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跨部门沟通活动方案时,屡次看到活动方案里出现给到用户的激励方式之一是“头像挂件”类的号称荣誉类的奖励,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头像喜欢用背影的是什么人?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头像喜欢用背影的是什么人(灵魂提问到底是你想要)

头像喜欢用背影的是什么人

最近在跨部门沟通活动方案时,屡次看到活动方案里出现给到用户的激励方式之一是“头像挂件”类的号称荣誉类的奖励。

我每次都回复“用户不需要这个”,返回的迭代方案里却还是会出现,只是明显程度逐渐降低(被多问了几次以后,内心的坚定应该是弱了一些)

不管是“头像挂件”还是别的啥“系统物件”都属于这个虚拟产品世界里的“货币”,“货币”要有价值的本质是能流通起来。

对于一个新的活动,用一个在系统里从未证明流通价值的“货币”去吸引你的用户,是什么支撑你有这么大胆的想法?

不是任何一个“系统物件”都能跟当年的QQ“太阳”有一样的效果。

设计方案很多时候不要去臆想,用“逻辑”。每个事物,思考一下它的本质到底是个啥,其实问题很好解的。

~~~~~~~~~~~~~~~~~~

最近还经常收到要做声量要做品牌的方案讨论。我通常问两个问题:

1.你的品牌提供了什么长期价值

2.你的品牌能被人记住的品牌元素是什么

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者通常会绕了一个大圈来说服我,从来没有正面回答。然后我又重复这两个问题,然后讨论就进行不下去了。

我坚持的理论是:对的事情很好回答。当你发现很难回答,反映两个问题:

1.你不清楚这个事情做成了长啥样,缺乏想象力。缺乏想象力原因是认知边界出了问题。有时候会听到人们评价一个人具备想象力是因为这个人不断在拓宽认知边界。你觉得他有想象力,是因为他看到了你认知边界之外的世界。

2.基于认知边界出了问题,用已有认知边界里的知识或者经验是解决不了边界之外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有清晰的达成路径拆解。

担心我对于品牌的认知或许狭隘,接下来我会有大量的阅读是关于品牌方向的。读完后,会有书单推荐。

~~~~~~~~~~~~~~~~~~

最后: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定是死磕当前问题,还可以是让它变的不重要;即可以通过解决新的问题来代替当前问题。

,