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结束,至本和且初“掐”起来了。

昨日(1月28日)下午,国货品牌至本于官方小红书账号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其近期发现小红书平台中有部分用户发布虚假的客户体验并诋毁品牌产品,严重侵害了其品牌商誉。

在至本公布的相关证据截图中,矛盾方直指另一国货品牌“且初”,由此也引发了网友对且初品牌的攻击。

1月29日下午,且初发布了一则“关于且初长期被恶意攻击的郑重声明”,表示其从未联系过任何人攻击其他品牌,且不接受在国货之间引战、恶意拉踩的不正当行为。

那么,这到底是咋回事?

01 25元/条,至本称遭到“恶意诋毁”

回顾事件始末。

据至本母公司上海澄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澄穆公司”)发布的声明内容,其表示近期,小红书平台内有多篇相似内容及评论,以虚假的客户体验以及恶意歪曲的所谓事实诋毁舒颜修护卸妆膏等在内的多个产品。

随后,经调查,至本发现这是“个别品牌/组织,通过招募素人账号恶意发帖的方式妄图歪曲误导广大消费者,以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就上述情况,至本方称已将相关证据存证,并做好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准备。

盘点美妆品牌值得入的宝藏(这两个美妆品牌正面)(1)

▍图源至本官方微信账号

而随着声明的发布,至本品牌方还在其官方微信、微博等多个社交平台发布了被恶意歪曲产品的相关证据,包括和某发布虚假体验用户的沟通记录,以及和招募者的沟通记录。

青眼号外发现,此次涉事的产品不仅包括至本王牌产品“舒颜修护卸妆膏”,其母公司新推出的彩妆品牌“衍意”(详见青眼文章《至本“姐妹”彩妆品牌要来了!》)同样也受到了“攻击”。

根据至本发布的内容,小红书平台一位名为“你还是你”的网友发布了一则笔记,表示关注到至本及衍意的广告后,试用了至本舒颜修护卸妆膏产品,但并无惊艳的感觉。且该产品的香味也不符合预期,“以为在旗舰店买到了假货”。

同时,该网友还表示,至本赠送的其姊妹品牌衍意的口红小样同样是“色号挑不出特别的”,且产品“拔干”。

盘点美妆品牌值得入的宝藏(这两个美妆品牌正面)(2)

▍截自至本官方微博(截图时间2023年1月29日18时)

但随后,该网友向至本方表示,该条笔记是第三方要求其发布的,并提供了相关证据。根据小红书博主提供的聊天内容,不难发现该条图文是由第三方编写,图文直发的报价为25元,且该第三方疑似为另一国货品牌“且初”相关工作人员。

盘点美妆品牌值得入的宝藏(这两个美妆品牌正面)(3)

▍截自至本官方微博(截图时间2023年1月29日18时)

至本与且初可以称得上是近年“风头正甚”的国货品牌。资料显示,至本成立于2012年,品牌定位为成分至简配方护肤品牌。2019年,至本以一款洁面乳出圈,获得快速增长。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4月6日至2022年8月23日,至本舒颜修护洁面乳所有版本全渠道销量突破1000万支,以55元/支的价格计算,单品累计销售额达到5.5亿元。

产品保持热销,至本品牌也同样积累了不少粉丝。因此,在声明发布后,小红书平台就有不少网友表示了对其的支持,“最近好多吐槽至本的”“难怪总刷到把至本骂一顿然后说品牌营销多的小红书”“至本的产品就是好用,其他国货能不能用心做产品”……

且初则成立于2018年,其定位为功效个护品牌,产品涵盖头皮&发丝护理、面部护理和身体护理三大类目,已打造出卸妆膏、护发精油、沐浴露、发膜等多个爆品。有公开报道显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且初品牌业绩增长近8倍。截至2022年9月底,且初明星产品土豆泥卸妆膏已累计销售达数百万件。

可以看到,作为在近几年崛起的国货品牌,至本与且初主推的产品品类存在一定重合,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也常有消费者对比二者卸妆膏产品的优劣。

