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属于焦虑型父母,希望宝宝事事快人一步?

你是否曾经推着宝宝的双脚让宝宝快点学习爬行?或者牵着宝宝的双手让宝宝早早开始学习走路?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赛格尔的双生子实验或许能让你的焦虑稍微缓解一些。

不过,即使你已经听说过这个实验,也不要着急心安理得地做个“懒父母”,要谨慎考虑实验的局限性和结论的适用范围。


赛格尔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成熟势力说”,认为支持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在环境影响下,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成熟关系较多,而与环境关系较少,学习只是促进成熟,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赛格尔的观点都源自他的“双生子实验”。

双生子实验

实验目的:

测试在儿童的某项行为将要出现时,对这项行为给以专门的训练,是否能够促进或加速接受了训练的双生子的这项行为的能力。(以粗大动作为例)

实验对象:

以幼儿大动作的发展(爬楼梯)作为对象

实验器材:

专门设计的5级楼梯(梯子宽30厘米,每格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梯子两边有扶手,并且在每格楼梯上都包着厚厚的绒布。)

实验样本:

第一阶段:一对48周大的孪生兄弟;

(实验选择的是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卵细胞分裂而成,所以在遗传因素方面是相同的。因此,给予两者不同的学习干预,实验结果更能说明成熟与学习的作用如何。)

第二阶段:为排除是偶然现象,赛格尔又找到上百对双胞胎,进行重复实验(结果发现,不管人种、性别如何都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实验过程简述:

同卵双生子AB,均未进行过爬楼梯训练。从48周大开始,对A进行每天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教他如何把小手撑在楼梯上,如何把小脚紧跟着抬起来。看上去动作灵巧、敏捷的A在爬楼梯时却显得十分笨拙,常常是一只手搁上楼梯后就不知该怎么做了。训练了一个月后,他才能勉强地独自爬上小梯子,速度非常缓慢,动作也不协调。

从A接受训练的第6个星期开始,对53周大的B也进行同的训练。每天10分钟,A则继续练习巩固。

结果:

A训练5周后,也就是52周大时,爬5级梯只需26秒。而在第53周时,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B(B在A训练的时候不能也没有在现场),爬梯还需要45秒。到第55周,经过两周训练(训练强度跟A是一样的)的B爬上5级梯只需要10秒。

尽管A比B早训练了5周,但是在56周和3岁时,A和B的爬梯成绩惊人的相似。

我的孩子不是笨而是懒的案例(心安理得地做个懒父母)(1)

实验给我们的启示:

父母应遵守儿童的身心特点对儿童进行养育或施教,尊重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在尚未成熟之前耐心等待。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快乐。


关于实验设计和拓展应用的思考:

爬楼梯这个动作,依靠的是“肌肉力量”和“四肢协调能力”这两项基本能力,如果接受训练的个体,在训练起点时,这两项能力不是处于同一基准线,那么他们的学习曲线很可能也会不同。

48周的A和53周的B,这两项能力大概率不会是相同的水平,53周的B的“肌肉力量”和“四肢协调能力”极有可能高于48周的A,而这一差异,或许就是B的学习速度快于A的原因。

在A先接受爬梯训练的5个星期,B虽然没有进行爬梯训练,但这一期间的爬行练习也会促进他的肌肉力量和四肢协调能力的发展。

所以,B并不是“躺赢”,他虽然没有进行“爬楼梯”这个动作的练习,但是有自发地进行做这个动作需要的能力的练习。父母也不要因为这个实验,认为孩子的所有能力都会水到渠成,不需要任何练习。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爬楼梯”是一件“天花板很低”的事情,三岁的孩子和五岁的区别不大,五岁的孩子和成人区别也不大。

如果我们将“爬楼梯”换成天花板更高的事情,比如,语言学习、乐器或其他技能训练,学习时间差带来的差距就不一定这么容易追赶了。

所以,双生子实验并不能一概而论地回答“是否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早教”、“早期启蒙究竟有没有意义”这类的问题。对于粗大运动这类能力,父母可以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不进行过多干预,但是对于语言、习惯、性格等内容,还是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引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是豆豆妈妈,一个全职妈妈,三级心理咨询师,积极育儿实践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