城常见的“大八件”“小八件”糕点就是正明斋饽饽铺首创的。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2)

京八件 图源@北京稻香村

最繁盛的时候,正明斋还曾做过清宫喜庆寿宴的御膳,慈禧太后经常以此赏赐大臣和妃嫔,他家的糕点是进了皇宫的御膳房佳品。

清末崇彝也曾在《道成以来朝野杂记》载:“瑞芳、正明、聚庆诸斋,此三处,北京有名者。”

民国时期,袁世凯、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军阀、政客,也喜吃正明斋的糕点。1914年、1915年该店的帐本上,还有袁世凯欠帐未还的记载。张学良当年留居京城的时候,就常派副官去店里买玫瑰饼。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3)

正明斋的广告纸盒

正当正明斋的发展如日中天之时,创始人孙学仁却病倒了,将生意交给了自家弟兄,自己则是回家养病。但没想到兄弟们却做花账骗他,一气之下,双方对簿公堂。这官司从宛平县打到顺天府,最终孙学仁也没能打赢:孙学仁和亲兄弟孙学义得了三家买卖,孙学士兄弟们也分到了三处买卖。孙学仁经此一事,病上加气,不久便去世了,买卖由孙学义经营,但双方还是明争暗斗

之后正赶上时局混乱,战乱频仍,正明斋每况愈下,连面粉都没办法保证供应,更谈不是饽饽的品种了,一度濒临倒闭。

新中国成立后,正明斋几个分店被合并成了一家。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总能看见有从房山、密云等京郊远道而来的客人大清早就来店门口排队的。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4)

正明斋 1963年

文革中,正明斋被当成“四旧”被全部撤销,此后直到1980年才得以恢复。1989年,正明斋食品厂在崇文区(今东城区)北桥湾开业,其原址曾是正明斋饽饽铺东栈。厂房旁边就是门市部,不时还能看到前来买糕点的顾客,想必大多都是过去正明斋的老主顾了。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5)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6)

正明斋的厂房和门市。 不过也有老街坊说曾去北桥湾找过,已经找不着了。

翻毛月饼 据传是慈禧老佛爷亲自命名

当然,除了自来红和自来白,京式月饼还有两员大将:翻毛月饼提浆月饼

所谓“翻毛月饼”,您别看它的外表平平无奇,看似只是普通的酥皮月饼,其实这酥皮有数十层之多(据了解如今稻香村恢复的有25层),一拍桌子,酥皮翻飞,如洁白轻盈的鹅毛,于是便有了“翻毛月饼”之名。

此外,月饼的馅料也都是北方风味椒盐、八宝等,口感不黏不硬,鲜香松软、甜而不腻。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7)

稻香村近年来恢复的五仁馅儿的翻毛月饼,不知道一拍桌子就酥皮能不能翻飞起来。

翻毛月饼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其得名的来历。据传清末年间,慈禧太后本来胃口不佳,因这月饼看起来很硬而发怒,一拍桌子,底下跪着的太监都以为在劫难逃了,结果因为这月饼的酥皮翻飞而起,白如鹅毛,慈禧尝了一口,不黏不硬,入口即化,鲜香软糯,回味悠长,十分喜欢,于是为之赐名为“翻毛月饼”。

前门的致美斋和西单的毓美斋

据载,过去虽说“翻毛月饼”京城遍地都是,但真要说一拍桌子就能翻出毛来的,据传除了御膳房,就只有老字号致美斋了。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8)

正阳门大街上的摊棚和店铺(1890),当时致美斋就在这里。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足见其影响力。

清末宗彝曾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介绍过致美斋的月饼:“致美斋,其初为点心铺……秋季月饼与其他处不同,既大且厚,其馅丰腴,至有十三种之多。约以四块为一准斤,远近行销,真不让云南省之火腿月饼矣。”

确实如此,致美斋的翻毛月饼确实个头很大,在王希富老先生(父亲是致美斋名厨)的记载中一个甚至能有半斤重,一家子分着吃才能吃完一个,这大概正应了中秋“团圆”之意吧。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19)