但随着上述聊天内容截图的发布,不少网友开始了对且初的“攻击”,诸如“且初你别太过分”“这招也太low了”等言论充斥在互联网平台。

02 且初否认传言!表示长期被恶意攻击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1月29日下午15时,且初品牌方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了一则“关于且初长期被恶意攻击的郑重声明”,直接否认了网传其“攻击其他品牌”的言论,并要求“相关品牌停止造谣”。同时,且初还称其曾多次发现不同账号冒充且初商务,进行虚假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且初的声明中,其还表示自2021年10月以来,就发现了小红书平台突然出现大量关于且初土豆泥卸妆膏的负面笔记和评论。在调查中,其发现大量笔记、恶意截图/马赛克、评论都和某个品牌有关,后续在对约28万条该品牌相关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了该品牌恶意参与的事实。

盘点美妆品牌值得入的宝藏(这两个美妆品牌正面)(4)

▍图源且初官方微博

而在且初公布的相关图文证据中,多次出现了至本品牌的身影。

比如至本品牌在声明中表示,至本目前没有进行任何素人/KOL笔记推广、水军控评等违法的营销方式,并建议大家积极举报。而据且初公布的图文中,列举了“某品牌”素人招募的聊天记录截图。且初方还表示,其发现在小红书平台存在短时段内多个素人账号对“某品牌”几百次好评,“以某个账号为例,同时又巧合地在各种笔记中对且初进行拉踩评论”的事例。

盘点美妆品牌值得入的宝藏(这两个美妆品牌正面)(5)

▍截自且初官方微博(截图时间2023年1月29日18时)

针对且初品牌方的言论,1月29日下午18时20分左右,至本再次发布声明,否认了且初提及的至本于2021年期间存在通过“素人营销招募”的情况,表示其“从未加入过该品牌声明附件所涉通告群、合作推广群等”,并重申不会出现“水军控评,素人推广/抹黑,刷单,虚假评价”等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

盘点美妆品牌值得入的宝藏(这两个美妆品牌正面)(6)

▍图源至本官方微博

随着双方的一来二去,两个国货品牌之间的“争斗”愈发显得扑朔迷离。那么,事实究竟如何?今日,青眼号外分别联系至本、且初品牌方了解事件详情,截至发稿,至本尚未回复。且初品牌方则回应,“现阶段不接受采访,以微博的声明作为正式回复。”

03 美妆是“商业诋毁”重灾区

针对上述事件,一位小红书美妆品牌代理商直言不讳地青眼号外,“现在同行恶意竞争很多,还有恶意索赔的,我很多客户遇到这类事情。”

据他介绍,在小红书平台,同行恶意竞争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美妆、宠物领域,受牵连的大多为中腰部品牌,头部品牌并不多。“一般都会联系素人账户,然后给刷点流量。也有素人自发的行为,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要钱,品牌也很容易联系到。”

青眼号外还了解到,一个品牌的产品遭到诋毁,大多数品牌方是没有权利让小红书下架负面笔记的。“对这类笔记的处理,平台只认诉讼结果,或者作者自己承认。因此,大部分品牌面对恶意攻击的笔记,只能发布声明或者问发布笔记的作者有什么要求。”该品牌代理商介绍道。

青眼号外注意到,在至本、且初的声明中,都表示会以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也向青眼号外表示,“如果确实有商业诋毁的情况,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或侵权行为。”据悉,针对实施商业诋毁行为损害竞争对手商业声誉的相关主体,品牌可以请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偿因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受到的损失,还有权要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6月,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就在遭遇恶意诋毁两年后,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维权胜诉的文章,还附上了败诉一方的道歉信(详见青眼号外文章《新老头部脱毛仪品牌“打架”了!》)。

去年10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样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某MCN机构在因在直播销售美妆产品时,存在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行为,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8万元。

如此看来,至本、且初之间的“争论”,仍需交给法律、监管部门来裁定。但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没有一个品牌的成功是依靠“捧一踩一”来实现的。也只有保持市场的良性竞争,才能真正推动品牌、产品的建设,促使国货品牌健康持久的发展。

2023年第一场行业大会,来啦!新的一年,有哪些趋势值得关注,尽在第六届中国化妆品趋势大会。大会现场席位有限,点击此处,即刻抢票!

盘点美妆品牌值得入的宝藏(这两个美妆品牌正面)(7)

盘点美妆品牌值得入的宝藏(这两个美妆品牌正面)(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