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七季形势变了吗(奇葩说第七季结束了)(1)

《奇葩说》第七季结束了,傅妈获得了BBKing,没有带给我什么惊喜,或者说是没有那种“终于是她”的激动心情,这就好像是按照这季节目该有的剧本情节发展下来的结果,虽然对傅妈也谈不上不喜欢,但是到这一刻,还是有一种辜负了期待的感觉。

其实对于这一整季,都有这样的感觉,特别是后面几期,不知道是录制时间太过仓促还是怎样,大部分选手都开始拿着稿子一边看一边说,拜托,这又不是朗读者!唯一欣慰的是,这一季有了刘擎教授。

于是不觉就找到第一季《奇葩说》,从海选一口气看到了12强诞生,当年的“马晓康”还会穿着苏格兰裙坐在面试的会场,不太正经的气氛和这个节目的名字非常搭,而后面来面试的各位选手,基本也都算是比较符合节目的“奇葩”设定。

我们可以看到“需要陪伴,养条狗啊”的马薇薇;可以看到“这是我应得的,有什么好嗨的”的肖骁;可以看到“不要压抑自己天性”的范湉湉;可以看到能够直接说出“我是同性恋”的姜思达;可以看到为辩论而生的颜如晶;可以看到“做了十五年专职男闺蜜”的花希……

太多太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真的是百花齐放,堪称“奇葩”,这样的一群人争夺的“奇葩之王”才更有说服力吧。而现在,选手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段子手,一类就是专业辩手,已全然看不出“奇葩”二字的体现在哪儿了。

而在“说”的现场,第一季确实也是做到了可以称之为“奇葩”的节目,基本没有什么规则,选手说的也很随意,导师插话也很随意,甚至是一方辩友都说完,另一方辩手才开始说,然后大混战,二排辩手,导师,都可以就各自捍卫的观点发言,大家似乎玩儿得都很开心。

甚至在赛场上可以百无禁忌,辩题也都天马行空,让人脑洞大开,见识不少,选手们也都畅所欲言,尺度之大,胆量之大,甚是少见,所以我们也在屏幕上看到很多“禁言”,听到很多“哔哔声”。

但是慢慢的,节目越来越有规矩,越来越正经,辩题越来越鸡毛蒜皮,越来越具有某种“正能量”的价值导向。大家开始轮番发表自己的演讲,导师也不再参与比赛中的辩论,而是得等到结果锁定以后才能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基本没有什么互动,顶多以“奇袭”的名义互相battle一下。

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当我打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是有一点心酸的,那感觉就像是某个曾经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后来却变成客客气气的普通熟人一样,这比变成陌生人还让人觉得可惜,但是你也知道,你们再难如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