王希富先生恢复的翻毛月饼,一个有足足半斤

更有意思的是,王希富老先生的父母便是因翻毛月饼和瓜仁油松月饼而喜结良缘的。

而在西单牌楼北,据传1800年左右开了一家毓美斋,老板张永泰本是江南徽州人祁门县人,精通嘉湖细点,他的岳丈是当时内务府点心局的主事毓大人,精通宫廷御点、满汉茶食,在岳父的调教下,毓美斋的点心必定不会差,再加上口味繁多,经营得当,生意很是不错。

店名“毓美”,也是有一段故事。话说毓大人慷慨帮助女婿,出资一万两白银,加上张家的五千两,在西单牌楼北大街盘下了这家铺子,张家特感激亲家,特以其女儿的名字作为店名“毓美斋饽饽铺”。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0)

当时的饽饽铺门头大多如图

据传毓美斋的翻毛月饼就是一绝,真正能做到刚刚出炉的月饼放在桌子上,然后轻轻拍打桌面,外层的酥皮像雪白的鹅毛一样轻轻飞起,因此一直是皇室和达官贵族的贡品。

在道咸年间,毓美斋曾一度和瑞芳、正明、聚庆、宝兰、桂英等诸多饽饽铺子齐名。

可惜的是,在庚子之乱之后,毓美斋便回到了老家祁门县。自此,这家百年的老字号便离开了京城。

提浆月饼 如今已经不需要提浆了

提浆月饼,是一款古老的京式月饼。硬硬的皮,硬硬的馅儿,我想曾经伴随过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乍一看,您可能认为这是来自南方的“广式”月饼,但其实只要吃进嘴里,尝到熟悉的冰糖、青丝、红丝、玫瑰、青梅等做的馅儿,就知道,这绝对来自北京。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1)

图源@北京稻香村

所谓“提浆”,提的是糖浆,月饼皮需要用清糖浆和面,这里的糖浆在熬制的时候,需用蛋白液提取糖浆中的杂质,提浆月饼由此得名。但如今制作多用麦芽糖,因为其纯度大大增强,所以做提浆月饼也就取消了提浆这道工序。

与广式月饼皮薄馅多不同,提浆月饼的皮厚实且硬,据说是为了延长存放的时间。提浆月饼的糖浆不含转化糖,也就免了“回油”变软,甚至会越放越硬,短时间内完全不用担心放坏。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2)

作为无数北京人童年的回忆,只有吃到硬硬提浆月饼,把月饼咬得“嘎嘎”作响,还要小心地用一只手接着掉下的月饼渣,这才叫过了中秋。

如今好多老字号都在恢复传统的月饼,比如“三禾”牌北京稻香村,比如文中提到的王希富老先生,至于味道如何,还需要尝过的看官们来评价了~


关于京式月饼,您有哪些回忆?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

[1] 肖复兴,母亲的月饼

[2] 老骥伏枥,老北京的特色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您吃过吗?

[3] Angel,传统月饼的京腔味儿~一口自来红,一口自来白!, 安琪酵母烘焙之家

[4] 许志绮,正明斋饽饽铺,北京工商,2003

[5] 叶淑贤,锐意创新赢得市场——近访北京正明斋糕点厂(上),中国商贸,1998

[6] 王希富,翻毛月饼和瓜仁油松饼,中国烹饪,2015.07

[7] 毓美斋,毓美斋的前世今生

[8] 宗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清

[9] 刘辉,提浆月饼“硬”无罪 难忘五仁“青红丝”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3)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4)

一首胡同谣,从老北京的彰义门说起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5)

彰义门 往里看:南北线阁多大院,报国寺里看墨宝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6)

彰义门 往里看:烂缦胡同多会馆 绳匠比丞相的辈分高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7)

彰义门 往里看:菜市口 骡马市 湖广会馆把戏听

提浆月饼和转化糖浆月饼的区别(红白翻毛和提浆)(28)

彰义门 往里看:珠市口 南城最繁华的地界儿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