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因此太阳只能照射地球的一面。太阳照射的那一面即为白天,另一面为黑夜。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白天、黑夜不断地交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动图(专题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

图1 地球昼夜的交替

因为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面)与公转平面(黄道面)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黄赤交角,23°26′,因此太阳直射点会在北纬23°26′和南纬23°26′之间往复移动,太阳直射点照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的白天会更长,因此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动图(专题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

图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即与季节有关:

①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移动到北回归线,北半球所有地区的昼长≥12小时,且逐渐变长(昼长≥夜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②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移动到赤道,北半球所有地区昼长逐渐变短(但昼长≥夜长),但仍然≥12小时;

③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移动到南回归线,北半球所有地区昼长≤12小时,并且逐渐变短(昼长≤夜长),且越往北,昼越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④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移动到赤道,北半球所有地区昼长逐渐变长(但昼长≤夜长),但仍然≤12h。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动图(专题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3)

图3 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一天当中,正午12:00时会被太阳直射,因此正午12:00便是昼长的平分线,因此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①日出时间=12:00-昼长÷2,昼长越长,日出越早;

②日落时间=12:00 昼长÷2,昼长越长,日落越晚。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动图(专题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4)

图4 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